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60年代剛剛發展起來的日本電器,主要競爭對手是美國的電器產業。為了盡早地占領國際市場,擊敗美國對手,“十日會”以不成文的方式秘密決定,日本各廠家的電視采用兩種銷售價,即國內高價銷售,國際低價“拋售”。在日本最低價格700美元的電視機,在美國隻賣400美元左右,比美國產的電視機便宜40%~60%。為了早日打開美國市場,他們還通過各種渠道和方法收買和雇用美國的代理商。

通過周密的努力和準備,他們終於撞開了美國市場的大門。1964年,鬆下、東芝、日立等幾家公司,開始在美國市場上以低價傾銷了大量台式及手提式彩色電視機。在成千上萬價格便宜的日本電視的衝擊下,美國電視產業很快就亂了陣腳,不久就有八家電視廠商和幾家規模較小的公司被排擠出該行業,許多大廠家也被衝得落花流水。

在美國半導體產業界中,最大廠家摩托羅拉在電視機生產方麵曾一直獨占鼇頭,早在1959年就已經在日本設立了分公司,盡管幾年來也遭到日本電器的衝擊,但仍不失為日本電器的強硬對手,1973年摩托羅拉決定采用同樣辦法,以33萬日元的價格在日本市場銷售大型落地彩色電視機,因為鬆下同樣的產品在日本的賣價高達57萬日元。

然而,在日本有著舉足輕重的鬆下,說什麼也不能讓摩托羅拉的想法得逞。於是,便向摩托羅拉提出了一個令他們無法拒絕的條件,鬆下不惜1億美元的代價買下摩托羅拉向日本銷售的電視機製造權,交換條件是,摩托羅拉同意把在美國國內及台灣的所有工廠,一律停止電視機的生產業務。就這樣,鬆下把在日本惟一具有競爭能力的美國大企業排擠掉了。

緊接著三洋又以破產價格收買了沃維克公司。到20世紀70年代初期,美國已有十家電視機生產廠商相繼消失,隻剩下傑尼斯、美國無線電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三家了,然而幾年後,美國無線電公司也不得不把電視機製造技術和專利賣給日本。最早控製無線電及電視機製造技術的美國廠商,在日本電視機的衝擊下,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就不得不退出了曆史舞台。

在與世界強手激烈的競爭中,鬆下電器得到了長足發展。從20世紀60年代起,“鬆下”一麵向世界發動銷售大戰,一麵向海外擴充勢力,相繼在東南亞、中南美、非洲等地設立海外生產工廠和分公司。

到了20世紀80年代,白手起家的鬆下,終於將鬆下電器產業公司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化的超級集團。它擁有資產總額達1.6億日元以上,員工超過11萬人,還擁有110家工廠,23所研究機構,70多家海外製造廠和分公司,近3萬多家產品經銷商,生產現代電子產品多達上萬種,行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掌握專利超過5萬多項。為了使“鬆下王國”能長久不衰,鬆下電器又進一步地從家用電器領域朝著工業、交通運輸等行業進軍。

◇鬆下幸之助的光輝業績

鬆下幸之助經過50多年的艱苦卓絕的奮鬥所創造的輝煌業績,使他成為世界上令人矚目的超級企業家,贏得了多方麵的讚譽和嘉獎。

日本早稻田大學、同誌社大學等分別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日本天皇先後為他頒發過“紺綬褒章”、“二等旭日重光勳章”、“一等瑞寶勳章”及“一等旭日大綬勳章”;荷蘭女王授予他“經濟合作友好功績獎”;比利時國王授予他“王冠勳章”。

日本人稱他為“財界元老”和“日本電子之父”,具有世界性影響的美國《生活》雜誌把他譽為“最高產業者”、“最高改革者”、“民族思想家”和“最暢銷書的作者”。就連前蘇聯第一副主席米高揚也認為,鬆下幸之助是他最佩服的日本人。

麵對這一切,人們不能不感到驚奇,鬆下幸之助到底靠什麼創造出如此巨大的豐功偉業?每當遇到這個問題,鬆下總是淡淡一笑:“靠的是走在時代的前麵。”盡管鬆下幸之助說得是那樣的輕鬆自然,然而他確實道出了“鬆下王國”發展的真諦。

鬆下幸之助的確是這樣一個人,他具有強烈的超前意識和把握未來的本領,“鬆下王國”的創立、發展和騰飛的每個曆史過程,都充分顯示出他這一超凡越俗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