正文 第一章 緒論:汽車故障診斷基礎知識學習(1)(1 / 3)

一、汽車故障的基本概念

1.基本術語和定義的解釋

汽車維修常用技術術語在CB/T5624—2005《汽車維修術語》中已作了明確規定,有關汽車故障診斷、汽車檢測和汽車維修的術語主要如下。

(1)汽車技術狀況:定量測得的表征某一時刻汽車外觀和性能參數的總和。

(2)汽車技術狀況參數:評價汽車使用性能的物理量和化學量。

(3)汽車工作能力:汽車按技術文件規定的使用性能指標,執行規定功能的能力。

(4)汽車檢測:確定汽車技術狀況和工作能力的檢查。

(5)汽車故障:汽車部分或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現象。

(6)汽車故障現象:汽車故障的具體表現。

(7)汽車診斷:在不解體(或僅拆下個別小件)的條件下,確定汽車技術狀況,查明故障部位及原因。

(8)診斷參數:是能夠反映出汽車發動機和底盤的機械裝置結構特征、運行狀態、工作性能的技術參數。

(9)診斷規範:對汽車診斷作業技術要求的規定。

(10)故障率:使用到某行駛裏程的汽車,在該行駛裏程後單位裏程內發生故障的概率。

(11)故障樹:表示故障因果關係的分析圖。

(12)汽車維修:汽車維護和修理的泛稱。

(13)汽車維護:為維持汽車完好技術狀況或工作能力而進行的作業。

(14)汽車修理:為恢複汽車完好技術狀況(或工作能力)和壽命而進行的作業。

(15)技術檢驗:按規定的技術要求確定汽車、總成、零部件技術狀況所實施的檢查。

(16)汽車檢測站:從事汽車檢測的企業。

(17)汽車診斷站:從事汽車診斷的企業。

(18)汽車維修企業:從事汽車維護和修理生產的經濟實體。

(19)定期維護:按技術文件規定的運行間隔期實施的汽車維護。

(20)視情修理:按技術文件規定對汽車技術狀況進行診斷或檢測後,決定修理內容和實施時間的修理。

從上述術語中有關“汽車故障”和“汽車診斷”的定義出發,不難推出汽車故障診斷的含義,汽車故障診斷是指當汽車部分或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現象發生後,在不解體(或僅拆下個別小件)的條件下,對汽車所進行的確定汽車技術狀況、查明故障部位及原因的檢查。

2.汽車檢測、汽車維修與汽車故障診斷的關係

汽車故障診斷包含了“診”和“斷”兩個環節,汽車故障診斷的過程就是由診斷技術人員從汽車的故障現象出發,熟練應用各種檢測設備對汽車進行全麵綜合的檢測,完成“診”的環節,然後運用對汽車原理與結構的深刻理解,對測試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後,再對故障部位和原因做出確切的判斷,完成“斷”的環節。

基礎知識學習

汽車故障診斷中的第一環節“診”應該比汽車檢測的內容更深入一些,它不是一個單純的“檢測”過程,而是一個綜合的“測試”過程。測試包括參數檢測和性能試驗兩個部分。因為汽車檢測的目的是判斷被測汽車是否符合安全環保檢測或綜合性能檢測的規定,檢測參數超標為不合格,未超標為合格,檢測是定性分析,它隻有通過和不通過兩個結果。汽車診斷的目的是判斷汽車的故障部位和原因,檢測參數必須做出定量分析,然後通過性能試驗才能為找到故障部位查明故障原因提供充分的根據。診斷的結果可能由多個部位和多種原因造成。所以,汽車診斷應該包括技術檢測、性能試驗和結果分析三個部分。技術檢測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測試儀器對汽車的診斷參數進行測量。性能試驗的主要任務是對被檢測係統進行功能性動態試驗,通過改變係統的狀態進行對比試驗分析,旨在發現係統故障與診斷參數之間的關係。結果分析的目的是對診斷的最終結果做出因果關係的客觀分析,也就是對故障生成的原因機理與故障現象特征之間的必然聯係,以及故障現象與診斷參數之間的內在聯係做出理論分析。

(1)完全故障:汽車完全喪失工作能力、不能行駛的故障。

(2)局部故障:汽車部分喪失工作能力,即降低了使用性能的故障。

(3)致命故障:導致汽車、總成重大損壞的故障。

(4)嚴重故障:汽車運行中無法排除的完全故障。

(5)一般故障:汽車運行中能及時排除的故障或不能排除的局部故障。

上述故障的類別劃分顯然是偏少,故障類別因分類方法的不同而不同,類別的範圍非常廣泛。另外,上述解釋中“局部故障”的定義從其解釋來看,稱為“部分故障”更為合適。

3.汽車故障分類

汽車故障按不同的方式可以分成多種不同的類型。

(1)按照故障造成的性質可分為自然故障和人為故障兩種。

①自然故障是指汽車在正常使用和維護的條件下,由於不可抗拒的原因而形成的故障。例如:在汽車的使用過程中,零件會產生自然磨損;在長期交變載荷下,零件會產生疲勞;在外載荷及溫度殘餘內應力作用下,零件會產生變形;此外,非金屬零件及電器元件會產生老化失效等,這些原因造成的故障都屬於自然故障。

②人為故障是指由於人為不慎而造成的故障。例如:汽車在製造和維修中使用了不合格的配件,或違反了裝配技術條件,在使用過程中沒有遵守使用條件以及未按操作技術規程維修等原因造成的故障。

(2)按照故障發生的部位可分為整體故障和局部故障兩種。

①整體故障是指汽車達到設計壽命後,汽車因整體老化導致的整體性能故障,表現為汽車動力性、安全性、經濟性、可靠性、製動性、操縱性、環保性、平順性等多種綜合指標整體下降。

②局部故障是指汽車某部分出現的故障,這個部分的功能不能實現,但其他部分的功能仍然完好。

(3)按故障發生時間可分為初始磨合期故障、正常使用期故障以及即將報廢期故障三種。

①初始磨合期故障是指在新車或大修車的磨合期間發生的故障。

②正常工作期故障是指在完成初始磨合後,在汽車設計的正常使用壽命周期內發生的故障。

③即將報廢期故障是指在達到汽車設計的正常壽命後,在汽車報廢前發生的故障。

(4)按照故障的發展過程可分為突發性故障和漸進性故障兩種。

①突發性故障是指在發生故障前沒有可以察覺到的現象突然出現,這是各種不利因素以及偶然的外界影響共同作用的結果,這種作用超出了產品所能承受的限度因而導致故障發生。這種故障發生的特點具有偶然性和突然性,具有明顯的善變特征,一般不受使用時間的影響,無法監控也難於預測。例如:輪胎爆裂,鋼板彈簧斷裂等。

②漸進性故障是指故障現象的發生是循序漸進的,其程度是由弱到強逐漸形成,通常與使用時間相關聯,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故障逐漸明顯。

這種故障發生的特點具有漸強性和必然性,具有明顯的量變特征。這種故障可以在剛剛發生時就予以診斷,並加以排除。例如:發動機異響聲音逐漸變強,燃油消耗量逐漸增大等。

(5)按照故障存在的實踐可分為間斷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