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者的意誌

他們夜以繼日地忙碌了三個月,事情解決得差不多了,到紐約進行最後注冊登記的手續,每晚工作至少到淩晨2點,然後才搭地鐵回旅館,旅館門房驚詫地說:“我真弄不懂你哪來這麼多精力,每晚在夜總會待到2點半才回來。”

後來他們累得幾乎無力撐持,但也總算盼到了必須決定股價的日子。他們在淩晨2點得到東京的收盤價,征得美方承保人施瓦曾柏的同意,把價錢列在計劃書上立即印出,然後由律師搭早上6點鍾的火車,當時還沒有早班飛機到華盛頓,9點鍾向證券管理委員會登記,獲得許可後,他們才能把股票發放上市。

當時由於一切就緒,隻有價格待定,所以施瓦曾柏決定回家休息一下,他對盛田昭夫說道:“你知道價錢後再打電話給我好了,我不用一直在這兒等。”

誰知他回家躺在沙發上,由於過度疲勞竟然熟睡不醒,連電話鈴聲也吵不醒他。後來施瓦曾柏的助手哈威爾建議,打電話到警察局,請他們派一輛巡邏車去叫醒他。成果十分令人驚喜,第一批海外股票交易所得就有400萬美元。

在美國的成功僅僅是SoNY宏偉計劃的第一步。在美國設立公司的第二年,他們建立了歐洲海外公司,總部設在瑞典,後又陸陸續續地建立了夏威夷新力公司、巴拿馬新力公司、英團新力公司、法國新力公司、德國新力公司……SONY走向世界的宏願終於實現了,盛田昭夫為此立下了汗馬功勞。

早在1960年,盛田昭夫親自籌劃在東京銀座地區開了一家展示中心,讓客戶自由挑選新產品,無需推銷人員在旁邊費盡口舌。這個辦法很好,對人們了解SONY及其產品,起到了廣告無法比擬的作用。

盛田昭夫把這個經驗搬到了海外,先是在紐約繁華的第五街開設了一個展示中心,掛上了日本的太陽旗,後來又在法國巴黎香榭大道等幾處設立展示,成為SONY公司的對外窗口,增進了世界與SONY相互的了解。

隨著業務的日益興隆,為了減少龐大的運輸費用,盛田昭夫在海外開始投資建廠。在美國建廠並非易事,競爭之激烈常使外來者敗下陣來,與盛田昭夫很熟的一家日本化學公司冒然在美設廠,由於不熟悉市場以及銷售,結果沒幾年就從美國撤資。

盛田昭夫與美國公司人員認真調查、計算數據,最終選在聖地亞哥投資建廠。先是從日本運零件到美國裝配,後來盡量在美國采購零件,使產品盡量美國化。SONY又在英國威爾斯王子的封地威爾斯設廠,王子還親自來參加開工典禮。

海內外的事業蒸蒸日上,欣欣向榮,與之並肩前行的是新產品開發。20世紀60年代,大型的錄像機已經出現,井深大和盛田昭夫覺得將錄像機縮小為家庭用的小型產品肯定會有很大銷路。

他們先後研製出幾種機型,每一種機型都比原來要小一些。1969年推出的優美型錄像機隻用四分之三英寸的帶子,成了通行世界的標準型式,取代了電台原來使用的兩英寸帶機型。

在彩色電視方麵,其它公司是用三根電子槍在影像管後,以一連串紅色、綠色以及藍色的光幅,透過鏡頭聚集,在熒光屏上投射出電視畫麵。他們沿用三槍一體的設計,但是把聚集的許多鏡片改為二圓大鏡片,不斷使體積更小,功能更有效,增加了30%的透明度,使畫麵加倍明亮,而耗電量也較少。

1964年,SONY生產出全世界第一台桌上型電子計算機。不久之後,他們又推出一種特殊的計算機型SOBAX,意思是“半導體算盤”。不過,當他們發現其它公司也一窩蜂地生產計算機時,就果斷地放棄了計算機生產,事實證明他們是對的,不少計算機商後來不是破產,就是從市場上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