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盜亦有道”,不越雷池一步(1 / 1)

第一章第8節“盜亦有道”,不越雷池一步

每一個行業都有它的職業道德,違反了這種職業道德,就是敗類。在寫作這個行業中,啥事都可以幹,就是不能抄襲,一個偉大的作家,一旦被發現他偷了別人的文稿,他就偉大不起來啦。就以沒本買賣這一行而言,盜亦有道,俘了三百兩銀子,就得你一百五,我一百五,多拿一文,名譽立刻掃地。如果把風的朋友看見了警察老爺,不先打暗號就腳底抹油,他在這行裏就別想站得住。

“每一個行業都有它的職業道德,違反了這種職業道德,就是敗類。在寫作這個行業中,啥事都可以幹,就是不能抄襲,一個偉大的作家,一旦被發現他偷了別人的文稿,他就偉大不起來啦。就以沒本買賣這一行而言,盜亦有道,俘了三百兩銀子,就得你一百五,我一百五,多拿一文,名譽立刻掃地。如果把風的朋友看見了警察老爺,不先打暗號就腳底抹油,他在這行裏就別想站得住。”柏楊先生用另類的例子向人們展示了職業道德的重要性,無論是作家還是小偷,都必須嚴格遵守本行業的規範,否則就隻能退出這一行業。

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汶川地震,還在人們的心頭盤旋,太多的傷痛讓人們不忍回憶,太多的感動讓人們淚流滿麵。在這場巨大的災難中,有一個人,他的名字與傷痛無關,與感動無關,卻鮮明地人所共知,他就是著名的範美忠“範跑跑”——那個置學生於不顧而自行逃命的人。

從本能與人權的角度,我們無權指責他,但他身為一個教師,其職責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而是更大範圍的對學生負責,這就是他的職業道德。軍人不能因為害怕而臨陣脫逃,一如醫生不能因為恐懼而放棄傳染病人,範跑跑在遇到危機的時刻,舍棄了他應當承擔的責任,他背棄了自己的職業道德,因而他必須要承受來自各方的批評,同時也必須承擔其行為導引致的後果——沒有學校願意再用他,即便有也因社會輿論的壓力而辭退。

範跑跑,就像是柏楊先生所說的有抄襲行為的作家和腳底抹油的小偷,都因違反職業道德而被隔離在了行業之外。與之相對應的,則是那些嚴守行規、堅守職業道德的人,他們在自己行業的底線範圍之上,努力地工作與奮鬥著。

一位記者在異地采訪期間,包了一輛當地的車。按照習慣,包車除了包汽車之外,還得包司機,這其中就包括司機每天的飯錢、煙錢、茶錢,甚至還有紅包等等。

記者知道司機是抽煙的,就在上路的第一天習慣性地為司機買了一包香煙。但是整整一天下來,司機像是戒煙了一樣,不僅沒有動那盒記者買的煙,連自己的煙也一根都沒抽過。到了吃飯的時間,記者像以往那樣叫司機與他們同桌吃飯,司機卻怎麼都不來,隻是躲在車子裏,吃著自己準備的盒飯;到了晚上休息的時間,司機也沒有接受記者的邀請,進去旅館裏麵休息,而是自己在車上解決睡覺的問題。

次日,記者發現車子的地上有些許煙灰,他知道是司機晚上的時候抽煙所留下的痕跡,但也僅此而已。司機早已在記者一行人上車之前把煙草的氣味清除幹淨了。令記者吃驚的是,他給司機買的那盒煙仍然放在原處,還是沒有拆開。

司機的所有行為,無一不是在向記者顯示:他不需要顧客額外的照顧,他隻是在履行應該履行的職責。他確實是位稱職的司機,一天二十四小時,無論何時何地,也無論刮風下雨,他始終隨傳隨到。

到這一段雇傭關係結束之時,司機還提醒記者把那盒香煙帶走。當記者說以朋友而不是顧客的身份送給他那盒香煙時,他才表示願意接受。司機用自己的行為告訴記者:作為一名出租汽車司機,某些規矩是必須遵守的,這就是他的職業道德。

每個行業都有屬於自己行業特殊的職業道德,對於軍人來說,職業道德就是要服從命令,不怕犧牲;對於法官來說,職業道德就是要清正廉明,秉公執法;對於會計來說,職業道德就是要堅持原則,不做假賬;“醫生也有他的職業道德,那就是救命要緊。他必須把病人當人,如果存著江湖寨主捉住了仇家,‘你可犯到俺手裏啦’的心理,用對付仇家的手段對付病人,這種醫生不但是他那行業的敗類,也是社會的敗類。”

職業道德,就如同是行業內的“雷池”,每個人都應將職業道德看做是工作的道德底線,絕不可越雷池一步,唯此才能在行業內站得住腳,才有可能談得上發展與進步、提升與成功,才有可能在“內行人”的基礎上逐步轉化為“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