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波姬兒·戴爾這位女作家,她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她隻有一隻眼睛可以看東西,並且視力非常不好,隻能透過眼睛左邊的一個小洞來看世界。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看似軟弱的人,她卻能夠毅然決然地拒絕別人的憐憫,她也不覺得自己和別人有什麼不同。對於這僅有的一點視力,她仍然覺得非常滿足,並且充分享受自己的生活。在她52歲的時候,她去著名的梅育醫院做了一次手術,從而使自己的視力比以前提高了40倍。
這對她來說,簡直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從此以後,她開始用心觀察這個世界,即使是在洗盤子的時候,她也要將一大把肥皂泡泡抓起來,讓它們迎著陽光,綻放屬於自己的色彩。
看到這裏,我想我們是應該慚愧的。我們比波姬兒·戴爾得到的更多,然而卻不知道滿足。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懂得享受現在的生活,懂得向上天感恩。這樣,我們才能體會到生活的樂趣,並且活得非常快樂。
原則七懂得知足,珍惜當下擁有的一切。
每天都要帶給別人快樂
我在寫《人性的弱點》的時候,曾經懸賞200美元的獎金,以“我如何快樂起來”起來為題,征集一則最能感動人,也能給人帶來幫助的真實故事。
自從這次征文活動開始之後,我收到了數以千計的來信。經過我和另外三位評委的商量,我們把第一名給了住在密蘇裏州的波頓先生。
下麵,就是波頓先生寫給我們的故事,我相信我們每個人讀過之後都會感動:
在我9歲那年,我的母親離家出走,從此再也沒有回來。3年之後,我的父親死於一場車禍。那時候父親正在和一個朋友經營咖啡店,誰知道那個朋友趁他出差的時候把咖啡店賣掉了,並且攜款潛逃。有人把這件事告訴了我的父親,讓他趕快回來。於是,我父親連夜往回趕,然而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他在堪薩斯州發生了車禍,車毀人亡。從此以後,我和另外4個兄弟成為了孤兒。
我父親有兩個姐姐,她們很窮,而且長年疾病纏身。在父親發生車禍之後,她們把我們5個孩子中的3個帶到自己家裏。我和最小的弟弟沒有人要,隻能在鎮上乞討度日。後來,一位好心的農婦收養了我們,為我倆提供一日三餐。在那段時間裏,我們最擔心的就是被別人當做孤兒來看待,或者再失去家庭生活。卻不想,我們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那位農婦的丈夫失業了,她沒有能力再供養我們了。於是,我們又開始了流浪的生活。
後來,羅福亭夫婦收養了我們。當時羅福亭先生已經七十多歲,而且患有帶狀皰疹,每天隻能躺在床上。但是他非常和藹,他告訴我倆,隻要我們不說謊、不偷盜,並且能夠聽話、做事,我們就可以一直留在這。於是,這三項要求成為了我們遵守的“聖令”,我們完全遵守它們。過了一段時間,我上了小學,並且經曆了一段不愉快的日子。在我上學的第一星期,就有人取笑我的大鼻子,並且說我是一個“臭孤兒”。當時我非常氣憤,真想和他們打一架,但是羅福亭老先生對我說:“波頓,你要記住,能夠走開而不打架的人,才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我記住了羅福亭老先生所說的話,一直沒有和同學打過架。
在我剛剛上學的時候,羅福亭太太給我買了一頂新帽子。我非常喜歡這頂新帽子,把它當成了寶貝。但是有一天,同班一個男孩把我的帽子扯了下來,在裏麵灌滿了水。等我拿這頂帽子搶回來時,它已經損壞了。
在學校,我從來沒有哭過,但是這次,我在回到家之後號啕大哭。羅福亭太太抱著我,拍了拍我的肩膀說:“波頓,隻要你對別人感興趣,並且能夠幫他們做一些什麼,就沒有人會捉弄你了。你可以嚐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