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洛奇認為,薪水是員工的第一需要,而郊遊娛樂則屬私人生活,公司沒有必要包攬,與其在這方麵下功夫,莫如多給員工工資,使其有更多的錢自己去休閑,這才是根本;反之強行把大家召集到一塊兒娛樂,反而會吃力不討好,彼此不痛快。鮑洛奇這六條原則,即抓住問題的要害,也體現了他的性格。

◇產品定價的藝術

鮑洛奇頗為講究貨品訂價的藝術。他清楚,訂價與銷售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隻有製訂出合理的價格,才能大力促進銷售。鮑洛奇在這方麵做得相當出色。

降價促銷,是許多商人慣用的招法。然而,鮑洛奇從不使用廉價競銷的方式拓展市場,他討厭“薄利多銷”,而希望自己的每件產品都能帶來大筆利潤。因此,他反其道而行之,用的是“厚利多銷”之策,而且做得極為巧妙。

鮑洛奇非常清楚,優良產品所帶來的利潤是低檔產品所無法比擬的,隻有高質高價的產品才能給他帶來財富。所以,鮑洛奇絞盡腦汁,在一般怎樣才能使顧客對其產品建立高級產品的形象上大作文章。

對於產品本身,他在口味上大下功夫,以濃烈的意大利調味品將炒麵調得非常刺激,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中西結合的口味,生產出了優質的中國炒麵。同時,使用第一流的包裝和新穎的廣告,展開大規模的宣傳攻勢,使中國炒麵成了家庭財富和社會地位的象征。

鮑洛奇認為,對於一種商品,顧客心中都有一個自己評定的價格,即所謂的心理價格。要提高產品的心理價格,產品上市的最初階段最為重要。因為,顧客對這種新產品沒有心理準備,無法對其價格做判斷,同時出於好奇又充滿了購買欲。這樣,企業就占據了主動地位,它的定價往往會成為以後消費者製訂同類產品心理價格的基礎。

所以,新產品上市之初,鮑洛奇向來愛把價格定得偏高。在雜碎罐頭剛上市的時候,按慣例每罐的價格不應超過50美分。負責經銷的經理李萬提議將價格訂在47~49美分之間,多數人也表示讚同,鮑洛奇卻將價格提到59美分。

鮑洛奇向李萬解釋了自己訂價的原因:49美分的價格在市場上已被用得太濫,顧客早已感到厭煩,甚至將它視作一種欺騙行為;另外,在一般顧客的心中,50美分以下的商品都被人視為低級品,50美分以上的才被視為高級品。一般家庭都避免買90美分以下的廉價品,以免被人笑話。將價格訂在59美分,並不顯得太貴,又易於被人視作便宜的高級品,銷路必然會好。終於說服李萬同意了這個價格。

為達目的,鮑洛奇還掀起子一場大規模的促銷活動,口號是“讓一分利給顧客”,似乎他的炒麵應賣60美分,之所以賣59美分,是出於給顧客讓一分利的考慮,果不出鮑洛奇所料,59美分的高價非但沒在顧客心理上造成任何障礙,反倒誘惑了顧客選購的欲望,李萬這才心服口服。

不過,市場形勢是瞬息萬變的,新產品很快就會成為人們司空見慣的老產品;另外,伴隨鮑洛奇經營中國食品的成功,效仿者日益增多,對鮑洛奇的高價策略形成了嚴重威脅。即使這樣,鮑洛奇也決不降低產品的價格。他有一個原則,他的產品價格隻能升不能降,以保持其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

對於庫存太多時的問題,他就采取贈送獎券、發放紀念品等形式,將產品堂而皇之地饋贈顧客。這樣,既吸引了顧客,又保護了產品的定價。鮑洛奇的這種做法維護了自己產品的聲譽,並為公司以後的發展留下了空間,是似拙實巧的一步妙棋。

鮑洛奇十分清楚,產品的價值才是充分發揮價格藝術才能的基礎,才是企業的靈魂所在。而要保證產品的價值,作為企業領導者,就必須具備非凡的企業管理水平。

◇整體的行銷與納賢

鮑洛奇曾被譽為“推銷怪傑”。創建重慶公司後,他運用自己在推銷藝術上的造詣,建立了一整套高效率的市場營銷體係,使其在推銷過程中擁有自己獨特的程序和原則,鮑洛奇稱之為“整體的行銷”。

在鮑洛奇的苦心經營下,重慶公司建立了一整套合理的營銷程序。鮑洛奇在銷售中的核心環節是經銷商,經銷商是產品推廣中不可缺少的中間人,所以,鮑洛奇對經銷商的選擇非常慎重,對於每一個經銷商,他都要親自查清他們的底細。重慶公司總共有700多位經銷商,都是重慶公司在多年的營銷工作中找到的值得信賴的夥伴,他們構成了一個卓有成效的行銷體係。他們都非常負責任,不僅為公司銷售產品,也提供建設性的意見。

鮑洛奇清楚,經銷商所注意的並不是單一產品的銷量,而是他所賣的商品的總銷量?為此,鮑洛奇別出心裁,設計了“神奇的食物市場”。那是一種造型別致的貨物架,有的像人力車,有的像一座塔,看起來非常有趣。

更有意思的是,貨架上擺的不光是鮑洛奇的產品,還有其它公司的東方食品,幾乎有名的東方食品應有盡有。結果,“神奇的食品市場”不僅增加了中國食品的銷量,也提高了經銷商的營業額。鮑洛奇將“神奇的食品市場”贈給他的經銷商,不僅是一件有助銷售的禮物,更是一份關懷。經銷商也以關懷作為回報,增加了鮑洛奇產品的銷量。

鮑洛奇如此注重經銷商,表現了一個優秀企業家的風範。同樣的,鮑洛奇在內部用人上,也顯示了一個優秀企業家的特點。鮑洛奇不僅是個識才的伯樂,更有用人的氣度,不用則已,用則不疑。他吸收了一大批勤勤懇懇而又具有創造性的人才,這才促成了重慶公司的高速發展。

鮑洛奇在人才的選擇上,有他自己的原則。首要的原則就是必須忠誠可靠,值得他信賴,這一點在創業之初尤為明顯。當時為其工作者大多是其親朋好友,這些人能幹而又忠誠,在待遇上又不要求什麼,有了他們的支持,鮑洛奇才能專心於市場營銷工作,並以此為基礎,將公司發展成一家大公司。

鮑洛奇是從實務中闖出一片天下的,他的公司也是在實踐中逐步成長起來的,因此他對學院理論抱有固執的偏見。他曾選送員工去哈佛學院學習企業管理,結果,當這些年輕人從哈佛畢業後,除了滿口他聽不懂的術語之外並沒有學到什麼真本事,在實際工作中毫無用處,這就加劇了鮑洛奇對某些書本知識的不信任感。

因此,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到重慶公司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下基層。鮑洛奇越是認為有出息的年輕人,就越把他們安排在艱苦的崗位上,以使其適應公司務實的傳統。

在重慶公司這樣一個重視市場的企業裏,最基本的工作就是營銷。因而行銷部門是公司管理人才的搖籃。鮑洛奇認為,隻有從推銷員幹起的人,才會真正體會到市場開拓對公司的絕對重要性,這樣才能使公司的一切工作都以市場為核心運行,這是“重慶風格”的最重要部分。

不過,優秀的推銷員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鮑洛奇本人是這樣一個強者,但他卻很難在自己的家族中發現這樣的人才。創業之初,急需一名巡回推銷員來接替他的工作,可是挑來挑去,竟無一個合適的人選。這時,有人向他推薦了傑姆·李。

傑姆·李曾當過海軍飛行員,退役後開始進入商界,在推銷上頗有經驗。他與鮑洛奇一見麵,就獲得了鮑洛奇的好感。他的幽默感,他的不慌不忙的語調,都使鮑洛奇感到這是一個老練的推銷員。於是,鮑洛奇毫沒猶豫地錄用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