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如果業務要發展,那就等於500個員工裏麵有10個,5000個員工裏麵有100個會耍滑頭。不過,鬆下並不特別在意遇到這種情況該開除還是怎麼辦才好,反正到時候總能擺平。這就是他的想法。70%原則發現員工優缺點一個主管要懂得去欣賞你的下屬,應該以70%的眼光去看員工的優點,以30%的眼光去看員工的缺點。
鍾會是後三國時期魏國的大臣,鍾會7歲時,他父親帶他和他哥哥去見魏文帝曹丕,他哥哥看到威嚴的皇帝,嚇得汗流滿麵,而他卻鎮定自若。文帝見狀,就問他哥哥:“你為什麼出汗呢?”他哥哥回答:“戰戰惶惶,汗出如漿。”文帝再一看鍾會,問他:“你為什麼不出汗呢?”鍾會回答:“戰戰栗栗,汗不敢出。”曹丕驚歎他的膽識與才華,就喜歡上他了。如果曹丕從鍾會的回答中隻看到這個小孩有常人少有的野心,還喜歡狡辯,那麼也就沒有後來的鍾會了。一個主管應該同時關注員工的優點與不足,正如清代思想家魏源所說:“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長,不知人長中之短,不知人短中長,則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我們不妨用70%的原則去分界,以70%的眼光去看員工的優點,以30%的眼光去看員工的缺點,在陽光下看人,而不是站在陰暗的角落裏去看人。
三、難得糊塗地授權
70%原則授權,即放70%,管30%。鬆下認為,主管授權之後,不能過分幹涉,要寬容到70%的程度。但如果發現與總體方向不符時,則應該提醒,否則,就等於遺棄了自己所慎重選擇的人才,不關注他們的成長,並且沒有承擔起主管授權後的終極責任。所以主管要管30%,否則,就是一種極為不負責的作風。70%原則授權,才能夠讓被委任者既能發揮主觀能動性,又不至於完全脫離控製,發生大的錯誤。70%原則獲取員工滿意度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六七。在主管獲取員工滿意度方麵也是如此。
鬆下認為,一般來說,在10個部屬中,總有2個和我們非常投緣的;六七個順風轉舵,順從大勢的;當然也難免有一兩個抱著反對態度的。也許有人認為部屬持反對意見,會影響到業務的發展,但在他看來,這是多慮的。適度地容納不同的觀點,反而能促進工作更順利地進行。主管總是希望所有員工都對自己滿意,這種想法是好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是很難達到的。
到頭來,主管就變成一位好好先生,俗稱“爛好人”,給人一種沒有主見,不能承擔重任的感覺。並且,如果所有的好人都說你是好人,所有的壞人也都說你是好人,你這個好人就有問題了。所以,主管的工作,如果得到70%員工的認同,就已經非常不錯了,工作就可以順利地開展。當然,如果一個主管有70%的員工都反對,那麼他的工作就會很難進行,他就要深刻地反省自己了。以上6條70%原則,實質上是一種用人理念,是鬆下先生在管理實踐中的經驗總結,是中國中庸之道思想的擴展。看來,主管有時候難得糊塗一下,或許能更有效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