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是為了緩解壓力而讀書的,有人是為了工作和學習而讀書的,現在來說說後者的關係。
有些人為了工作上的需要,有些人為了應付考試而不得不犧牲睡覺時間而埋頭苦讀到深夜,其實這不論對身體還是對心理都會造成不良影響。我們在書店裏看到有關考試指導方麵的書,有些書竟然提倡這種學習方式。而一個人每天睡覺都睡不好,那他哪兒還有精力看書呢?即使看了也沒什麼效果。根據美國心理學家的調查研究表明,一星期睡覺時間最少在35小時以上的學生比睡眠不足35小時的學生成績要好的多。也就是說,睡眠好的學生成績一般會考的好,所以睡覺的好壞對學生的成績影響很大。讀書可以使人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愉快的睡眠,也可以算是一種很好的促進睡眠的方法。
上麵幾點現總結如下:
不要在睡覺前看趣味性太強的電視節目或推理性太強的偵探小說;閱讀晦澀難懂的哲學或百科全書很有利於睡眠;和工作方麵有關的書籍,最好不要讀到深夜,這會妨害睡眠,應該安排在早上看,這才是積極的讀書方法。
電視和電腦妨礙睡眠
您是否有時看電視看到打瞌睡?或者坐在電腦前忘了時間一直到淩晨才關機上床?
這些電視機、電腦、文字處理機等的顯示屏對睡眠的不良影響非常典型。它們為什麼會妨礙睡眠呢?
視覺是影響睡眠的要素之一。視覺本來是人們從事各項活動的重要機能。我們把起床稱為“醒”,這個詞表現的就是視覺的連動。因此,要使自己入睡,就必須選擇視覺以外的五官功能。一般認為,睡前看會兒書對入眠有幫助,但從視覺影響的角度說,看書反而帶來反作用,不值得提倡。
可以說,電視、電腦、文字處理機等的屏幕是使人難以入眠的罪魁禍首。使用它們時,大量強刺激性的光線進入人眼,而且這些光線伴隨著大量的信息反饋,被稱為“信息光源”。
人坐在這些機器前操作時往往都長時間地盯著屏幕集中精力處理信息,大腦的緊張度比平時要高出許多。緊張度越高,離精神放鬆越遠,睡眠質量也就越差。
僅僅是降低睡眠質量也就罷了,長時間看電視和使用電腦,嚴重時將破壞整個生活規律。
有些人熱衷於長時間的網上聊天,或是通宵看24小時播放的電視節目。長此以往,睡眠時間被擠占,早晨無法輕鬆起床,工作、學習受到影響。
睡意未消地出門上班,勢必造成白天嗜睡無法集中精力工作。盡管見縫插針地打打瞌睡或睡個午覺可稍許緩解一下,但工作效率肯定不高,回家後晚上可能又會睡不著覺,於是又通宵坐在電視、電腦前。這樣一來,晝夜顛倒,惡性循環,早晨起不了床,於是頻頻請假曠工者大有人在。
保持正常的生活規律,必須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和足夠的活動時間。睡眠管理是自我管理的根本,我們應該合理地與電視、電腦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