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感謝那是個沒有照相技術的年代,曹植以狂風驟雨的氣勢將美麗與洛神緊緊的聯係起來,從此人們想到洛神便是美麗,便是女神。至於何等的美麗才能稱之為女神,那麼還請找一處遠離世俗的喧囂的所在,閉上眼睛,聽洛水擊岸的聲音,看遠處走來的一個女子,“皎若太陽升朝霞”該為明麗潔白的肌膚,“灼若芙蕖出淥波”必當嬌豔嫵媚的神色,“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自是心中描繪得最為愜意的身材……她儀容高雅明豔,不著鉛華,顧盼生姿……她穿戴著稀世的奇珍,她的動作自然舒展……腦海中一點點勾畫,逐漸完善出一個洛神的形象。因為每個人的審美不同,對於適中的身材,稀世的奇珍等概念的理解不同,所想象中的形象應該也各不相同。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在勾畫的過程中既然已經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讀過洛神賦的人們心中便有了各不相同的女神,每一個都叫做洛神。事實上,再完美的畫像也無法滿足芸芸眾生全部的審美,更何況還有千年時間的流動,堅定的唯有人的感情。感情當然會有變化,但是感情變化的同時,心中的形象也隨之變化,世事變遷滄海桑田,厚重的竹簡崩斷了,脆黃的紙頁飛散了,傳唱的歌謠消失了,住在感情中的女神是唯一的永恒。
語言與文字之間的距離,文字與形象之間的距離,形象與真人之間的距離,都是為了給感情留下空間。
認不出你,親愛的,
蒙著陌生語言的麵容,
遠遠地望去,好似
一座雲遮霧繞的秀峰。
遠方的朋友,語言不通,素不相識又何妨?
有這樣的一種美,你無須理解,卻總會被它所感動;
有這樣的一些人,你無須看透,卻總會為她所心動;
想想海倫,克婁巴特拉,貞德,葉卡特琳娜,維多利亞,甘地,貝隆夫人……想想中國悠遠的曆史,魏晉的風流,千年來癡兒心緒所係,八萬裏才人感情所鍾……美麗的山峰固然讓人魂牽夢縈,雲霧繚繞也別有一番風味,這位你所陌生的女神,名喚洛神。
閉上眼睛,聽到了嗎,洛水澎湃的聲音……見到了嗎,遠方走近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