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凱把這個原則還運用於公司的各個方麵。例如,在培訓美容顧問與顧客打交道的藝術時,她始終強調,美容顧問務必不要眼睛隻盯著錢,不要總是想今天我能夠向這些人賣出多少商品?相反地應該想:“我今天怎樣才能使這些女人離開這裏時非常滿意。”
在銷售上,瑪麗·凱拒絕了將公司產品放到百貨公司出售的建議。因為大多數婦女不願意在公共場所擺弄化妝品或在買東西時沒完沒了地商議,而家庭聚會式的小型展銷會卻很適合女顧客的心理,展銷會一般邀請五六名婦女參加,由美容顧問直接與她們交流,教她們如何清洗皮膚,怎樣使薄嘴唇看上去更豐滿,怎樣運用畫輪廓的技術使圓臉變成橢圓等等。
這種聚會有一種特殊的氣氛,也有一種特殊的效果,使婦女們感受到一種誠摯熱心的服務,而不是公司在推銷產品,美容顧問往往建議學會了瑪麗·凱護膚技術的女人,隻購買適合於她的瑪麗·凱化妝品,也增加了使用者的好感。
瑪麗·凱對所有美容顧問的訓練的中心思想就是:你們在指導而不是在銷售。事實上正是這一訓練思想,吸引了大批的美容顧問加入,她們都極喜歡做一名護膚知識的教師,而不是商品的零售商。
與這一思想相一致的是,公司保證顧客可以無條件退貨。瑪麗。凱的想法是:如果你買了一種化妝品,拿回家一試,發現不適合你用,那不也是一個進步嗎?因為當你能做出正確選擇的時候,你就成了我們希望接待的那種顧客。
瑪麗·凱還製定了一種令金融專家大惑不解的財務政策。這種財務政策規定,美容顧問和銷售主任批發貨物要交現款。但傭金比例提高。這樣,公司就沒有應收賬款,也不必支出催款的費用,而許多銷售公司就是被欠款拖垮的。
瑪麗·凱的做法是使每一名美容顧問都是一名獨立的經營人。雖然瑪麗·凱的會計師不同意這種財務政策,但瑪麗·凱堅信這個做法會成功。
◇工作熱情高於一切
工作氣氛有助於養成公司良好的團隊意識,瑪麗·凱早在替別人做銷售工作期間,就意識到了它的重要性。
她在斯坦利家庭用品公司時,公司有幾首自己的歌曲,每逢銷售會議開始之前和會議期間,大家總要唱唱這些歌曲。離開斯坦利之後,她加入了世界禮品公司,這是一家缺少團隊意識的公司,沉寂冷清。後來在瑪麗·凱的建議下舉行了一次歌唱比賽,同事一下子創作了十幾首歌曲,熱情洋溢的氣氛經久不散,她親眼目睹了那些歌曲給公司整個銷售部門的精神麵貌帶來的變化。
瑪麗·凱公司一成立,她舉行瑪麗·凱歌唱比賽,然後從中篩選出優秀的歌曲,在舉行活動或開會時唱,並為那些優秀歌曲作者頒獎。
歌唱比賽如期舉行,大家創作了許多歌曲,其中最受歡迎的一首是“我感染了瑪麗·凱熱情”,以後每逢美容顧問的重大集會,都唱這首歌;另一首是“假如你想成為銷售主任,請拍手”。
每星期一照例召開銷售會議。星期一標誌著一個無憂無慮的周末結束和一周緊張工作的開始,這時,瑪麗·凱常常對她的美容顧問說:“如果你上一星期的情況不好,你需要銷售會議:如果你上一星期的情況不錯,銷售會議則需要你!”整個會議期間,歌聲不斷,使每個美容顧問都受到熱烈氣氛的影響,這樣,一周的工作就在愉快振奮心情下展開。
瑪麗認為:“熱情是有感染力的——甚至對你本人也是如此。我衷心相信,如果你表現出感情,你就會熱情起來!不隻一天熱情——而是要終生熱情。”
瑪麗·凱在還是一位年輕媽媽時,正是一股激蕩的熱情使她走上了畢生從事推銷工作之路。那時,一位名叫艾達·布萊克的婦女來到她家推銷,兒童心理學叢書,那是一套寫給兒童看的故事書。每篇故事講一個現實存在的問題,一種解決方案,並闡明一個道理,瑪麗·凱一下子就愛上了這套書,可是書價很貴,她付不出那麼多錢。瑪麗·凱告訴艾達說:“我會存錢,終有一天我將為孩子買一套。”
艾達看她那麼激動,便說:“這樣吧,瑪麗·凱,如果你為我賣出10套書的話,我就送給你一套。”瑪麗·凱馬上給她熟悉的人打電話,她的熱情感染了許多人,結果一天半的時間裏就賣出了10套,這使艾達很疑惑:“這些書並不好賣,你是怎麼辦到的?”
艾達使她走上了推銷之路。在以後的九個月中,瑪麗·凱共賣出了2500美元的書籍,按照30%~40%的比例提取傭金,她賺了一筆可觀的錢。
在瑪麗·凱公司的銷售工作中,瑪麗·凱始終強調熱情?她要求她的美容顧問絕不能強迫推銷,不能對顧客采取咄咄逼人的態度,她教育銷售人員展銷護膚品時,要以洋溢的熱情、淵博的知識去感染顧客。
有一位婦女與丈夫一起去委內瑞拉工作,一抵達那裏時,她才發現她習慣用的瑪麗·凱係列化妝品隻夠用三個星期。她馬上寫信開列她使用的化妝品名稱和顏色,要公司給她寄去一個年份的化妝品,隨信附了一張簽字的空白支票。瑪麗精心算了一年的需求量,當天下午就把貨物發出去了。
還有一件事也能看出瑪麗·凱熱情的效應。1966年,瑪麗·凱和她的丈夫梅爾去羅馬度蜜月,她們坐在圓型劇場附近的一家露天餐館中。
梅爾自言自語地說:“歐洲以出美女著稱,可是我卻一個也沒看見,她們在那裏呢?”語音剛落,一位絕色佳人走進門來,她高挑的身材,纖細的腰身,美麗而華貴,膚如凝脂,披著瀑布般的一頭黑色秀發,穿著十分講究。
恰好,她被安排在瑪麗·凱一桌,她們閑聊起來,最後談到了化妝品。“什麼瑪麗·凱化妝品。”那女郎顯出了極大的興趣。瑪麗·凱回答說:“你可能從來沒有聽說過,我們是得州一家小公司,剛剛成立兩年多一點。”接著,她滔滔不絕地介紹瑪麗·凱護膚化妝品,盡管瑪麗·凱一件樣品也沒帶來,但談話結束時,那位黑發女郎簽了一張支票,凡是瑪麗·凱公司的產品,每一種她都要一份。
收到寄去的化妝品之後,那位女郎幾乎每個月都寄來定單,每個品種要二至六份。瑪麗·凱十分驚訝,便寫信問她買那麼多化妝品幹什麼用。女郎回信說,她用過瑪麗·凱化妝品後,總是容光煥發,滿麵春風,致使她的朋友總纏問她用的是什麼牌子的化妝品,她隻好以瑪麗·凱化妝品作為禮物送給她們。
瑪麗·凱在她的自傳裏寫道:“我對於自己天生是個熱情的人十分欣慰,甚至在工作了這麼多年之後,我無論前一天晚上多麼疲勞,早上醒來總是充滿新的熱情。”
她永遠忘不了與第一個丈夫離婚時的情景。一個家庭的擔子突然壓在她的肩膀上,生活相當艱難,在一段時間裏,她感到無論是作為女人還是作為人,她都是一個失敗者。低落的情緒影響了她的健康,幾位醫生診斷她患有風濕性關節炎,告訴她,不出幾個月她將會完全癱瘓。一想到自己不得不回娘家讓年邁的母親養活自己和三個孩子,她的心情沮喪極了。她想,母親已經辛苦一輩子了,決不能再讓她為我操心了。她硬撐著去工作,無論身體多麼不舒服,也要笑容滿麵地去上班。奇怪的是,隨著忙碌的事業上的成功,她的健康越來越好,最後風濕性關節炎的病症都消失得一幹二淨。
瑪麗·凱非常欣賞的一句話是:“你決意要有多麼愉快,你就會是多麼愉快。”她教育她的銷售人員決不應與顧客談論自己的苦惱或不快,要熱情飽滿地去舉辦展銷。
她的暮年伴侶梅爾患肺癌去世的時候,盡管她正處在喪夫的悲痛之中,還是在喪禮後飛往聖路易斯,去參加全公司職員、銷售主任、美容顧問的會議。麵對著台下數千聽眾,她把憂傷深深藏在心底,竭盡全力把熱烈的情緒傳染給聽眾。
瑪麗·凱認為:當生活一帆風順的時候,微笑和充滿熱情並不是什麼難事;然而,當你在生活中深陷困境時,能使自己顯得愉快,那才是真正的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