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世清明白,華老總一定為啥紙的事,受到嚴重的刺激,導致高血壓並發症,腦溢血。他把老會計徐誌明、華誌堅的獨生女華子珍和小兒媳婦張英請到接待室了解情況。沈世清熟悉徐誌明和張英。因華夏集團是青龍鎮的龍頭企業,沈書記經常帶一些企業家來華夏參觀學習的。特別是膠印車間,裏麵有一台一千來萬的六色膠印車,很先進,參觀學習的人非得進這個車間不可。那時張英還沒有被撤職,是車間主任。而且,他對張英的管理能力和不知疲倦的工作熱情印象很深。
大家在棕黃色的皮沙發上坐定後,沈世清說道:“剛才,聽話老太說,華總昨晚回家後,一直為紙的事生氣,到底咋回事?”
張英和華子珍相互看看,一時不好說啥。
“徐老會計,你應該知道昨天紙的事情,你是內當家嘛。”
徐誌明問張英:“阿英,我見你也在你公公辦公室裏的,商量二十萬套‘穀王液’新產品,盒子要用多少紙?印幾天才能完成?你也應該知道你公公為紙的事發脾氣嘛。”
張英抿著嘴唇點點頭,於是講出一樁紙的事情來。
最近華夏集團,為中原地區陽光酒業集團設計一隻名為‘穀王液’的外包裝,很得客戶賞識。穀王液的質量又好,所以試銷品一投放市場,就引起很大效應。在五一節前,陽光已向華夏下了二十萬套內外包裝的訂單。四月二十號左右包裝盒一定要送到陽光。華誌堅於是就著手準備材料。節前,各路銷售員都要發貨,原材料都要準備好,所以,資金顯得緊張。二十萬套穀王液包裝,全木漿紙需要三十多噸,總計要三十多萬元左右。浙江眾多的紙廠,隻有蔣老板一家生產這種紙。這種紙投入大,需用的設備好,而用戶少,利潤低,一般廠家都不願意做。因蔣老板有一個固定的大客戶,所以才生產這種木漿紙。企業改製前,彩印廠很少,紙張銷路差,而華夏是大主顧,所以,華老板的話對蔣老板來說就如聖旨。2000年鄉村企業體製改革後,一下子到處辦彩印廠,光青龍鎮就冒出大小幾十家,紙張開始緊張了。瘦長的蔣老板,他的細脖子和細腰杆,就不大肯向華誌堅打彎了。要拖欠他一點紙款,簡直像要剝他的皮一樣。華夏畢竟是大客戶,找他銷售紙的廠家還是不缺的。所以,改製後,華誌堅跟蔣老板的交道打得少了。可是,這次為那二十噸全木漿紙,不得不求他了。他給蔣老板掛了電話,蔣老板回話,說紙是有的,他常年給一個大客戶生產這種紙,不過,要先打款,再送紙,華誌堅氣得眼睛鼻子都歪到一塊了。現在,華誌堅把管後勤的大兒子華金平叫來商量。兒子建議父親去銀行辦張空頭彙票傳真過去,先套住蔣老板的細脖子。華誌堅朝兒子看看,很不樂意做這種事。當年初辦廠時,資金短缺,銀行又不肯給他放貸之時,對一些供應商偶爾做一次欺騙他們的事,自己心裏尚且不安,而現在華夏很重信譽,怎好再去做行騙之事?華金平又勸父親說,現在的華夏公司是華家的公司了,省一分錢就是自家的。根據‘穀王液’銷售的氣勢看,今後的量是不小的,而周轉的資金很大,不套紙廠的資金怎麼行!華誌堅同意兒子的建議。於是,他又提起話筒,跟蔣老板磨了半個小時嘴皮子,看過去老關係的份上,蔣老板讓了步,先讓華誌堅彙二十萬,然後逐步送紙,再彙款。而且,答應切下來的木漿紙邊腳料可以抵押正品紙。事情講定後,華誌堅把大舅子、老會計徐誌明叫到辦公室,讓他銀行去辦空頭彙票。徐誌明推推鼻梁上五百度的近視眼鏡,微微感到吃驚,對姐夫說,目前我們華夏再搞這種事情,很丟麵子。大外甥對舅舅不屑一顧,說,麵子是不值錢的,今後我們把蔣老板套住幾百萬資金的話,就賺下一大筆利息呢。徐誌明想和大外甥爭論。華誌堅卻朝他揮揮手,讓他馬上去銀行辦空頭彙票,盡快傳真給蔣老板。唯恐銀行不同意,華誌堅特地給銀行的張行長掛了電話。華誌堅在青龍鎮已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各部門還是要買他的賬的,張行長隻得遷就一次,給徐誌明會計辦了張空頭票彙。
#####
希望大家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