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的!”佛裏克自信地說。

佛裏克首先出價60萬美元被狄克仙拒絕,這時,發生了令卡內基吃驚的事情。賓夕法尼亞鐵路、俄亥俄鐵路、巴爾的摩鐵路,就連聯合太平洋鐵路也傳來消息:“不知是誰散發了奇怪的傳單給全美鐵路,說狄克仙的鐵軌材質缺乏均一性,是有缺陷的產品,”在這種情況下,狄克仙被迫以100萬美元的低價賣給了卡內基。

這是天上掉下來的金蛋,在合並的第二年,收益就達到500萬美元。佛裏克在布拉德克工廠與霍姆斯特德工廠之間,用鐵橋鋪設相連的鐵路,與匹茲堡的狄克仙工廠,也鋪設相連的鐵路。之後,卡內基一舉將資金增到2500萬美元,公司名稱更名為卡內基鋼鐵公司。

毫無疑問,卡內基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公司,也是排名前茅的巨大企業集團。

1892年7月5日,在妻子的陪伴下前往蘇格蘭避暑的卡內基收到佛裏克的電報,獲悉:“萬人製鐵鎮的霍姆斯特德已成為革命的戰場,全美鋼鐵勞工聯盟占據了鎮公所、警察局並進入生產管理體係。”他給佛裏克拍了一封嚴厲的指令電報:“貴電敬悉,閣下果斷的決意,憂慮頓消,縱使工廠內雜草叢生,也不再雇用反叛之徒。

按照卡內基的指令,佛裏克與皮卡頓保全公司秘密簽約,雇其鎮壓罷工。

1892年7月6日拂曉,皮卡頓公司的一艘拖船拖著兩隻舢舨,從匹茲堡駛出,沿著莫農卡黑河朝著霍姆斯特德工廠的碼頭駛去,船上有近百名彪形大漢,手持來福槍,全副武裝,準備天亮前,從碼頭悄悄進入工廠,然後用武力鎮壓罷工的工人。

不料,拖船剛一駛到第一碼頭,岸上就響起了數發槍聲,緊接著汽油傾入了河中,汽油恰好流到舢舨時,炮彈發射了過來,舢舨立刻燒毀,造成11人死亡、60人受傷的大慘案。皮卡頓舉白旗投降,他們被迫解除武裝。回到鎮上,他們舉行了遊行,又再次受到襲擊,傷亡慘重。

萬般無奈,佛裏克請求州長出兵援助。7月13日,斯諾登少將率8000騎兵進入霍姆斯特德工廠,終於將罷工工潮鎮壓了下去。

這時,《紐約世界日報》與在英格蘭的卡內基聯絡上了,這家報紙刊登了卡內基的發言:“工廠的事全權委托佛裏克,我不能表示任何意見。”

《聖路易郵電報》對此評論說:“卑鄙的卡內基。隻要這位卑鄙者說一句話,流血的慘劇或許就可避免。”

英美的報紙對他交相指責,華盛頓議會召開特別委員會,調查霍姆斯特德工廠的流血慘案。麵對如此困境,卡內基並沒急於回美,反倒在蘇格蘭悠哉悠哉。

蘇格蘭北端有一座具有700年曆史的石造古城,稱為斯吉伯堡。卡內基為妻子露伊買下了斯吉伯堡,在堡內建造高爾夫球場、遊泳池,還建造了豪華的遊艇,泛遊於流經城市注入海洋的河流上。

卡內基的意圖十分明顯,他不想對流血慘案承擔任何責任,同時還要疏遠佛裏克,過了很久,卡內基才回國。一回國,他就將他要與佛裏克決裂的意圖公開化了,他當著佛裏克老朋友的麵,批評佛裏克許多不是,甚至還罵佛裏克“貪得無厭”。

第二天早上,佛裏克便給卡內基鋼鐵公司董事會遞交了辭呈,這正符合卡內基的心願,他自然是毫不遲疑地答應了。至於董事長的人選,卡內基早有目標,他當即任命年輕的許瓦布繼任。

◇爭奪與對抗

1898年,第25任總統麥金利趁古巴的暴亂和緬因號戰艦在哈瓦那灣爆炸事件為導火線,發動了美西戰爭。而在1890年,“華爾街大佬”摩根與“鋼鐵大王”卡內基的決戰,較之美西戰爭還要激烈。

美西戰爭開始後,使得鋼鐵的需求量猛增。因此,摩根與卡內基發動的“鋼鐵戰爭”更具有曆史意義。這位控製鐵路的“華爾街大佬”,在鋼鐵需求量猛增前,已經意識到時代將步入需要大量鋼鐵的階段,所以他將高級幹部送入伊利諾鋼鐵及明尼蘇達鋼鐵兩家公司,以此作為融資條件,而握有實權,但與卡內基鋼鐵相比,隻不過是中小企業而已。

在各小規模鋼鐵業中,被稱為“百萬賭徒”的企業界奇葩——蓋茲,是位熱衷於投機的鋼鐵企業家。蓋茲為合並各州的小鋼鐵公司,向摩根請求融資,合並中西部的各鋼鐵公司,組成一家稱為聯邦鋼鐵的公司。

摩根應允給蓋茲資金支援,他采取的戰略是與15家白鐵皮企業公司訂下企業合約,侵入賓夕法尼亞,圍攻匹茲堡。

國家鋼管公司與美國鋼圈公司首先,加入聯邦鋼鐵公司的陣營。摩根野心勃勃,一心想主宰鋼鐵世界。

許瓦布神色沉重地向卡內基報告:“聯邦鋼鐵下的關係企業及摩根所屬的全部鐵路,一齊取消對卡內基的鋼鐵訂購。”

“哼”,卡內基憤憤地發出一聲輕哼。他決心擊敗這個對手,於是派許布瓦去了紐約。大學俱樂部是紐約曆史悠久的社交俱樂部,為許瓦布舉行的餐會就在這裏舉行,摩根也應邀參加,坐在許瓦布的旁邊。

餐後,許瓦布發表演說,起初由於摩根也在坐,稍顯怯場但愈說愈精彩。當晚,摩根與許瓦布成為知己,不久,他們在摩根的辦公室裏舉行了秘密會談。

“美國的鋼鐵業必須統一。”摩根說:“貝斯列赫姆鋼鐵(居美國第二位)是否合並逞在考慮中,但擔任大合並主角的卡內基鋼鐵,則是絕對必要的。”

最後,摩根帶有威脅地說:“卡內基若拒絕的話,就找貝斯列赫姆談。”

許瓦布來到紐約郊外的卡內基的別墅,談起了合並的事。

卡內基聽完,突然站起來,拿來一張紙和鋼筆,在紙上寫下1.5美元,然後交給許瓦布,笑道:“告訴摩根,大合並案相當有趣,不妨參加。”

許瓦布有些疑惑不解。“至於參加條件嘛,我要大合並後的新公司債,不要股票,至於新公司的公司債對卡內基鋼鐵資產的市價比例,以1美元兌1.5美元計算。”說完,響起一陣大笑。

股票以市價賣掉,而他又不要合並後的股票,要的是具有黃金保障的公司債,並以1對1.5的比例兌換,這對卡內基而言,非但未吃虧,反倒占了大便宜,摩根會願意嗎?

摩根接見許瓦布,聽完卡內基的條件,表示:“我接受。”

摩根打算請卡內基到華爾街23號的摩根總公司,但卡內基回答:“從第51街到華爾街的距離,與華爾街到第51街的距離是相同的。”

“那我過去好了。”對於拜訪卡內基的摩根來說,此舉是史無前例的,他從未去過別人的寓所或辦公處。

商談達成協議。以華爾街的估計,據說交易額在3.5億至4億美元間,超過美國當時的國防預算。一如合約,以具有黃金保證的公司債付清。因此,匹茲堡意外地成了淘金地,卡內基曾說:“人死而富是最大的恥辱。”

1889年,他發表了一篇題為《富豪的福音》的文章,提到他對財富的兩種假定分配法。第一種方法:將遺產分贈給親人,這是一般人最常選擇的方法;第二種方法:成立基金會,捐贈於社會。

卡內基於1919年8月11日去世,享年84歲。卡內基基金的分配為,美國2.88億美元,英國6200萬美元,至於他的未亡人及女兒,在他生前就已陸續獲得卡內基巨額財產的巧妙轉移,因而形式上繼承遺產額很少,也不需要繳多少遺產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