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文化的象征華德·迪斯尼
華德·迪斯尼(DisneyWalt)可能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人,這位曾是動畫片導演兼製片廠經理的天才,在創立了“迪斯尼樂園”和“迪斯尼世界”後,幾十年來引導著全世界兒童的幻想,觸及了全人類的心靈。
《洛杉磯時報》說他是“帶有神奇晝筆的伊索,配有彩色攝影機的安徒生”,是“米老鼠之父”,在全球娛樂界,沒有人能留下這麼豐富的文化遺產。同時,這位“歡樂使者”也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但他的發跡史卻刻畫著一條崎嶇坎坷的成功道路。
1901年12月5日,華德·迪斯尼誕生於美國芝加哥市的—個普通市民家庭。父親伊利亞斯·迪斯尼是個木匠,自己建房並出售,也為別家公司當木工;母親福樂娜則協助丈夫負責房屋的設計、材料的購買和會計工作,全家七口(華德·迪斯尼有三兄一妹),日子過得不錯。兒時的華德性情溫和、乖巧,得到了全家人的喜愛。
華德的父親伊利亞斯、祖父凱普都有經營家庭農場的經曆,叔父羅勃一家這時住在密蘇裏州的馬瑟琳鎮。伊利亞斯在芝加哥一住就十幾年,早就厭倦了大都市的生活,想找個安靜、舒適的環境,以便於五個子女的成長,他選中了馬瑟琳。
◇熱衷漫畫
馬瑟琳鎮雖小,卻是個讓人喜歡的好地方,這裏有茂密的山林、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礦藏,它的另一個好處是在鐵路線上。這裏距堪薩斯市120英裏,交通便利,經濟繁榮。
1906年4月,伊利亞斯率全家來到這裏,買下麵積45英畝的仙鶴農場。時值春耕,華德的父兄忙了起來,他們在田裏種下了玉米、小麥和大麥。母親福樂娜則在家飼養牛、豬和雞,種植蔬菜。
華德逐漸長大了。他經常和三哥洛依一起到離家很遠的樹林去玩,在那裏,各種植物生長繁茂,飛禽走獸時隱時現,泉水叮咚作響,這一切使小華德大開眼界,流連忘返。
在馬瑟琳的愉快時光中,值得一提的是他6歲那年第一次畫畫的事,據他妹妹露絲晚年回憶:“當時,我父母和三個哥哥都去了鎮上,隻有華德和我在家。我們在家裏找到了一大桶焦油,華德產生了畫畫的念頭,但我擔心用焦油畫畫能否擦掉,而華德則肯定認為一定可以擦掉。於是我們就在麵朝馬路的白牆上大塗大抹起來。他畫了許多房子,上麵還冒著炊煙……,父親回來之後看到牆上黑黑的一片,大為生氣。”
7歲時,華德進了小學,但功課一直不好,因他感興趣的是課外的東西,如電影、音樂、繪畫等等。伊利亞斯是個勤勞而又嚴厲的父親,大哥赫伯特和二哥雷蒙忍受不了父親的專製,私自離家去芝加哥謀生去了。時逢大旱,農場歉收,父親伊利亞斯又得了肺炎,隻好賣掉了農場,帶領妻兒來到堪薩斯市落腳。
和芝加哥相彷,堪薩斯也是個大城市,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伊利亞斯進入賣報這一行。雖然華德正上小學,但也得去為父親送報,每天淩晨三點半就要到指定地點領取報紙,這對華德來說真是夠苦的了。
在當報童的六年中,他除了有一個月因生病未送報外,每天早晨和下午都要送報紙,風雨無阻。冬天手腳凍裂,夏天滿身泥水,他都熬了過來。一直到晚年,華德還時常夢見兒時送報的艱難情景。
專橫的父親、苦重的工作,並沒有阻擋住華德對快樂生活的向往。這期間,他對馬戲著了迷,有機會就看,看後立即模仿。他讀的是一所八年製(小學和初中)學校,要求很嚴,華德對課程並不感興趣,卻讀完了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全部著作,史蒂文森、斯考特和狄更斯的小說也看了不少。
他最喜歡的則是繪畫,卻不願按老師的要求去做。他找來不少雜誌,仿照上麵的漫畫來畫。天長日久,技藝成熟了起來。
華德經常到同學畢特·皮費佛家去玩。畢特的父親老皮費佛是個戲迷,性情樂觀開朗。他倆模仿馬戲的雜耍表演和無聲電影裏的令人發笑的鏡頭時,皮費佛先生總是悉心地加以指導,可以說是華德藝術生涯中的第一位老師。
倆人還在學校裏表演自己創作的滑稽短劇《照相館裏的歡樂》、《林肯演講》等,得到了校長和廣大師生的好評。此外,他們還到當地戲院參加了幾出滑稽劇的演出。
1917年6月,華德從本頓學校畢業,暑假裏到火車上賣糖果和汽水,自食其力。9月,他進入麥金利中學上高中。10月,華德作為一名新生已經顯示了他的藝術才能,成為校刊雜誌的漫畫家,同時兼搞攝影。
他還參加了芝加哥藝術學院的進修班,每周有三天去學習解剖學、寫作技巧和漫畫,並常去報社觀摩漫畫家的創作。華德此時仍是“半工半讀”,曾先後在果凍廠當雜工、當郵差等,在這種清貧環境中,他還是怡然自得,不斷畫出一些引人發笑又令人回味的漫畫來。
1918年夏,第一次世界大戰已接近尾聲,盟軍開始了對德軍的全麵反攻。此時華德的二哥雷蒙、三哥洛依已分別在陸、海軍中服役。17歲的華德此時很想參軍,去體驗一下戰爭的刺激。於是他和好友羅素·馬斯一起報名,參加了美國紅十字會所屬的救護車部隊,接受駕駛和修理汽車的訓練。
11月8日,歐戰結束,救護隊的司機們以為他們將被遣散回家了。18日,上級忽然通知有50名司機被選中要去法國,華德在其中。當天晚上,他們搭乘一艘運牛船駛向法國,12月4日,船抵勒阿費爾。華德一行人乘火車來到巴黎,之後去聖西爾的美國救護車隊總部報到。
華德被分配到巴黎第五後方急救醫院。戰後運送救濟物資和傷病員的任務很重,年輕的華德吃了不少苦頭。後來,他又被派到南希市附近的一個福利社開車,這裏的工作很輕鬆,華德便開始畫漫畫,並投稿給美國《生活》和《鑒賞家》雜誌。
有一位喬治亞州的商人見華德的畫很有特色,就請他用快幹漆在撿來的德軍鋼盔上作畫,然後將此作為“戰利品”賣給回美國的士兵。這位商人賺了一大筆錢,而華德畫一個鋼盔也可得到5法郎的收入,他把這些錢寄給母親為他存起來。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華德熱愛的職業是繪畫,但他也不放過可以賺錢的機會。他已經開始把二者結合在一起了。
1919年9月底,華德回到美國,父親伊利亞斯要他到果凍廠工作,每周能賺25美元,但華德不肯。他對父親說,他要當一名畫家。
華德回到了堪薩斯市,找到了在銀行當出納員的三哥洛依。經洛依介紹,他進入一家規模很小的俾斯·魯賓廣告公司,為路易斯·俾斯麥和比爾·魯賓兩個書家當助理,協助他們設計商品廣告,每月工資50美元。
華德還結識了與他年齡相仿的同事烏比·依維克。這位荷蘭移民後裔的畫技不錯,在某些地方強過華德,以後,因公司業務量減少,二人都被辭退了。
幹什麼好呢?華德和烏比都不願放棄自己喜愛的繪畫事業,便決定自己開業。華德找到老鄰居愛爾·卡德,此人正主持編輯一份刊物,卡德同意請他們兩人兼做雜誌書插圖。華德認為這是他和烏比獨立開業的好機會,就給母親寫信,讓她把自己存的500元錢寄給他以作基金。
母親怕他辦不成事又將錢花掉,隻寄給他一半,就這樣,以250美元資本創業的依維克·迪斯尼廣告公司成立了。依維克負責繪製普通畫和美術字,華德負責漫畫創作和對外業務。他跑遍市區的戲院、商店、公司,一個月兩人淨賺125美元,算是“開張大吉”。
1920年1月末,烏比·依維克在堪薩斯市《星報》上,看到本市幻燈片公司招聘動畫繪製人才的廣告,便勸說華德去應聘。華德帶著自己的部分作品來到幻燈片公司,老板維恩·卡格對他的漫畫很欣賞,答應給每周40美元,華德同意了。
依維克·迪斯尼廣告公司隻剩下烏比一個人,烏比不擅長經營,業務量下降。3月,華德和烏比商量,關閉了自己的公司,烏比也成了幻燈片公司的雇員。
不久,幻燈片公司改名為堪薩斯市電影廣告公司,華德一生事業的真正起步也就從此開始了,這家公司的業務就是製作1分鍾的動畫廣告影片在電影院放映。製作的過程是把人和動物畫像剪下來別在幕布上,然後使關節部分活動起來並將其攝下,盡管製作過程並不複雜,但各部門對於自己製作的東西都很保密,從不告訴別人。
◇初試鋒芒
華德為了搞清楚動畫片究竟是怎樣製成的,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他發揮自己性格活潑、善交際的特長,和攝影師吉米·羅維爾交上了朋友,吉米告訴他怎樣把不動的圖片拍攝下來而使人產生動的幻覺;吉米還指導華德怎樣使用攝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