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威公司那個年輕的小夥子,乳臭未幹,但不可忽視。”
“那家夥實在是個天才商人。”
掌握信息,把握機會,敢於冒險,這是約翰踏入商界成功的第一步,也是他認識自我價值的契機。
“請把我的年薪調整為800美元。”約翰向老板提出加薪請求,但休威卻拒絕他說:“難於從命。”
他料到會有這個答複,決定自己創辦公司,施展才華、一嚐抱負。
19歲的約翰·洛克菲勒和一個叫克拉克的青年合夥開辦了一個穀物和牧草經紀公司,兩人商定資本4000美元,每人出2000美元。
約翰當時口袋裏隻有一張800美元的存折。
怎樣湊齊這2000美元呢?約翰想起了父親。
“爸爸,你不是答應過我,說等我21歲時就分給我1000美元遺產嗎?現在就給我,好嗎?我正需要它呢!”約翰滿臉稚氣地對父親說。
“可是,你離21歲還差16個月呢!”
“那還不是一樣,遲早還是我的嘛!”
“嘻嘻,那可不一樣,你要提早提取也可以,但得扣除16個月的貸款利息,年息算10%好了。”
“太謝謝你了,爸爸!”約翰一跳3英尺高。
“不,道謝尚早,等你賺了錢再謝我。穀物、糧草、肉品的經紀商一定有前途,我知道,東部的食品需求是隻會增加不會減少……”
“是要賣給歐洲的!”約翰趕緊糾正父親的話。
“歐洲?你是說要把穀物、肉品都運到英國、法國去?”父親驚訝不已且大惑不解。
“是的,爸,是運到歐洲去。”約翰平靜地回答父親,大比爾呆住了,不相信19歲的兒子竟有這麼大的氣魄和自信心。
約翰的新夥伴克拉克是個愛擺架子的自負家夥,在約翰麵前總是擺出一副國際人士的樣子,張口就是英國(他是英國人)。30歲的克拉克教訓約翰說:“沒說的,英國和歐洲的情況我很了解,不懂世故的你跟著我幹就行了。”
克拉克那種優越神情真讓約翰受不了,但既然已合夥,為了事業,約翰還是忍了下來。
開業不久,公司遇到倒黴事。中西部的農業區遭了霜害,作物幾乎沒有收成,農民用明年的穀物作抵押,要求他們付定金。
一聽要付定金,克拉克嚇壞了,別看他平時牛皮吹得大,其實膽小無能,一共4000美元資本,怎麼能付定金呢?克拉克一時無措,一些同業經紀商也紛紛倒閉了。
約翰沉住了氣,他去找在教會認識的朋友——一家銀行的總裁漢迪,請求貸款,他從銀行貸得2000美元回來,“國際人士”克拉克再也不敢以老大自居了,他們的地位對換了。
在他們的勤奮經營下,第一年營業額為45萬美元,純利4000美元。
約翰高中的女友羅拉一畢業就住到親戚家去了,後來又上了大學。雖然羅拉不在家,但並不影響約翰與她父親史皮爾曼的交往,反而更加親密了。史皮爾曼是州議員,通過他,約翰得以知道全國發生的大小事情。
“約翰,無論如何,南方和北方總有一天要打起來的,那時,你也參加戰爭。”史皮爾曼說。
“戰爭?”約翰皺著眉頭,他心裏才沒有去打仗的意思呢!
他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生意。前年到現在中西部地方的災害,將造成北部及東北部各州的不景氣,與其去關心要流血的奴隸事件,還不如多留意美國的經濟問題。他的心思都集中在如何償還銀行的貸款、生意如何賺錢的事務上,這些,可是決定著他的生死命運。
“要是發生戰爭,北方的工業家和南方的大地主,哪個更賺錢?”約翰問。
對於年輕商人突如其來的發問,政治家史皮爾曼也無言以對。
他又能說什麼呢?麵對自己未來的女婿,嶽父的心裏暗暗嘀咕,這個小子,大家正關心國家大事,他卻隻關心什麼北方賺錢、南方賺錢,我能將自己的女兒嫁給這種人嗎?
“南北戰爭就要發生了。”
約翰回到辦公室對克拉克說。
“哦!打起來,那又怎麼樣呢?”他似乎沒什麼感應。
“怎麼樣,我們得向銀行借更多的錢。”
“你瘋了?!現在這麼不景氣,可能嗎?”
“我要購進大量的鹽、高級火腿,還有西部的穀類、種子。”約翰對前景充滿自信,胸有成竹地說。
克拉克終於被約翰的計劃打動,但對銀行借款一事仍沒有信心。
“瞧著吧,我會借來給你看的。”約翰成了老大哥了。他接著說:“南方的棉花也該買,密西根的鐵礦石,還有賓州的煤……”
“向銀行借錢要付息的。”克拉克嘟囔著。
“付了利息我們還有剩餘,這就意味著生息賺錢,明年的利潤目標是3倍增長。”
第二年他們的利潤高達1.7萬美元,超過約翰·洛克菲勒所估計的,不是預定的3倍而是4倍。在他們結賬後僅兩周,史皮爾曼預測的南北戰爭終於爆發了。
這時歐洲正好發生寒害,農產品價格上升了好幾倍。就這樣,約翰·洛克菲勒成了借南北戰爭而發大財的商人。
◇把握石油機會
一個孤獨的年輕人牽著馬,肩上扛著來福槍,帶著隨身的背包與毛毯,跨過俄亥俄州的邊界,順著賓夕法尼亞州崎嶇的山路往南走,這個青年就是21歲的洛克菲勒,他隻身一人前往賓州的石油產地考察石油的生產情況和行情。這時,賓州的石油剛開采一年多。當時石油的用途還不像現在這樣廣泛,隻把它當作照明用油和工業潤滑油。
敏感的洛克菲勒憑直覺意識到,石油這個新玩意兒將有不可估量的開發前途,他決意投入到這新興的產業中去。
洛克菲勒並不盲目蠻幹,他幾次去產油區實地勘察,密切注視著石油的漲落行情。最後,他對老夥伴克拉克說:“現在動手為時尚早。”
“為什麼?”克拉克很不服氣地問道。
“挖出那麼多的油,行情隻有往下跌。”洛克菲勒平靜地說:“看樣子還得跌。”他冷冷一笑,又說:“挖油的人全是笨蛋,不:看行情,隻顧瘋狂地挖油。”
“你不是說石油很有潛力嗎?”
“那當然,但現在時機沒到,行情還會向下跌,還不到漲的時候,所以現在不能介入。”
果然不出洛克菲勒所料,雖然油市不再暴跌,但稍一回升就會再跌下去,正像他當時分析的,人們對石油的需求尚有限,加之向外國輸出不利,毫不控製的盲目開采造成了生產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