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善待物事,珍惜世緣(1 / 3)

孟子曰:“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明代袁了凡居士說:“吾輩處末世,勿以己之長而蓋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斂才智,若無若虛;見人過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則令其可改,一則令其有所顧忌而不敢縱,見人有微長可取,小善可錄,翻然舍己而從之;且為豔稱而廣述之。”

用一顆平常心、愛敬心、寬容心去善待周圍的物事,珍惜世緣,學會成人之美,其實也就是善待自己。

三人行,必有貴人

在人生旅途中,每個人都會遇到三人行的組合。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指哪三人?善、惡與自己。與善人相處,你會感覺到心生清淨、靈魂澄澈。惡人呢?大奸大惡,正好引以為警戒。世上沒有絕對的善惡,隻有多重性格的人。在這三人中,其中不乏有能幫助我們的人、影響我們一生的人,問題是我們怎樣去做自己的貴人。

中專畢業後,我在龍洞鄉政府工作時,去同事家玩,偶爾認識了一個胖乎乎的女子,當時彼此沒說幾句話,過後僅有過一兩次接觸而已。某一天,同事把我叫去,神秘兮兮地對我說:“我剛才接過一個電話,我愛人和招弟從鎮上過來了。”

“這與我有什麼關係嗎?”我眉頭一皺,感到莫名其妙。

“嘿嘿,沒什麼,”同事笑得更加詭秘,說,“請你去幫我接人總可以吧。”

這個理由沒得說,誰讓鄉政府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呢?用自行車去接個把人,還不就跟玩兒似的,反正閑著也是閑著。

同事去跟鄉領導打聲招呼後,我們就上路了。那是一個夏日午後的四五點鍾光景。鄉村公路路況差不說,上山的盤山路騎車才是最累人的。半路上,一陣雷陣雨將我倆淋了個透濕,想躲都沒地方躲。

待我們上到山埡豁口時,不得不停下來脫掉鞋襪晾曬,好在身上的襯衫單褲已經捂幹了。山下漢江對岸的小鎮,沐浴在夕陽下,像海市蜃樓。同事清咳一聲,對我說:“司空,招弟是過來看你的。”

“看我?不會吧?你不是說是跟你愛人過來玩嗎?”

“是又不是。我聽我愛人說過,招弟對你有好感。”

“可我們隻見過兩三次麵。”

“女人是感性的,尤其是情竇初開的女人。”

我的心忽然一陣怦怦亂跳。

“或許這場陣雨的洗禮就是一種預示。”

“什麼?”

“你的好運來了。”同事說完穿上鞋子蹁腿上車飛馳而下。

下山的盤旋路,前後車閘全拉死,還是如飛一般往下衝,稍有不慎就會被摔至路外山坡或來一個滿嘴吃沙的馬趴。我愣怔一刻,不敢多想,匆匆上車,和同事保持一段車距,一路左拐右拐下山。剛到漢江邊,就看見兩個女子卷起褲腳慢悠悠地過河向我們這邊走來。

四人會合後才知道,同事的愛人和招弟走了一段,見天要下雨,又回去躲過雨,才從鎮上出發。同事說兩個車夫淋得像落湯雞,你們倆倒還悠閑自在。他愛人笑說兩個大笨瓜,不知道躲一躲。我禮貌地招呼一聲招弟,招弟顯得異常高興。

同事他愛人說:“剛才還和招弟打賭,賭司空住會不會來接人。我說肯定來,招弟說不可能,人家憑啥來。這不還是來了嗎?司空住,你說你是憑啥來?”

“道義唄。學雷鋒不是?”我油腔滑調地說。

“司空可是憐香惜玉的情種。業餘寫作,公認的才子。”同事也半真半假地調侃起我來。

“你還寫東西?”招弟問。

“別聽他瞎說。隻是沒事了混心焦而已。”

同事又一頓捧我,弄得我都不好意思起來。一行四人又開始走上回鄉的盤山路,自行車隻好推著。有時為了走捷徑,還得扛著車走。那一夜,待我們上山再下山時,月亮已經升起老高了。月影下的溝穀公路,時隱時現。人高馬大的我自然帶著招弟小心騎行,同事和他愛人遠遠地落在後麵。

我問招弟怎麼想起來龍洞鄉了,招弟說人都說龍洞山清水秀,正好周末來看看風景。

月光下,我看不清招弟的真實表情。我長長地“哦”一聲,心裏怪怪的,暗想:或許同事猜錯了。

招弟在龍洞鄉待了兩天,周一早八點要回鎮上上班。那兩天,在同事兩口子的巧妙安排下,我和招弟去龍洞河邊聊天談心。我談我的文學夢,聊我的苦悶。招弟說我不像個成熟的男人,不會照顧自己。我心裏有些感動,招弟雖然有些嘮叨,畢竟這是第一個言語間關心我的女人,除了我的親人。話說回來,剛參加工作還不到兩年,嘴上剛長絨毛毛的我,又是滿腦子的奇思異想,哪有成熟男人的影子喲?我喜歡聽招弟說話。

周一早晨五點鍾,我就被同事喊醒,讓我快點去催招弟起床梳洗早早趕路。天麻麻亮,我又帶著招弟騎行在了返回鎮上的盤山公路上。上山又下山時,大霧漫天,十幾米遠處根本看不清路況。我讓招弟坐好了,招弟一下從後麵抱住了我的腰,我的心為之一顫,不過還是穩穩地壓住了車把。

“我想改變你的現狀!”招弟的聲音。我沒明白過來是什麼意思,大聲問:“你說什麼?”

“我要改變你的現狀!傻瓜。”招弟搗了我一拳。

“為什麼?”我慌忙刹住車,轉身問。

“因為你來接我。”招弟笑眯眯地回答,她的表情告訴我,她是認真的。那一刻,我知道招弟是在同情我,甚或欣賞我。我聽同事說過,招弟是一個富家千金,親戚都是本縣有頭有臉的人物。可我壓根兒就沒想過高攀什麼。

招弟說到做到,兩月後,我幸運地被調回到了縣城。當我得知調令下來的那一夜,我失眠了。

幾天後,我離開了生活和工作了整整兩年的龍洞鄉。可是我和招弟剛開始的戀情沒有升溫,反而夭折了。這其中,似乎是我沒有得到她的家族認可的緣故。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我的能力使人看不到未來的希望。總之,我聽到招弟說做個普通朋友的電話時,知道一切都完了。

直到有一天,我的小女丫丫降生,招弟拿著她女兒曾經穿過的小衣服,送給我女兒時,我這才知道:這一生,我始終欠著招弟一點什麼。

人生充滿因緣際會。或許,每一個因緣都會將自己推向又一個新的境界。重要的是在人生旅途中,不要忽視任何一個與我們同路的人,哪怕他隻是半途加入進來與我們同行了一小段路程。同時,也不要輕視任何一個可以幫助人的機會,因為這個機會可能就是命運之神在向我們招手!

追求完美,其實是束縛自己

在人的潛意識裏,總有一種追求完美的心態驅使我們去努力奮鬥。但事實上,真正的完美永遠是一種理想化的存在。因為完美總是與痛苦同在,完美總是不離缺憾左右。追求完善才是現實的選擇,尤其是在一個組織團隊的管理中。

我在一家文化公司當編輯部副主任那陣子,編輯部一度有二十幾個編輯,我主管業務,負責策劃和審稿,每天的工作量很大。但令人遺憾的是,半年多時間,竟然沒發現一部好書稿,當然,這裏麵的原因很多。我的管理理念很簡單,用毛澤東主席的話說就是: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平時關心員工生活及待遇,因為都是“北漂”一族。但工作上一點兒也不馬虎,按製度辦事,看稿子說話!這後一點對大多數員工來說,還真有些吃不消。試想,接連兩部書稿都通不過審稿關時,誰的心裏也不好受,作為編輯自己就得考慮是否適應這份工作的問題了。

在這些編輯中,不乏高材生和一些文化人,但文化公司的編輯活還真的需要各方麵的知識儲備和編輯技能。這樣一來,每個人的缺陷就一目了然。其中有的編輯基本功差,有的文字功底差,有的缺乏統籌能力,有的欠缺邏輯思維,有的就是馬虎大意,工作不認真,更有甚者純屬混日子,得過且過,反正公司月月得保證基本工資照發。這其中大多數人可以改造和提升,有幾個確實是“扶不起的阿鬥”。經過我和編輯部主任及老板幾次慎重研究後,由我負責找三名能力較差的員工談話,請他們另謀高就。

▲在落鳳坡自己把自己搞得這麼難受,似乎在昭示某種命運。

有兩位員工很有自知之明,來談話時似乎已有預感,先遞上了辭職申請,我隻說了幾句安慰話,讓財務盡快結清工資等手續了事。

第三個就不那麼簡單了,還沒走進我的辦公室,就氣勢洶洶地指著我的鼻子大喊大叫:“司、司空、司空住,憑什麼槍斃我的稿子?”這名員工大家都叫他大薊。我見來者不善,讓他先坐下來慢慢說。我耐心地給他看審稿意見,指出書稿的幾處硬傷,以及為什麼作廢的道理。大薊看來情緒早已失控,拍桌子摔凳子,大吵大鬧一通,引得員工都停下手中活來觀望,甚至有幾個進來勸解。大薊不理不顧。我被惹怒了,和大薊唇槍舌劍一陣,給老總通話彙報情況後,以“能力太差、態度蠻橫、影響惡劣”為由,當即宣布開除大薊。大薊趁我不注意時,將不合格的稿子抱走,還揚言要告到區勞動局。

大薊,我想起了一種菊科植物叫大薊,葉子邊緣長滿了刺,稍不注意就刺人一下。其實大薊是一個文弱而有些愣頭青似的大個頭青年,北方人,人比實際年齡看上去要長五六歲。從簡曆上來看,大薊來京後換過很多份工作,每份工作都幹不到三個月就結束了。編輯部主任和老板說麵試時,大薊說主要是他不適應以前公司種種。考慮到他第一輪的筆試答題好,人也顯得老實,隻是字寫得差些,就勉強留了下來。大薊接受了一周的簡單培訓後,接手的第一部稿子一做就做了三月,遠遠超過了兩月的試用期。大薊的稿子是我審的,一看根本不能用,問主任之前是什麼情況,主任說已改過幾次。我隻好耐著性子看完,這就出現了上麵一幕。

大薊說要上告,我以為他是氣話,還真沒想過那許多。過後某一天,老板收到一份區勞動局的文書時,我才知道大薊還真是吃飽了撐的,瞎折騰開了。

我谘詢過律師後,認真寫了答辯狀。區勞動局很快出了仲裁結果:原告所有請求不能成立,包括質疑公司管理製度、審稿製度、誤工補貼、精神賠償等一一駁回。那一刻,我暗自笑大薊的愚。

豈料,有一天當老板又收到區法院的一份文書時,我才知道,大薊不服仲裁,又上訴到了法院。

很快開庭審理,區法院裁定:維持勞動仲裁結果,其餘請求不予支持。按說,大薊應該死心了。但“一根筋”的大薊不等法官說完,就挪開椅子,起身指手畫腳地說:“我、我不服,我要為弱勢群體而戰!”大薊的這一舉動,被法官視為藐視法庭,狠狠地訓斥了一頓,大薊不得不道歉,灰頭土臉地離開。

過後,我和老板認真地向法官請教這事,法官說事情本身沒什麼大錯,問題是他若在其他方麵做文章,也不是沒空子可鑽,譬如原告剛才在陳述時提到你們公司沒有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的問題。法官說還不如給幾個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本來要的就不多。老板說錢是小事,關鍵是這小子混蛋,不講理公然搶走了稿子,公司連那個所謂的“不合格勞動成果”都見不著,怎麼給他開錢?

又一天,老板通知我,那個大薊告到中院了,看來我們得認真準備一下答辯。

那一次,在市一中院,我們的官司輸了。原因是大薊直指公司未簽勞動合同違背《勞動法》一事要求賠償。法官宣布維護原告權利,要麼庭外和解,要麼當庭裁決。兩下辯論已沒有多大的實質意義。我隻記得大薊站起來的一瞬,趾高氣揚地問法官:“什麼時候能拿到錢?正好我這幾天缺錢花。”

法官看大薊一眼,不亢不卑地說:“等候通知。”

大薊愣怔一刻,起身出了法庭。法官說這個案子開庭之前我們幾個法官已研究過了,本是一樁小案子,可原告竟能折騰到中院來。這也是對你們這些民營企業的一個提醒,完善公司管理製度,該給員工簽訂辦理的合同、“三險”,一個都不能少。況且公司也不在乎這兩千多塊錢,何必呢?官司再小也耗時費神呀。

我和老板尷尬地退出法庭。這事是我一手造成的損失,感覺挺對不起公司和老板的信任。在車上,我幾欲向老板道歉,但始終沒有說出口。月底開工資時,我主動要求扣除這部分損失。老板說沒什麼,隻說今後注意工作方式。

幾年間,不客氣地說,我給那家文化公司是做了一些貢獻,但同時或多或少也給公司也造成了一些損失。但這一件事,讓我心裏很長時間不得安寧。本來很小的一件事,結果耗時三月,還牽扯進去我的一部分精力,惹一身煩惱,這在“時間就是效益”的今天是不劃算的。

或許,在一個小團隊中,由於管理人員過分追求完美,斤斤計較或吹毛求疵,而導致人員關係緊張,甚至灰心喪氣、事倍功半的事時有發生。這就告誡管理者:一是善待他人,學會換位思考,多替員工想想,多與員工進行溝通;二是要學會控製情緒,不要被小事束縛,盡量追求完善,不刻意追求完美。

一個微笑,一句讚美

生活中有無數愛的表達方式:有情人間用鮮花和香吻來表達情愛的;有朋友間用寬宥與理解來表達友愛的;有獨自忍受痛苦,而讓親人享受歡愉的愛;有不計個人利益,而舍身奉獻的愛。有一種愛,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它卻充滿了摯愛和溫情,那就是一個單親父親對子女的愛。

和前妻離婚的時候,小女丫丫剛滿三歲,丫丫留在了我的身邊。失去媽媽的丫丫一時間根本不能適應這種變化,逆反心理嚴重,事事對著幹,以至於弄得我焦頭爛額,幾欲瘋狂。

丫丫又開始啃指甲了;丫丫有時發呆,甚至受到嗬斥就尿褲子;丫丫聽不進去半句好話,讓她往東,她偏要往西;丫丫不好好吃飯,一頓飯往往要吃一個鍾頭,身體越來越瘦;丫丫半夜不睡覺,哭鬧瘋玩;丫丫注意力不集中,甚或說學習根本不專心;丫丫和鄰居小孩玩耍,即使受了委屈或傷害,也不敢哭叫;丫丫不愛幹淨,簡直就變成了一個髒孩子;丫丫和幾個小孩偷偷跑出小區,橫穿馬路,去對麵一個新小區蕩秋千、滑滑梯……

丫丫人小事兒多,我煩透了。有時候我坐下來,剛進入寫作狀態,丫丫就跑過來不是這請求就是要滿足那想法,一旦達不到目的,嘴巴蠕動一陣就哭鬧起來。我傻了。小小人兒,牛脾氣一旦上來,任我怎麼哄勸也無濟於事。怎麼辦?一時找不到製服她的良策,情急之中隻好采取了極端粗暴的方式:提起來扔到床上任其哭鬧或者按在沙發上打屁股。就這樣,不聽話就打,越打越不聽話,這種惡性循環,整整持續了三月有餘。有時打完又心疼,氣得我一個人躲進衛生間偷偷抹淚。

我好煩,甚至對自己作為父親的不稱職感到灰心喪氣。

▲小女孤獨時和小狗在一起。

很多朋友都勸我,說我這種教育方式隻會害了孩子,應該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多陪陪她,了解她的所思所想,隻有和她交朋友,既給她父愛的嚴又要給她母愛的慈,這樣才行。

“試想你成天板著個麵孔,讓孩子心裏怎麼會有安全感、信任感和依賴感?必須多給孩子愛!”朋友說。

或許是天意,我有時想。本來每天保證8小時的工作時間,想趁年輕多寫些東西,可是上天卻賜給我一個短命的婚姻、一個如此淘氣的女兒,這是否意味著應該放下一些什麼?

既然離婚時我要了丫丫,就要對她的成長負責。看來,我得徹底改變自己。從哪兒做起?微笑和讚美。

由於丫丫中斷了上幼兒園,成天呆在我身邊,沒有了和小朋友在一起玩鬧的氛圍,日子就顯得單調了許多,小人兒也顯得孤單了許多。

根據丫丫的興趣和喜好,我給她設計了一套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