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能說會道不如句句藏金(2 / 3)

英國反對黨領袖伊恩·鄧肯·史密斯在2002年9月在接受電視台記者采訪時,他麵色茫然、毫無生機,用有氣無力的、平乏的語調攻擊著托尼·布萊爾首相及其政黨的政策。當記者問道:“你認為自己能出任下一屆首相嗎?”他猶豫了一下,接著目光下垂,語氣不堅定地說:“是的,我可以,可是我需要努力爭取。”短短幾分鍾之後,電視台就出現了大量不滿觀眾的電子郵件及電話錄音,連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成為首相,讓我們怎麼去相信他可以做我們的首相?他看起來根本就不像個英國首相!保守黨難道再找不到別人做領導者了嗎?

再來看看勞動黨領袖、英俊的托尼·布萊爾。他總是滿麵春風地帶著笑容,走路和說話渾身都散發著朝氣和熱情,最重要的是他富於激情的演講——他時而幽默、時而激昂的,滿含自信的談吐,使得他能夠鼓舞在場的所有人,看起來就像個出色的領袖。也難怪許多英國選民雖然不支持勞動黨的政策,卻把票投給了托尼,布萊爾。至少從領袖的演講能力和談吐魅力上托尼還是值得這一票。一位英國朋友說,保守黨推選的領袖讓我對這個黨已經失望,他們推選的領袖看起來就不像能成為首相的人。一位英國政治評論家甚至激進地說,除非保守黨能夠找出一個會說話的領袖,否則他們將永遠隻能坐在反對黨的座位上!

成功需要多種能力、品質和資源,其中重要的一條是,你必須“說起話來像一個成功者”。

對於剛剛開始奮鬥的創業者來說,賦予個人魅力的談吐對成功者的形象尤其重要——就是使你看起來更成熟、更有實力,使人們更加相信你。在職業尤其是政治場合,談吐的魅力和講話的能力,就顯得更加總要。一個領導人要贏得有利於自己的政治環境,就必須要具備這方麵過硬的本領。

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和說話能夠做到自然、灑脫,無拘無束,除了與其社會交往經驗的多少有關之外,另一方麵是以其自信心為基礎。隻有對自己充滿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的人,才能在社交中做到大方自然,揮灑自如。一個人的瀟灑舉止還來自其平時的修養,該行則行,該止則止,該坐則坐,該說則說,做事穩重而有份量,待人熱情而又有分寸,禮貌而不拘小節。

優化個人形象,嚴格說來,是一種非規範、非格式的社交藝術。它需要我們每個人去認真揣摩和體會,不斷地總結經驗,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魅力。

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人們最討厭無事生非的人,如果你從來不隨便臆測或胡說沒有的事,會讓人覺得你為人成熟、有修養,是個做事認真、有責任感的人。

做不到的事,不能亂說。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否則的話,不但金鋼鑽的活攬不到,還容易得罪人。不輕易承諾自己做不到的事,會讓聽者覺得你是一個“言必信,行必果”的人,願意相信你。

傷害人的事,不能說。不輕易用言語傷害別人,尤其在較為親近的人之間,不要說傷害人的話。這樣有助於維係和增進感情。

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人在傷心時,都有傾訴的欲望,但如果見人就說,很容易使聽者心理壓力過大,對你產生懷疑和疏遠。同時,你還會給人留下不為他人著想,想把痛苦轉嫁給他人的印象。

別人的事,小心地說。人與人之間都需要安全距離,不輕易評論和傳播別人的事,會給人交往的安全感。

自己的事,聽別人怎麼說。自己的事情要多聽聽局外人的看法,一則可以給人以謙虛的印象;二則會讓人覺得你是個明事理的人。

尊長的事,多聽少說。年長的人往往不喜歡年輕人對自己的事發表太多的評論,如果年輕人說得過多,他們就覺得你不是一個尊敬長輩、謙虛好學的人。

戀人之間的事,商量著說。戀人之間,最怕的就是遇到事情相互指責,而相互商量會產生很好的效果,能增強戀人之間的感情。

小孩子的事,要開導著說。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非常叛逆,采用溫和又堅定的態度進行開導,可以既讓孩子對你有好感,願意和你成為朋友,又能起到說服的作用。

說話雖小,但是事關重大,有的時候一句話能涉及到人們長久的感情和態度。所以,在說話方麵下些功夫,做些文章,這樣的話,你一定會成為一個非常受歡迎的人。

4.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好話要說到點子上

好口才能讓一個人行遍天下,好口才能改變每個人的一生。但好口才並非天生,想把話說得明白、說得到位、說得得體、說得出色,需要後天訓練才可以做到。在不同的場合與不同的人交談時,要恰當地運用各種說話技巧,在最短時間內引起對方的興趣,打動對方,掌握對方的心態,使你在麵對各式各樣的人時,都能應對自如,巧妙地把話說到點子上。

懂得在關鍵時刻、關鍵場合說恰當的話是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也是你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它是一種智慧,一種能力,同時也是一種生存資本,體現了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有的時候,恰到好處的一句話能夠讓你心想事成,事事如意;有的時候一個得當的小動作也也能讓你迅速地說服他人,從而贏得與他人寶貴的合作機遇。這些能力還能讓你得到上司的重視,得到同事的尊重與合作,贏得下級的擁戴與配合,從而讓你的生活、事業錦上添花,一帆風順。說話的魔力超乎你的想象,當你已經知道自己在什麼時候應該說什麼話,在特殊的時候還能應對自如的時候,成功也就離你不遠了。

你會說話嗎?一個人說話,其實是人腦對處理過的各種信息所進行的外在表達,而口腔這個外設不過是將人腦的信息以聲波的形式表達出來。我們注意到,在現實生活中,口才的表現反映了人腦的狀態,不同的人處理信息的能力大不相同:有人頭腦清晰,其語言的條理性和邏輯性都很強;有人頭腦不清,則說話噦唆,詞不達意,語焉不詳,甚至根本說不清問題。

如果有人問我們這樣一個問題,可能所有人都會覺得貽笑大方。隻要不是啞巴,我們兩三歲的時候就會說話了。不過,那時的我們隻是具備了說話的能力。如何把話說得更好、更到位,卻絕非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有的時候一句話不恰當的話說能讓人聽得心驚膽戰,有的時候一句恰到好處的話能讓人心情舒暢。同樣的目的,表達方式不同,結果就會大不一樣——這就是說話的精妙之處!除了會辦事之外,還必須會說話、巧說話、說好話,抓住說話的最佳時機。事實上,我們看一看古今中外的風雲人物,無不具有良好的口才。這些人正是憑著他們自有一套的說話技巧,才在各自的領域裏揮灑自如,如沐春風。隻有擁有了良好的口才,我們才能充分地拓展自己的學識才華,使個人的魅力熠熠生輝,從而事半功倍,業績卓著。

當然,並非每一個人都能口吐蓮花。我們也沒必要個個都要像個演說家一樣滔滔不絕,但至少我們要把話說到點子上。重要的不僅是你說了些什麼,還有你是怎樣來表達的。你的用詞,你的姿勢和表情,以及你稱讚他人時友善和認真的程度都至關重要。它們是顯示你內心真實想法的指示器。讚賞要讚賞到點子上,不要把讚賞等同於拍馬屁。拍馬屁可以著三不著兩,因為愛聽拍馬屁的人都是一些低智商的人。而你要讚賞的對象則是對你有益的成功人群,讚賞就必須得體適度,恰到好處。

美國著名的柯達公司的創始人伊斯曼,捐贈巨款在羅徹斯特建造一座音樂堂、一座紀念館和一座戲院。為了承接這批建築物內的座椅,許多製造商展示了激烈的競爭。但是,找伊斯曼談的商人們無不乘興而來,敗興而去,一無所獲。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優美座位公司”的經理亞當森,前來會見伊斯曼,希望能夠得到這筆價值9萬美元的生意。亞當森被引進伊斯曼的辦公室後,看見伊斯曼正埋頭於桌子上的一堆文件,於是他靜靜地站在那裏仔細地打量起這間辦公室來了。過了一會兒,伊斯曼抬起頭來,發現了一直站在那裏的亞當森,便問道:“請問先生有什麼指教?”

這時,亞當森沒有談生意,而是說:“伊斯曼先生,在我等您的時候,我仔細地觀察了您的這間辦公室。我本人長期從事室內的木工裝修,但從來沒見過裝修得這麼精致的辦公室。這真是棒極了。”

伊斯曼高興地回答說:“哈哈,您提醒了我差不多忘記了的事情。這間辦公室是我親自設計的,當初剛建好的時候,我喜歡極了。但是後來一忙,一連幾個星期都沒有機會仔細欣賞一下這個房間。”

亞當森走到牆邊,用手在木板上一摸,點點頭說:“我想這一定是來自英國的橡木,是不是?意大利橡木的質地不是這樣的。”“這你都看出來了,是的,”伊斯曼高興得站起身來回答說,“這是從英國進口的橡木,這還是我的一位專門研究室內裝飾的朋友專程去英國為我訂的貨。”來伊斯曼心緒極好,便帶著亞當森仔細地參觀起辦公室來了,把辦公室裏的所有的裝飾一件一件地向亞當森作介紹,從木質談到比例,又從比例談到顏色,從手藝談到價格,然後又詳細介紹了他的設計經過。這個時候,亞當森微笑著聆聽,饒有興趣,直到亞當森告別的時候,倆人都未談及生意。你想,這筆生意會落到誰的手裏,是亞當森還是亞當森的競爭者?

亞當森不但得到了大批的定單,而且和伊斯曼結下了終生的友誼。為什麼伊斯曼把這筆大生意給了亞當森?這與亞當森的口才十分有關。如果他一進辦公室就談生意,十有八九會被趕出來的。這也正是因為亞當森會說話,能找到兩個人交流的契合點,這單生意才被談成。

亞當森成功的訣竅是什麼?說來很簡單,就是他了解談話的對象。他從伊斯曼的經曆入手,讚揚他取得的成就,使伊斯曼的自尊心得到極大的滿足,把他視為知己,這筆生意當然非亞當森莫屬了。

在這裏,需要我們注意的是,讚賞與拍馬屁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心理感受,讚賞是發自內心的對對方的某種長處的肯定,而拍馬屁則是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虛偽地吹捧。是誠懇的稱讚還是虛偽的拍馬屁,對方一聽就清楚。如果這樣的話,你的話不但自討沒趣,遇到一個極度厭惡拍馬屁的人你就有大麻煩了。

某單位的兩個專職司機。前不久,單位精簡人員,兩個人必須有一人下崗。於是,單位搞了一個競爭上崗,讓兩個人分別談自己對將來工作的想法。

年輕的司機第一個上場,開始自己的演講。他說如果自己將來能開車,一定會把車收拾得非常幹淨利索,遵守交通規則,而且保證領導的安全,同時要做到省油,不給單位增加負擔等。年輕的司機滔滔不絕地講了半個多小時,終於講完了。

輪到老司機上場了,他隻講了不到三分鍾沒到,就下來了。他說他過去遵守了三條原則,現在他仍遵守三條原則。如果能繼續為單位開車,他還會遵守三條原?則。這三條原?則是:聽得,說不得;吃得,喝不得;開得,使不得。

眾領導一聽,好,這個司機說的雖然簡練,但句句都在點子上啊。

老司機說的到底好在什麼地方呢?首先,聽得,說不得,意思是說領導坐在車上研究一些工作,領導內部決定的事情往往在公布之前都是極度保密的,但是由於司機的特殊性,在這個崗位上的人也許就會知道一些風聲和蛛絲馬跡。隻能聽,不能說,不能泄密。第二,吃得,喝不得。尤其是在政府官員身邊的司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角色,因為司機的貼身性,有的時候司機會和領導出席一些宴會和活動。這也完全是因為工作原因,經常要陪領導到這兒開個會,到那兒參加那個慶典,難免有這樣或那樣的飯局。這時候,該吃就吃,但絕對不喝酒,這叫保護領導的生命安全。頭兩條裏,一是保守領導的機密,二是保護領導的生命安全。第三,開得,使不得。你別看我是開車的,但是隻要領導不用車的時候,我也決不為了一己私利而開公車,公私分明,絕對不可以給領導臉上摸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