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研究表明,一個人工作做得好壞,20%與智力因素相關,80%與非智力因素相關,而在信心、意誌、習慣、興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中,習慣又占有重要位置。的確,習慣一旦形成,就極具穩定性,心理上的習慣左右著你的思維方式,決定著你的待人接物;生理上的習慣左右著你的行為方式,決定著你的生活起居。可以說,有什麼樣的習慣,就決定了什麼樣的人生。
古羅馬詩人奧維德說:“沒有什麼比習慣的力量更強大。”一個人的習慣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因此,作為職業女性,必須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不斷地發現和改正自身的不良工作習慣,這樣才會對工作有一種親和心理,從心底裏把工作當成自己的第一需要,使它變成一種樂趣;會隨時隨地支配它按照平時習慣了的套路做那些與工作相關的事,在不知不覺中,就把工作做得輕輕鬆鬆、有條有理。
第1節習慣決定職場成敗
在我們身邊,有的職業女性一生順利,有的職業女性命運多舛;有的職業女性事業輝煌,有的職業女性碌碌無為;有的職業女性屢敗屢戰,最終成功;有的職業女性竭力奮爭,結果一事無成。人生的後麵似乎有一隻神奇的手在指揮著每一個人,其實這隻無形的手正是我們所說的“習慣”。
一個動作,一種行為,多次重複後就能進入人的潛意識,變成習慣性動作。人的知識積累、才能增長、極限突破等,都是行為不斷重複成為習慣性動作的結果。有些人過於在意那些優秀的強者表現出來的天賦、智商、魅力和工作熱情,而實際上,我們把那些表現歸納分析,就會發現實際上存在一個簡單的要點,那就是習慣。曆史上,眾多女性的成功都離不開她們多年養成的好習慣。
居裏夫人有一個習慣,每天晚上都要把一天的情形重新回想一遍,看看自己哪些方麵存在著不足。她曾為自己總結出13個很嚴重的錯誤,如浪費時間、為小事煩惱、和別人發生衝突等。在居裏夫人看來,除非她能夠減少這一類的錯誤,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成就。此後,她便一個禮拜選出一項缺點來進行“搏鬥”,然後把每一天的“搏鬥”結果做成記錄;到了下個禮拜,她會另外再挑出一項缺點,去做另一場“搏鬥”。正是這一檢視自我並努力改正缺點的習慣,使居裏夫人取得了日後巨大的成功,成為曆史上受人尊敬也深具影響力的人。
英國教育家洛克說:“習慣一旦養成之後,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很自然地就能發生作用了。”的確,習慣雖小,卻影響深遠。習慣對於你的工作和生活有絕對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影響著你的品德,決定你思維和行為的方式,左右著你人生的成敗。
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盧致新說,“習慣兩個字一直在起作用:一個人習慣於懶惰,他(她)就會無所事事地到處溜達;一個人習慣於勤奮,他(她)就會孜孜以求,克服一切困難,做好每一件事情。”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看到,成功的人們似乎永遠在成功,失敗的人們似乎永遠在失敗。
因此,你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職業女性,就要正視習慣、了解習慣,從而更好地駕馭習慣,讓它對你的人生與事業產生積極的影響。
正視習慣,了解習慣,方可利用習慣成就自己的未來。
第2節不斷進取,積極奮進
2006年10月16日,在香港美國商會和南華早報聯合舉辦的“具影響力女性”頒獎典禮上,2006年度“傑出女性”桂冠被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董事總經理兼主席李晶(Jing Ulrich)獲得。 而和她一樣,摩根大通中國區副主席劉小俞、摩根大通香港企業融資主管梁嘉彰和摩根大通印度投資銀行業務主管Vedika Bhandarkar都是女性中的傑出代表。
2個月後,當這4位異常忙碌的女性精英會聚在一起時,仔細聆聽她們的心聲人們不難發現:每一位成功女性的背後,都有扣人心弦的奮鬥故事;她們身上都有不放棄夢想,相信自己並為之不斷進取的共性。
華爾街的大銀行是男性的樂園。不能否認,在人們習慣的思想中,華爾街這個操縱著世界金融命脈的地方,一直是那些身著深色3件套裝西服、講究繁文縟節、聰明絕頂的白人男子們冒險與遊戲的天地。在交易、投資銀行等關鍵部門裏,女性所占比重一直很低;在管理層中,女性和少數族裔更屈指可數。男性可以帶著客戶打高爾夫球、狂飲威士忌,他們的女同事則往往被排斥在外。女性在華爾街升遷的機會遠不如男性。進入21世紀,這一現象仍然沒有明顯好轉。統計數據顯示,在美國金融界的經理和其他管理人員中,有2/3是男性,其中以白人占絕大多數;高級管理人員中,4/5是白人男性;交易、投資銀行部、經紀人領域,白人男性占7成。
這種情況在摩根大通發生了改變,在摩根,女性雇員的比例高於男性,女性在摩根大通擁有較好的職業發展機會。但她們麵臨的挑戰依然是巨大的。
“相信自己、相信夢想,並且勇於追求卓越”是李晶的座右銘。李晶對此深有感觸地表示,勤奮、夢想、激情,對於成功來說,缺一不可。“這個行業成功的關鍵就是勇於進取,勤奮而熱情地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我付出了自己110%的熱情在工作上,而且我極度渴望在這個行業中獲得成功。因為工作,每年我要去世界很多地方,甚至一年環球好幾次,但我不覺疲倦反而非常興奮。”李晶笑著說,“我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在中國的時候,生活非常艱苦,那時候的中國沒有現在這麼好的條件。我剛去美國的寄宿學校,很難接受美國的教育模式和他們的文化。這對當時英語說得不大好而且是在哈佛求學的我來說,的確是個不小的挑戰。但這一連串的打擊反而激發了我的鬥誌去戰勝它們。”李晶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哈佛大學學士學位及斯坦福大學碩士學位。
進取心,是指不滿足現狀,堅持不懈地向新的目標追求,蓬勃向上的心理狀態。它是一種向上的力量,它是每一種生物體所具有的本能,存在於每個人的體內,推動著每一個人不斷完善自我、勇於追求。
優秀的職業女性,往往都擁有強烈的進取心,她們憑借奮進拚搏的良好工作習慣,最大限度地開發了自己的潛能,將工作做得比其他人更加出色。當然,也有很多職業女性就像沒有被磁化的指南針一樣,習慣於在原地不動而沒有方向,在工作中常常隻是依賴既有的經驗,不願意去改變自己的生活及探索未知的領域,因此根本無法形成積極進取的工作精神和習慣,自身的潛在能力也就始終得不到挖掘,所有的潛能也都在機械地操作中埋沒,並隨著年齡的增長、機體的變化而漸漸消失了。
有一家公司的主管,在一次培訓課上用一幅圖詮釋了一個人的人生寓意。
她首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幅圖:在一個圓圈中間站著一個人。接著,她在圓圈的裏麵加上了一座房子、一輛汽車、一些朋友。
主管說:“這是你的舒服區。這個圓圈裏麵的東西對你至關重要:你的住房、你的家庭、你的朋友,還有你的工作。在這個圓圈裏頭,人們會覺得自在、安全,遠離危險或爭端。現在,誰能告訴我,當你跨出這個圈子後,會發生什麼?”
教室裏頓時鴉雀無聲,一位積極的學員打破沉默:“會害怕。”
另一位說:“會出錯。”
這時,主管微笑著說:“當你犯錯誤了,其結果是什麼呢?”
最初回答問題的那名學員大聲答道:“我會從中學到東西。”
主管說:“正是,你會從錯誤中學到東西。當你離開舒服區以後,你學到了你以前不知道的東西,你增加了自己的見識,所以你進步了。”
主管再次轉向黑板,在原來那個圈子之外畫了個更大的圓圈,還加上些新的東西,如更多的朋友、一座更大的房子,等等。
“如果你老是在自己的舒服區裏頭打轉,你就永遠無法擴大你的視野,永遠無法學到新的東西。隻有當你跨出舒服區以後,你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圓圈變大,你才能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更優秀的人。”主管說道。
對每一名職業女性來說,職場就是一個圓圈,在這個圓圈裏有固定的屬於自己的舒服區。如果不走出這個舒服區,職場的圓圈就隻能那麼大;隻有富於進取之心,勇敢地跨出自己的舒服區,才能拓展自己的事業,也才能更多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世界頂尖潛能大師安東尼?羅賓說:“並非大多數人命裏注定不能成為愛因斯坦式的人物,任何一個平凡的人,隻要發揮出足夠的潛能,都可以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愛因斯坦成功的“秘訣”,並不在於他的大腦內部比其他人有多麼與眾不同,用他自己的一句話總結就是“在於超越平常人的進取精神以及為科學事業忘我犧牲的精神”。下麵的方法可以幫助職業女性養成拚搏進取的良好工作習慣。
常常同自己較量
有一家公司準備用一年的時間來考查兩名銷售員,然後提拔一人擔任銷售部的經理。其中的一個人一年到頭挨家挨戶推銷產品,最後掙了2萬元;另一個人花了一年時間設計並發動了一次技術改革,這一舉動,使公司獲利2000萬元,兩個人所花費的時間相等。可是第一個人總是在擔心銀行的貸款能否收回;另一個人很快得到提升,同時還拿到一筆可觀的獎金。究其原因,是兩個人的努力程度不同。
第一個人是盲目地使用時間。她很勤奮,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務,讓上司很滿意。然而,她卻滿足於工作讓自己的生活衣食無憂,並沒有長遠地規劃,不具備擔任管理人員的素質。
而第二個人則是有效地利用時間。一年中她在工作中不僅動手,而且動腦,把工作當成任務也當成獲得成功的機遇,意識到自己有成功的希望並潛心去發展它。在她觀察到僅僅能幹與幹得十分成功之間有很大區別,並決定通過自己的創新進取來彌補這種差異時,她正確地評估了自己的能力,集中精力去發展她所做的一切:當她遇到困難時,從不詛咒,而是盡力解決;她尋找市場和顧客的真正需求,力求給予滿足;她注意到任何辦公室裏所做的事情都是以語言交流為基礎――書麵語言和口頭語言,於是她就開始學習掌握語言技巧;她發現事業上最有價值的能力莫過於在多數場合做出正確決定的能力,所以她就潛心研究決策法……總之,她明白不管做任何事情,辦法都不隻有一個。她總是盡力讓別人需要自己,結果她成為公司中必不可少的人,最終獲得了提拔。
一個人能力的提升,往往是在自己和自己的經常較量中得以實現的。每個人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不斷進取努力來提高自己的能力,突破自我的極限,憑借自己的力量來改變生活。
在日常工作中,同第一名推銷員一樣,有著安於現狀、不思進取“惰性”的職業女性絕不在少數,盡管她們雄心勃勃,但對如何發揮自身的能力卻隻有一個模糊概念。其結果是:她們常常對自己或對他人或對“製度”滿腹牢騷,對自己的潛能少有開發規劃,又因為不知如何消除這一影響而心灰意懶。實際上,隻要她們敢於同自己較量,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喜悅和收獲。
保持勤奮
一家公司同時雇用了兩名女職員。兩個月後,主管給其中一名女職員提高了近一半的薪水,而另一名女職員卻被解雇了。
主管對這件事情的解釋是:“第一名女職員工作非常勤奮,而另外一個人則經常偷懶,這樣的員工做事不積極,缺乏進取的精神。”
在工作中,管理者無時不在觀察員工的工作狀態,誰在偷懶,誰沒有完成工作,都會了解得非常清楚,任何偷懶誤事的員工早晚會被發現。
作為現代職業女性,身處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勤奮是相當寶貴的一種品質,對個人的成長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凡是事業有成的女性,無不是靠著“勤奮”這塊敲門磚,叩開了成功的大門。這是由於,對於一名職業女性來說,在工作中保持勤奮,就等於擁有了巨大的力量,會在積極進取中創造出更多的成績,得到更多的賞識和認可。職業女性可以從如下幾點著手,確保自己在工作中保持勤奮的狀態。
1.把握現在,把握今天。昨日就像一張作廢的支票,我們對其無能為力;而明天又像是一張借條,不可信賴。因此,唯一可以動用的現金,即是我們現在存在銀行裏的錢,也就是寶貴的今天。因此,要想充分利用時間,以確保不浪費時間,最重要的就是把握現在。
2.不要怕吃苦。勤,總是同“苦”字聯係在一起的。對於一個人來說,甘於吃苦、一輩子勤奮努力,沒有一點堅忍的意誌,是很難做到的。在我們勤奮工作的時候,盡管還沒得到成功的報答,卻已先磨煉了自己的意誌,培養了自己的堅忍,這難道不是一種收獲嗎?
3.注意保持頭腦的靈活。成功等於才能加機遇。但才能來自勤奮,機會隻垂青那些頭腦靈活、準備充分、奮力追求的強者。勤奮要和靈活思維結合起來。既要保持自己勤苦不懈的好作風,又要研究生活中的新事物,勤於尋找巧幹的門路,勤於選擇一個最佳的突破口,使成功早日來臨。
4.不斷製訂人生的目標。勤奮如果沒有遠大的目標,那就很難持之以恒,極易因挫折而怠惰,或是因成功而鬆弛。難怪肖伯納要說:“人生有兩種悲劇。一是萬念俱灰;另一是躊躇滿誌。”這兩種悲劇,都會導致勤奮努力被中止。正因為這樣,有自知之明的人總是對成功的美酒漠然置之,生怕妨礙了自己繼續前進,不讓自己的生活太安逸,以保持勤奮進取的精神境界。
5.注意勞逸結合。古人言:業精於勤。這就是說,要成就大事業,必須刻苦勤奮。但是,不要忘記“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的道理。俗話說,“不會休息就不會工作”,疲倦的時候散散步、聊聊天、逛逛公園,都可以使人放鬆下來。這樣有張有弛、有節有奏,才會像爬台階那樣,使你一步步地攀上事業的頂峰。
經常充電
對於職業女性來說,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經常為自己充電,是確保高效工作、培養積極進取工作習慣的要點。一個人的知識儲備越多,才能使經驗越豐富,做起工作來也會遊刃有餘,才會富有更多的熱情投入工作;而在激烈的競爭中,如果你缺乏知識,便如同失去了應戰的本錢。
小潔是一名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畢業生,現工作於一家軟件公司。談到自己的從業經曆,她說自己畢業後曾在一家網絡公司從事網絡管理工作,一開始很順利,但不久其職位就被剛來的一位擁有認證網絡管理員資格的研究生“搶”走了,她因而成了一名普通的計算機操作員。她隻因少了一本證書就不被重用,一怒之下她辭去了原來的工作,之後連考了幾個證書。而且,這些證書在她日後找工作的過程中功不可沒。
可見,在職場之中,如果不能定期為自己充電,就將失去自己的優勢,得不到老板的重視。
薩爾維尼說:“最重要的是,要學習,學習,再學習。你一定要努力,否則,再有才華也會一事無成。”知識是一名優秀職業女性最大的資本。知識的占有量,可以體現你的才華和能力,而對知識的渴求和孜孜不倦地學習,可以幫助你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和社會地位。因此,你必須看到自身在知識上的欠缺和不足,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用新知識、新觀念來充實自己的頭腦,要學會怎樣把知識變為能力,用知識豐富想象,不斷推出新的點子、方法或謀略,善於靈活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去參與競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從而推動自己的事業向前發展。
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曾說:“在人生的道路上,所有的人並不站在同一個場所――有的在山前,有的在海邊,有的在平原,但是沒有一個人能夠站著不動,所有的人都得朝前走。”
的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環境與事物,每個人隨時隨地可能都需要轉換生活方式、生存環境、生存角色、生存意識。一個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如果你總是拘泥於一個位置,止步不前停留在原地、安於現狀,就會失去力爭上遊不斷進步的動力,就無法將自己的理想付諸切實的行動。隻有懂得不斷超越自己的職業女性,才能引領自己的人生走向另一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