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科卡在證人席上連續坐了幾個小時,他的精神很緊張。他需要拿出許多精力來防止記者們的閃光燈對他思路的幹擾;他還得使自己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來對付那些本來就反對提供貸款保證的委員們的每一次發難;他更需要勇氣和技巧來說服和爭取委員們的同情和支持。

艾科卡向委員們陳述了請求貸款的八條理由,最後又向委員們保證:“我斷言,我們今後的經營計劃是正確的,計劃所依據的設想是留有餘地的,我們一定能提高市場占有率,我們很快便會成為一家獲利的汽車公司。”

國會終於以克萊斯勒公司的全部資產作為擔保品的條件,以271票對136票,同意為克萊斯勒公司貸款保證12億美元,至1992年還清。

6月24日,克萊斯勒公司終於拿到了以政府作後盾的第一筆分期貸款,原是危舟的克萊斯勒終於要向前航行了!

1978年11月2日,就在艾科卡宣布加入克萊斯勒公司的同時,福特汽車公司總部的玻璃大廈裏,一個焦躁不安的人在踱來踱去,他就是公司的太上皇——亨利·福特。他怎麼能平靜呢?怎能不為自己的愚蠢舉動而坐立不安呢?他後悔,他內疚,不該就這樣過早地把艾科卡打發出門。

22年的曆史,證明艾科卡是汽車界中一位難得的幹才,福特曆屆總裁中沒有一個人具有艾科卡那樣的魅力。

現在福特公司的情況已經應驗了艾科卡臨走時留下的話:“你解雇我,意味著你再也不會有一年獲利18億美元的時候了!”這還不是亨利煩躁不安的根本原因,最可怕的是艾科卡就職克萊斯勒,從此將成為勁敵!

他知道,盡管現時的克萊斯勒公司千瘡百孔,麵臨倒閉,但是艾科卡具有超人的魔法,他能使一堆破銅爛鐵變成世界上一流的產品;他能使一群烏合之眾在很短時間內變得精明強幹;他解雇了艾科卡,造成他的羞辱與創傷,艾科卡絕對會把競爭矛頭指向福特公司。

亨利·福特說對了,艾科卡再一次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克萊斯勒公司果然複活了,經過風風雨雨、苦幹奮鬥的三年,到了1982年末,艾科卡當年在國會請求貸款時許下的所有諾言,例如把工廠推向現代化管理;采用最現代化的技術;在汽車省油方麵居於領先地位;雇用職工15萬人;設計並生產新產品等等,都一一兌現了。

克萊斯勒公司的好事接踵而來。1983年,一年就獲得純利9.25億美元,這是克萊斯勒公司有史以來最高的獲利,1983年春,他們發行新股票,原計劃發行1250萬股,實際發行是原計劃的二倍多,共2600萬股,不到1小時就被搶購一空。股票交易總額,在美國股票市場曆史上居於第三位。

1983年7月13日,克萊斯勒公司提前七年還清了全部貸款,這是國會貸款償還史上的又一創舉。這一天。正是艾科卡被福特解雇的五周年之際,這是艾科卡一生中事業成就數字與日曆的又一次巧合。

克萊斯勒公司終於抹去了以往的愁容,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對艾科卡而言,在他多少次的成功中,他感到這一次意義最大,他不僅可以揚眉吐氣,討回亨利·福特欠他的公道,更令他高興的是他背上的這部沉重的十字架,終於光芒四射。

艾科卡作為一個企業策略家,以奇製勝,以新製勝,無休止的開拓和創造,是他的最大特點。他的格言就是“你怎麼想就怎麼做”。他通過“創造性思維”,把握事物的邏輯,不斷創造成功的條件,不屈不撓地開拓前進的道路,也成就了自己被曆史永遠記得的“反敗為勝”經營大師的一生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