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乾隆帝連年用兵,軍費開支很大;他又六次巡遊江南,搞得十分鋪張浪費。加之下麵的官吏貪汙浪費成風,弄得國力漸漸地衰弱下來。就在這個時期,在京城流傳著一本小說,叫《紅樓夢》。開始,人們還弄不清作者是誰,後來經過研究才知道,寫書的作者叫曹雪芹。

曹雪芹原是一個貴族家庭的子弟。他的曾祖曹璽曾經得到康熙帝的寵信,被派到南方當江寧織造。江寧是南方富裕的地方,織造是專替皇族辦服裝的,是個賺錢的差使。曹璽死後,曹雪芹的祖父、父親接替了這個差使,一家三代前後做了六七十年織造官,不用說家產越積越厚,成了一個豪門。

雍正帝即位後,因為皇室內部的糾紛牽連到曹家,雍正帝認為曹家反對過他,不但革了他父親的職,還下令查抄了他們的家。那時候,曹雪芹是個十歲的孩子,已經懂事,看到家庭遭到這樣大的災難,幼小的心靈受到很大打擊。

父親丟了官,在江寧呆不下去,隻好回到北京老家,生活越來越窮,家庭的災難又接二連三發生。到後來,父親也死了。曹雪芹的生活更加困難,他隻好搬到北京西郊,在幾間簡陋的屋子裏讀書。有時候,連糧食也不夠吃,隻好喝點薄粥充饑。

曹雪芹住在郊外,環境變了,接觸了一些窮苦百姓,再想起小時候家裏的奢華生活,免不了產生許多感觸。後來,他決心根據他的親身體驗寫出一部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小說,這就是《紅樓夢》。

曹雪芹為了寫這本書,廣覽群書,走遍許多地方,收集大量的相關資料。他每天除了寫書就是出門體恤民情,為他的書搜集資料,其餘時間基本閉門不出,足足花了十年時間。在北京西郊為了寫這部小說,辛勞和疾病把他折磨得十分衰弱,但是他還是堅持每天采集資料,筆耕不輟。當寫完八十回的時候,他最心愛的一個孩子得病夭折。曹雪芹經受不了這個打擊,終於放下了他沒有完成的著作,離開了人世。

曹雪芹死後,他的小說稿本經過朋友們傳抄,漸漸流傳開來。許多人讀了這本小說,又是讚賞,又是感動。大家公認它是我國古代最傑出的長篇小說。人們不但欣賞它高超的藝術成就,而且還從中了解到我國封建社會即將沒落的曆史和社會狀況。直到現在,從國內到世界各國,都有許多學者研究、考證這部偉大著作,人們把這門學問稱做“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