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在《時代》雜誌上看到這樣一篇文章,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啟示。這篇文章是這樣的:
在戰鬥中,一位士兵被流彈擊中了喉嚨,受了重傷。他前前後後輸了七次血,傷勢才稍稍有所緩和,在那個時候,他不能說話,不能吃東西,根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去。於是,他給醫生寫了一張紙條,問醫生:“我還能活下去嗎?”醫生說:“可以的。”他又給醫生寫了一張紙條,問道:“我以後還能說話嗎?”醫生也回答可以。這時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在另外一張紙條上寫道:“實在太好了,我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你知道我看完這個故事的最大感觸是什麼嗎?我最大的感觸就是:一個人,要為自己所擁有的而知足,不要太貪心,什麼都想得到。如果那樣的話,隻會讓自己的心靈受到煎熬,從而活得不快樂。
這個道理,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懂,但是很多人卻做不到,麵對欲望,麵對大千世界的美好,人們容易迷失自我。在很多人的眼裏,看到的隻是自己沒有得到東西,而那些已經得到的,卻始終看不到。正是因為這樣,人的欲望愈發變得強烈起來,每天都要忍受它的折磨。
而那些已經得到的東西,我們卻忘記了用心去享用。就像著名哲學家叔本華曾經說過的那樣:
“我們很少去想那些我們擁有的東西,而總是去想那些沒有的,這真是世界上最大的悲劇,它給人們造成的痛苦,簡直要比曆史上的任何戰爭和疾病還要多。”
叔本華所說的話是非常有道理的。我們應該為自己已經得到的恩惠而滿足,隻有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加幸福和快樂。我的好朋友哈羅·艾伯特的故事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艾伯特是我以前的教務主任,和我已經相交多年。有一段時間,他在韋伯開了一件雜貨店,生意非常冷清。後來,他不僅賠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而且變得債台高築。這讓他喪失了鬥誌和信心,每天都愁眉苦臉、唉聲歎氣。當時他準備到工礦銀行借些錢,然後再去堪薩斯城找一份工作。但是因為失去了鬥誌和信心,在去借錢的路上,他垂頭喪氣地走著,不住地抱怨生活對自己不公平。
他走著走著,在路上遇到了一個沒腿的人。那個人坐在一塊小平板上,平板的下麵裝著兩個小滑輪。他兩隻手抓著一塊木頭,就這樣撐著地往前走。那個沒腿的人也看到了艾伯特,他咧嘴一笑,和艾伯特打招呼說:“先生你好,今天的天氣很不錯,是不是?”他看起來非常開心,這讓艾伯特非常震動。這時候,他發現自己是如此的富有——我有兩條腿,可以四處走一走、轉一轉。他為自己感到羞恥,同時他也鼓勵自己說:“如果這個沒有腿的人都能夠做到的事情,我也一定能夠做到。”於是,他也變得愉快起來,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垂頭喪氣了。他本來隻打算向工礦銀行借100美元,因為怕自己償還不起。而現在,他不再害怕了,他和工礦銀行多借了100美元。用這些錢,他到堪薩斯城找到了一份工作,並且在日後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富有的,隻是我們沒有把注意力放在我們已經獲得的財富上麵——其實我們這些財富已經遠遠超過了阿裏巴巴的珍寶。試想一下,你願意以1億美元的價錢賣掉你的雙眼嗎?你願意把你的雙腿賣掉嗎?還有你的雙手、你的聽覺、你的家庭、你的子女……答案可想而知,任何人都不會賣掉它們,因為這些都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即使把福特、摩根以及洛克菲勒所有的財產都加起來你也不會賣。那麼,你既然擁有這麼寶貴的財富,你為什麼對他們視而不見,毫不知足呢?如果你懂得欣賞並且享受這些,你的生活會變得多麼美好啊!裏根·皮爾薩斯·史密斯就曾經說過:“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應該有兩個目標:首先,得到你所希望得到的;其次,充分地享受它們。第一個目標很多人基本上都能達到,然而,能夠達到第二個目標的人卻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