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桂冠戴在他人頭上
沒有人不喜歡花環、掌聲。當你把榮耀的桂冠戴在他人的頭上時,你就可以從他那裏得到好處,這就是在任何時候都適用的雙贏定律。雙贏定律其實是一種很高的智慧,在給予別人的同時也接受別人的幫助,雙方最終將獲得獨自奮戰所不能擁有的東西。
雙贏就是各有所得,皆大歡喜。很多時候我們所擁有的東西,也是別人所羨慕的,而別人所擁有的,也正是我們所缺乏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懂得主動把自己的所得贈予他人,則能換回自己所需要的,而這樣做雙方都不會損失什麼,相反還會擁有更多。
在16世紀時,很多科學家的處境都很艱難。意大利天文學家及數學家伽利略就是其中之一。當時,由於缺乏經費,伽利略的研究和生活都很困難,為了獲得當權者的支持,伽利略決定把自己的發現和發明當作禮物,送給當時的一些權貴們,希望從他們那裏得到讚助,以便自己繼續從事研究工作。
1610年,伽利略發現了木星周圍的衛星。他把這個發現集中呈獻給當時最有權勢的寇西默家族。伽利略在寇西默二世登基的同時宣布,自己從望遠鏡中看見一顆明亮的星星(木星)出現在夜空上。伽利略表示,衛星有4顆,代表了寇西默二世與其三個兄弟;而衛星環繞木星運行,就如同這4名兒子圍繞著王朝的創建者寇西默一世一樣。
在將這項發現呈獻給寇西默家族的同時,伽利略委托別人製作一枚徽章——天神朱比特坐在雲端之上,四顆星星圍繞著他。伽利略把徽章獻給了寇西默二世,象征他和天上所有星星的關係。
寇西默二世獲得這巨大的榮耀後,很是高興,他立即任命伽利略為其宮廷哲學家和數學家,並給予全薪。這對一名科學家而言,意味著有良好的物質條件去從事研究工作了,就這樣,伽利略貧窮困苦的日子終於結束了。
伽利略恰到好處地運用了雙贏策略,貴族們獲得了名聲與榮譽,他自己獲得了物質上的幫助,從而能夠繼續從事科研活動。遺憾的是在現代生活中,很多人還不懂得雙贏策略的重要性,在與人交往時,他們隻是一味抱怨別人不付出,不幫助自己,卻沒有想到過要主動把自己所擁有的而且是別人希望得到的與人分享,因此人際關係很糟糕,始終沒有找到改善的方法。
小王很有才氣,編輯的雜誌很受歡迎,有一次還獲得創新獎。一開始他還很快樂,但過了一段時間,他就失去了笑容,他告訴一位朋友說,他的上司和同事最近常給自己臉色看,甚至單位的一些集體活動都沒有人通知他參加。
這位朋友問清楚他的情況後,知道他犯了“獨享榮耀”的錯誤,原因是這樣的:
小王得了創新獎,除了新聞部門頒發的獎狀之外,雜誌社另外給了他一個紅包,並且當眾表揚他的工作成績。但是小王並沒有現場感謝上司和同事們的幫助,更沒有把獎金拿出一部分請客,大家雖然表麵上不便說什麼,但心裏卻感到不舒服,所以就和他作對了!
其實就事論事,這份雜誌之所以能得獎,小王的貢獻最大,但是當有“好處”時,別人並不會認為誰才是唯一的功臣,總是認為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所以小王“獨享榮耀”當然就引起別人的不舒服了,尤其是他的上司,更因為小王的得獎而產生不安全感,害怕失去權力,為了鞏固自己的領導地位,小王自然就沒有好日子過了。朋友建議小王盡快找機會彌補,以便重新贏得上司和同事的好感,但小王卻覺得榮譽是自己努力的結果,憑什麼要讓上司和同事分享呢?因此他依舊在雜誌社以功臣自居,但是半年後卻被莫名其妙地辭退了。
從這裏不難看出,小王之所以被辭退,不是因為他工作能力不強,而是他不會經營人際關係。假如他不獨享榮耀,主動和上司、同事一起共享,就不會出現人際關係上的危機,更不會因此而影響了自己的職業前途。
工作中你所取得的成績,會給你帶來一定的榮耀,在榮耀到來時,你一定要把這份榮譽歸功於上司、同事,把鮮花讓給他們戴,把眾人的目光引到他們身上,否則,獨享榮耀的後果,會嚴重影響你在公司的人際關係。
不可當麵掲人短處
在為人處世時,如果不太顧及別人的顏麵和尊嚴,容易被人看不起,也會招來同樣甚至是更厲害的“回報”。揭短、戳痛有時是故意的,那是敵視的雙方用來互相攻擊的武器。有時又是無意的,那是因為一不小心犯了對方的忌諱。有心也好,無意也罷,在待人處世中揭人之短、戳人之痛都會傷害對方的自尊,輕則影響雙方的感情,重則導致友誼的破裂。
每個人都難免有不太光彩的過去和不願提及的“傷痕”,或者有身體或性格上的缺陷。而每個人都不願意讓人知道自己的這些短處。所以,與人相處時,切莫揭人短,否則很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
有一個年輕的姑娘長得很胖,吃了不少的減肥藥,但總也不見效。她心裏很苦惱,也最怕有人說她胖。有一天,她的同事小張對她說:“你吃了什麼呀,像氣兒吹似的,才幾天工夫,又胖了一圈兒。”胖姑娘立馬惱羞成怒:“我胖礙著你什麼了?又不吃你的,不喝你的,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小張不由鬧了個大紅臉。
明知對方的短處,卻還要把話題往上趕,這自然就犯了對方的忌諱,人家不和你爭吵才怪呢?人無完人,每個人總有自己的缺點,但對於別人的缺點,我們不要刻意地去強調,我們應該抱以寬容的心,去體諒別人,理解別人。
口無遮攔,當麵揭別人的傷疤是要不得的。即便對方當時沒發作,但是你給對方心裏留下的“傷痕”,依然是很難平複的。
有位樵夫救了一隻小熊,母熊很感激他。一天,母熊設盛宴款待他。翌日早晨,樵夫對母熊說:“你款待得很好,但我唯一不滿意的就是你身上的那股臊臭味。”
母熊雖心中不樂,但嘴上卻說:“作為補償,你用錘子打我的頭一下我吧。”樵夫照它的話做了。
若幹年後,樵夫又遇到母熊,問:“你頭上的傷好了沒?”“那次痛了一陣子,傷口愈合後,我就忘了。不過,那次你說我身上那股臊臭味的話,我終生難忘。”母熊回答說。
不要以為我們很熟悉對方,甚至有恩於對方,就可以隨意取笑對方的缺點、短處。要知道你的取笑對他人造成的傷害,是無論如何都彌補不了的。
有時候,對方的缺點和錯誤可能讓你難以容忍,但即便是這樣,你在指出對方的缺點和不足時,仍要顧及場合,不可當麵揭短,傷對方的麵子。對於別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某些不盡如人意的事,最好不要當麵討論,否則很有可能令對方感到尷尬。
有的促銷員為了推銷某個品牌的化妝品,不僅在顧客麵前喋喋不休,而且常借顧客臉上的“缺陷”來展示化妝品的優越性。李女士就曾在某超市遭遇過尷尬的一幕。
一天,李女士來到一家超市購買防曬霜。當其在貨架上拿起一瓶常用的某品牌防曬霜時,站在一旁的促銷員趕緊告訴她,該品牌防曬霜效果差,起不到防曬作用。隨後,促銷員便向其推薦另一品牌的防曬霜。促銷員此時根本沒注意到李女士的不悅,仍喋喋不休地向她推銷該產品。“你臉上這麼多雀斑,用這種防曬霜既可抵擋紫外線的侵入,又可起到護膚的效果。”李女士一聽此言,環顧一下四周,見很多人都在注視自己的臉部,不禁羞憤地跑出了超市。
這位促銷員為了推銷某商品竟拿顧客的“短”處來演示,這嚴重傷害了顧客的自尊心,“揭短”,有時是故意的,那是互相敵視的雙方用來攻擊對方的武器。“揭短”,有時又是無意的,那是因為某種原因一不小心犯了對方的忌諱。但是總的來說,有心也好,無意也罷,當麵揭人短都會傷害對方,甚至導致雙方關係破裂。
每個人都有所長,亦有所短。交談時要有分寸,一旦觸到了對方的短處,就相當於踏進了社交“雷區”。要設身處地地為別人想一下,別由著自己的性子和習慣來說話。要善於發現對方身上的優點,多誇別人長處,切忌抓住別人的短處大做文章,隻有這樣才能和和氣氣、皆大歡喜。常言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在人際交往中,隻有相互尊重才能和諧共處。
學會保住上司的麵子
在一個公司裏,一個人的地位越高,他的麵子似乎就顯得越重要。所以,老板比員工更看重自己的臉麵。在老板處於極端尷尬,甚至臉麵行將不保的緊急關頭,你若能幫助老板保全麵子,這比你完成老板交給你的任何一項工作都有功勞;反之,如果在本來能夠幫助老板避免丟麵子的前提下,你卻束手無策,目擊老板顏麵丟盡,老板就可能遷罪於你,即使嘴上不說,但也會懷恨在心。無論你工作多麼出色,他一想起自己的“屈辱”,就會情不自禁地找借口貶低你,讓你永無出頭之日,甚至將你掃地出門。
小南被公司炒了魷魚。很多人不理解,因為他的銷售業績一直不錯。他的一個好朋友問他,他才道出了其中的緣由。
有一次,小南陪同老板參加一個高新技術產品洽談會。在飯廳就餐的時候,有一個人陰沉著臉衝他們走過來。小南認出他曾經是公司的競爭對手,因為他在一次商戰中被打敗,而且敗得很慘,使其所在公司蒙受了巨大的損失,他也因此被炒了魷魚。他從此對小南的老板懷恨在心,從對手變成了敵人。這次忽然在洽談會上遇見,他揚言讓小南的老板等著瞧。小南情不自禁地看了一眼老板,老板很緊張地說:“小心他。”
那個人走到老板對麵,倒了一杯葡萄酒端著,衝老板陰險地一笑,突然將葡萄酒向老板的臉潑去。老板沒來得及作出反應,就被潑了個正著,紅色的葡萄酒順著臉向下淌,仿佛滿臉鮮血。老板摸起餐桌上的紙巾擦拭的時候,那個人已經瀟灑地走了。
小南當時愣在那兒了,他醒過神來的時候,老板已經轉身離開了餐桌。周圍的人都好奇地衝他們張望著,有的人還竊竊私語。
從此,老板就不再給小南好臉色看。小南明白,老板恨死他了。老板肯定是這樣想的:我已經提醒你了,你應該擋住那杯酒,或者在對方還沒潑出酒的時候,先把矛盾化解了,至少也不能讓對方那麼瀟灑地離開,怎麼也該衝上去理論一番。
事情既然已經過去了,小南想通過努力工作,為公司多創造效益來彌補對老板的歉意,但是老板根本不領情。在年底的裁員中,他理所當然地被裁掉了。人事部在他的解聘通知書上寫的辭退理由是:“缺乏靈活處理問題的能力。”小南明白這是給老板抓住了把柄,但也隻好走人,因為他明白,在這樣的老板手下幹,永無出頭之日。
在職場中,當你同老板在一起的時候,老板一旦處於丟醜的邊緣,你一定要積極應對,而不是做一個冷漠的看客。如果不能避免老板丟麵子,你應趕快躲開,而不是目擊老板受辱。如果有一絲可能保全老板的麵子,就要衝上去挽救,即使保全不了老板的麵子,老板也會理解你。如果你在危機麵前無動於衷,束手無策,甚至幸災樂禍地看老板的笑話,老板一定不會給你好果子吃。
現代是這樣,古代同樣也是這樣,因為保住上司的麵子比什麼都重要。時下對任何人來說,被擊中痛處,都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特別是他人身上的缺陷,千萬不能用侮辱性的語言加以攻擊。在中國古代,有所謂“逆鱗”之說,據說在龍的喉部以下的部位上有“逆鱗”,如果不小心觸摸到這一部位,一定會被激怒的龍所殺。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做了皇帝後自然也就有許多往日的窮哥們兒到京城找他。這些人滿以為朱元璋會念在老朋友的情分上給他們封個一官半職,而朱元璋最忌諱別人揭他的老底,以為那樣會有損自己的威信,因此對來訪者大都拒而不見。
朱元璋兒時的一位好友,千裏迢迢從老家鳳陽趕到南京,費盡周折才進了皇宮。一見到朱元璋,他便當著文武百官大叫大嚷起來:“朱老四,你當了皇帝可真威風呀!還認得我嗎?當年咱倆一塊兒光著屁股玩耍,你幹了壞事總是讓我替你挨打。記得有一次咱倆一塊偷豆子吃,背著大人用破瓦罐煮。豆子還沒煮熟你就先搶起來,結果把瓦罐打爛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喉嚨裏還是我幫你弄出來的。你沒忘記吧?”
朱元璋聽後非常生氣,但他仍是喋喋不休嘮叨個沒完,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揭我的短處,讓我這個當皇帝的臉往哪兒擱。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把這個窮哥們兒殺了。
“為尊者諱”,這是官場的一條規矩。一個人,無論他原來的出身多麼低賤,有過多麼不光彩的經曆,一旦當上了大官,爬上了高位,他身上便罩上了靈光,變得神聖起來。往日那見不得人的一切,要麼一筆勾銷,永不許再提;要麼重新改造、重新解釋,賦予新的含義。這位窮哥們兒哪懂得這一點,自以為與朱元璋有舊交,居然當眾揭了皇帝的老底,觸犯了“逆鱗”,豈不是自找倒黴嗎?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謹慎處理與上司的關係,最要緊的一點是千萬不要傷害上司的尊嚴,同時注意替上司保守秘密,要學會給老板留個台階下。
巧妙地替他人解除尷尬
在日常生活中,能適時地替他人解除尷尬,使其不丟麵子,是博得好人緣的重要原則,也是為人的一種美德,這不僅能使對方有好感,而且也有助於你樹立良好的社交形象。
20世紀50年代初,周恩來總理在我方舉行的招待宴會上,一名蘇軍中尉翻譯總理講話時,譯錯了一個地方,我方一位同誌當場作了糾正,這使總理感到很意外,也使在場的蘇聯駐軍司令大為惱火。因為部下在這種場合中的失誤使司令有些丟麵子,他馬上走過去,要撕下中尉的領章。宴會廳裏的氣氛頓時顯得非常緊張。這時,周總理及時地為對方提供了一個“台階”,溫和地說:“兩國語言要做到翻譯準確無誤是很不容易的,也可能是我講得不夠完善。”並慢慢重述了被譯錯了的那段話,讓翻譯仔細聽清,並準確地翻譯出來,緩解了緊張氣氛。總理講完話,在同蘇軍將領、英雄模範幹杯時,還特地同翻譯單獨幹杯,翻譯被感動得舉著酒杯久久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