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往中,當遇到難以正麵說服的人或難以拒絕的人時,好口才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當我們使盡渾身解數從正麵去說毫無效果的時候,那就該考慮改變一下策略,避開正麵,迂回出擊。利用以曲為直的語言表達技巧,常常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同樣一個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述方式,當生拉硬扯不能說服別人,順應話題,巧妙轉折反而有效。當直接陳辭別人無法接受時,委婉暗示、巧言引申可能使別人無法拒絕。
1.委婉含蓄的話蓄藏更大的能量
2.委婉說話,化解尷尬得人緣
3.委婉是對原則態度的軟包裝。
4.旁敲側擊,好過直言責罵
5.勿傷別人的自尊心,給對方留足麵子
6.直言不諱也會傷人
7.尋找借口,提醒對方
8.拐個彎子把道理講明
9.教你幾招“忠言不逆耳”的委婉技巧
1.委婉含蓄的話蓄藏更大的能量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都需要采取不同的說話方式。有時候聽直來直去的話很難讓人接受,特別是談一些不高興或是別人忌諱的事。而換一個角度,委婉含蓄地把話說出來,聽者會覺得很受用。而對有矛盾和有意見的人說話,還會使矛盾在委婉之中自然而然地化去火力,既不激化矛盾,又能解決矛盾,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和諧,使自己的話更易於他人接受。
說話含蓄,是一種藝術。“言有盡而意無窮,餘意盡在不言中。”把重要的、該說的部分故意隱藏起來,或說得不顯露,卻又能讓人明白自己的意思,這就是所謂“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所以含蓄是說話的藝術,因為它體現了說話者駕馭語言的技巧。
一條彎彎曲曲的小徑比一覽無餘的大道更能令人心悅,“委婉含蓄”要比“竹筒倒豆子——吐無餘”高明得多。
曲說是指麵對某件事情不便直接陳述自己的觀點,而是拐彎抹角地繞過主題,用婉約含蓄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樣,既不傷害對方自尊心,又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使自己的說話形象顯得更高明。
不便直說的話往往是由說話的場合、說話者的身份、說話者的心理狀況等等決定的。如在古代,臣子看到君王有過失,進諫時,就很注意說話的含蓄。因為君王十分講究保持至高無上的尊嚴,如果大臣有損“龍顏”,是要掉腦袋的。
傳說漢武帝晚年時很希望自己長生不老,一天,他對侍臣東方朔說:“相書上說,一個人鼻子下麵的‘人中’越長,命就越長;‘人中’長一寸,能活百歲。不知是真是假?”
東方朔聽了這話,知道皇上又在做長生不老夢了。皇上見東方朔隻笑不答,似有譏諷之意,麵有不悅之色,喝道:“你怎麼敢笑話我?”
東方朔回答說:“我在笑彭祖的臉太難看了。”
漢武帝問:“你為什麼笑彭祖呢?”
東方朔說:“據說彭祖活了八百歲,如果真像皇上剛才說的,‘人中’就有八寸長,那麼,他的臉不是有丈把長嗎?”
漢武帝聽了,也哈哈大笑起來了。
東方朔是聰明的,他用笑彭祖的辦法來暗示漢武帝的荒唐。
這種含蓄的批評,使漢武帝愉快地接受了。
在有些特殊的場合下,曲說還可以用於間接提出意見或隱晦批評的手段。《古今譚概》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官府的稅收很重,全國上下怨聲載道,但敢怒不敢言。當時,都城金陵連續幾年大旱,百姓們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度日艱難。一次,南唐皇帝李煜視察國情時見到田地久旱無雨,便問道:“為什麼外地都下了雨,而偏偏京城不下呢?”這時,群臣牛走出一人,姓申名潮高,彎身施禮後答道:“雨不敢下到京城裏來,因為它也怕被征稅。”李煜沉思半晌,知道稅收太重了,不久,許多苛捐雜稅便被取消了。
言有盡而意無窮,會讓人在綿綿中體會到什麼是樂趣。含蓄應答就是含有深意、藏而不露,使回答生動有趣,又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1947年初,美聯社記者羅德裏克采訪毛澤東,當時正值胡宗南50萬大軍即將進攻延安。“毛先生,在目前,中國共產主義的前途看來的確令人擔憂,將來會怎樣呢?請你談一下。”羅德裏克一針見血地問道。毛澤東胸有成竹地笑著說:“兩年後,我邀請你到北京來探望我。”
在那個關係到整個民族命運的關鍵時刻,毛澤東沒有直接回答自己對時局的看法,也沒用什麼豪言壯語,卻借用了一句普通的邀請客人來訪的話語,暗示出自己的預見,顯示了一代偉人高瞻遠矚的遠大目光和對未來必勝的信念。
2.委婉說話,化解尷尬得人緣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會遇到不使直言之事,隻好用隱約閃爍之詞來暗示。
一位顧客坐在一家高級餐館的桌旁,把餐巾係在脖子上。這種不文雅的舉動很讓周圍其他顧客反感。經理叫來一位服務員說:“你讓這位先生懂得,在我們餐館裏,那樣做是不好的。但話要說得盡量含蓄。”
怎麼辦呢?既要不得罪顧客,又要提醒他。服務員想了想,走過去很有禮貌地問了那位顧客一句話,說:“先生,您是否需條一要圍巾?”話音剛落,那位顧客立即意識到自己的失禮,趕快取下了餐巾。
某青年到一對年輕夫婦家做客。年僅4歲的小主人公大聲地對這位客人叔叔說:“叔叔,爸爸媽媽昨晚又打架了。”年輕的女主人嗔怪地瞪了女兒一眼,表情甚為尷尬,見狀,客人隨機應變,對孩子說:“雲雲,你爸爸和你媽媽不是在打架,他們昨晚是在做‘老鷹捉小雞’的遊戲呢!你看,是不是這樣,嘎,嘎,嘎……”小女孩天真地笑了起來。女主人臉上的尷尬也消失了。
專家提醒您日常生活中,說到對方的缺點錯誤時,人們也傾向於用含蓄的辦法,目的是為了尊重別人,避免刺激大家,以期收到較好的效果。
有一位市場的營業員,遇到一位顧客買菜時,把外層的菜葉都摘掉了。營業員說:“小心別碰掉菜葉”。營業員有意把已發生的事說成提防發生的事,把有意的“摘菜葉”說成無意地“碰”,這樣既達到了不準顧客摘菜葉的目的,又不得罪顧客。
如果你知道有人在背後說你的壞話,你內心很惱火,為了避免再次發生這種事,你可以對他說:“我妻子昨天吃虧了。”他一定會問你是怎麼一回事。這時你就說:“她背後說另一位女同誌的壞話了,她以為別人不知道,麻雀飛過還留個影呢?結果人家知道了,於是便引發了一場麵對麵的衝突,結果我妻子吃了大虧。”笑過之後,此人一定會耳根發熱,心跳加速,問題也就自然解決了。
委婉含蓄的話受青睞,主要是它能兩全其美。當然,使用委婉語,必須注意避免晦澀難懂的話。社交談話的目的是要讓人聽懂,如一味追求奇巧,會使他人摸不著頭腦,甚至造成誤會,必然影響表達效果。
3.委婉是對原則態度的軟包裝。
委婉的語言與油腔滑調、旁敲側擊、甚至指桑罵槐是截然不同的。委婉隻是一種語言表達方式,而意思必須是要堅持原則、態度明朗、感情真摯。
委婉的語言表達了說話者一種謙和的態度。這種情感必須是真誠的,在表現上是莊重的,既要講究禮貌,又要注意分寸。
委婉語言的運用體現了對對方的尊重,同時是渴望別人對自己尊重。它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知識素質和處世態度。一個斤斤計較、心胸狹隘的人是很難做到寬容大度地運用委婉語言的。寬容是一種美德,委婉的語言是這種美德的外在表現。
委婉是與隱晦、含混有區別的。它雖然不是直露地說出來,但仍要求表意明確,叫聽者腦子一轉就能明白,或依靠語境的提示、暗示等很快領會本意。
表達的意思是明確的,表達方式是迂回的。
有些人說話吞吞吐吐,詞不達意,是說話者本身思維不清晰,有些人拐彎抹角、含沙射影,是說話者的心術不正。
委婉語言,應當是隱而不晦、柔而不弱、閃而不避、曲而不澀。用這樣語言表達的含義可能會比直接表達給人的印象還要深刻。
人們說話總是希望對方能夠接受自己所發出的信息,並作出相應的反應。這就首先要讓對方能夠接受你發出的信息。委婉的語言就可以幫助你達到這個目的。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到某地旅店投宿,人家早告訴他此地蚊子特別厲害。他特別擔心晚上是否能安穩睡覺,想要事先對服務員打個招呼,又覺得這樣做未必效果好,服務員不一定樂意接受。他在服務台登記房間時,一隻蚊子正好飛過來。馬克·吐溫靈機一動,馬上對服務員說:“早聽說貴地的蚊子十分聰明,果然如此。它竟然會預先來看我的房間號碼,以便夜晚光臨,飽餐一頓。”服務員們聽了不禁大笑起來,結果就記住了房間號碼,並相應地采取一係列防蚊措施,使馬克·吐溫這一夜睡得很好。馬克·吐溫如果生硬地告訴服務員要怎樣怎樣趕走蚊子,就不一定能達到這種效果。馬克·吐溫的話很委婉,讓服務員易於接受,當然也就樂意盡心服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