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一直追求小而精,他們曾造出掛在鎖鏈上的超微型收音機及可放在口袋裏的電視機。
盛田昭夫在他的海外經營中,結識了大量的朋友,不僅有財界巨頭,也包括許多政界、輿論界知名人士,他與英國威爾斯王子的交往即是一例。
1970年威爾斯王子訪日,英國駐日使館商請SONY公司在他下榻房間裏裝置一台SONY牌彩色電視機。在招待酒會上,王子感謝盛田昭夫提供的彩色電視機,並且問起是否考慮在英國設廠。盛田昭夫告訴王子目前尚無此打算,王子笑著說:“一旦你們將來決定在英國設廠,千萬別忘了,要設在我的封地境內。”兩年後,SONY果然在威爾斯王子的封地裏設了工廠,威爾斯王子並親自參加了開工典禮。
◇家長式的管理
每年4月份都有一大批應屆大學畢業生來SONY公司工作,盛田昭夫在致歡迎詞時總是說:“首先,你們應該了解學校與企業的不同。在學校時,是你付學費給學校,但現在是企業付學費給你。在你學習工作上的一點一滴以適應新環境時,你是企業的一個負擔,一個包袱。”
“第二,如果你在學校裏表現不錯,考了100分,那很好;但是如果你在試卷上什麼都不寫,就會得零分。在工作上,你每天都在接受考試,你可以考到100甚至1000分,也可能隻得50分。但是如果你在工作上犯了錯,那就不是一個簡單的零分可以打發,而會是一個負分,沒有人知道你會錯到多麼嚴重的地步,這對公司就會造成傷害……。”
這個歡迎詞聽起來沒有什麼歡迎的味道,實實在在是一番訓話或者說是一項警告,然而在這番訓話裏,卻體現出日本與西方企業管理上的迥然不同風格。
SONY公司像日本許多企業一樣,強調公司是一個大家庭、大家族,這個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應視企業的生存為己任,把個人與集體緊密地聯結在一起。SONY稱此為“團隊精神”,因此,在SONY公司一般都是終身雇用製,很少有開除和解雇員工的情形,職工也鮮有跳槽的。
這就是日本與西方在企業與勞資關係上的截然不同之處,在這後麵有很深的文化背景。但盛田昭夫堅信SONY的日本式管理方式,因此不難理解他的歡迎詞,為什麼充滿一種直率的家長口吻了。
日本是個能源嚴重缺乏,國土狹窄的島國,它惟一依靠的就是人。在競爭異常激烈的日本企業界,每個公司都把人的素質看成企業的生命所在,SONY比其它公司更重視人,盛田昭夫說:“我們的理念在於:人是一切活動之本。SONY尊重並鼓勵個人才智的發揮,以求人人適才適任,……我們相信個人能將潛在能力發揮到極致,這就是SONY最大的力量。”
公司對新員工的要求極其嚴格,培訓他們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年輕的大學生來到公司,一般都要在生產第一線工作一段時間,熟悉生產的每一道程序。
全公司上下還洋溢著一種互敬互重的氣氛。盛田昭夫不但倡導經理們要接觸員工,還身體力行,在可能的情況下,總是在晚上與許多員工一起進餐,閑暇時也與年輕的工程師們在一起海闊天空的談東論西。他總是盡力去認識員工,拜訪每一個部門。
SONY公司也鼓勵全體員工為企業提意見、建議,表現出管理上的民主精神。因為他們相信,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眾人的智慧加在一起,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洪流。他們讓年輕的管理幹部不斷提出新計劃,新想法,即使不采納也予以獎勵。
有個叫大賀典雄的音樂係大學畢業生,說話時總帶著火藥味,有強烈的批判意識,但他是一位有才華的青年。在他加入SONY公司之前,曾與盛田昭夫爭論,盛田昭夫喜歡這個直言無忌的青年,因而成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