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自傲是顧影自喜,自卑是顧影自慚(1 / 1)

第二章第5節自傲是顧影自喜,自卑是顧影自慚

自傲是一種自己欺騙自己,兼欺騙別人的伎倆,結果飛到雲端,一團虛驕,高估自己的分量……自卑同樣是自己欺騙自己,兼欺騙別人的伎倆,蓋自傲和自卑是一個物體的兩麵。自傲是顧影自喜,自卑是顧影自慚。

柏楊先生說:“自傲是一種自己欺騙自己,兼欺騙別人的伎倆,結果飛到雲端,一團虛驕,高估自己的分量……自卑同樣是自己欺騙自己,兼欺騙別人的伎倆,蓋自傲和自卑是一個物體的兩麵。自傲是顧影自喜,自卑是顧影自慚。”在他的話中,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蕩秋千的場景:人們在正常的力道之下玩秋千,能享受到無窮的樂趣,而當力道過大時,無論向前還是向後,結果都是一樣,從秋千上摔下來。

自傲和自卑,便是蕩秋千時力道過大的向前與向後。自傲者,心中的鏡子折射出的是一個舉世無雙的強者,好像整個世界都在等待著他來拯救。

有一隻小老鼠,它有一麵奇怪的哈哈鏡,能把鏡子前麵的人照得儀表非凡。它總是在這麵鏡子前自我欣賞,時間長了,它真的就以為自己形象高大、氣力無窮了。因而,它開始瞧不起那些同類,甚至都不願和別的老鼠說話。它整日沉浸在自大的世界裏,完全沒想過這世上還有誰會比它強大。

一天,它從別人那裏聽說世界有一種叫做大象的動物比它厲害多了,它很不服氣,於是決定去找大象比個高下。

當它找到大象時,用盡力氣喝問大象,不料大象完全看不到它。它隻得跳上一塊大石頭,才進入了大象的視野。大象得知小老鼠的來意之後,不慌不忙地吸了一鼻子水,直直地噴向自傲的小老鼠。

突然間,一股巨大的水柱向小老鼠衝過來,它一個踉蹌,就從石頭上摔了下來,而且還被灌了一肚子的水,嗆得差點沒喘過氣來。

自傲的小老鼠終於醒悟過來了,它知道這世上有很多比它強大得多的動物,它再也不敢自命不凡了,一瘸一拐的回家去了。

每日對著哈哈鏡顧影自喜的小老鼠,差點因自傲而丟掉了性命。這種欺騙自己的伎倆,往往在別人那裏得不到任何的回應,因而,高估自己分量的自傲者總是會摔得很慘。

與此相對的,是那些自卑者,他們躲在自己的角落裏,品味著自己的無能,甚至自己都開始可憐自己,他們完全忘記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而隻是沉浸在自己的自卑當中,可憐兮兮地過著每一天。其實,自卑感在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但我們不應被自卑嚇倒,而應超越自卑,讓它轉化成進取的動力,隻有這樣,人生才會充滿希望。

從前,有個長發公主,她頭上披著很長很長的金發,長得很俊很美。公主自幼被囚禁在古堡的塔裏,和她住在一起的老巫婆天天念叨公主長得很醜。公主也堅信自己是個醜陋的姑娘,她為自己的容貌而深深自卑。

一天,一位年輕英俊的王子從塔下經過,被公主的美貌驚呆了,從這以後,他天天都要到這裏來,一飽眼福。公主從王子的眼睛裏看清了自己的美麗,同時也從王子的眼睛裏發現了自己的自由和未來。有一天,她終於放下頭上長長的金發,讓王子攀著長發爬上塔頂,把她從塔裏解救出來。

囚禁公主的不是別人,正是她自己,那個老巫婆是她心裏迷失自我的魔鬼,她聽信了魔鬼的話,以為自己長得很醜,不願見人,就把自己囚禁在塔裏。

囚禁長發公主的正是她心中的自卑,那是別人無法進入的一個迷宮,隻有自己願意從裏麵走出來時,才能看到外麵真實的世界,才能享受別人所擁有的那份快樂與幸福。

孔子說,天地之神不會把有用的才具,平白地投閑置散的。意思就是人心裏不要有自卑感,不要介意自己的家庭出身,也不要介意自己的外觀與容貌,隻要自己有真才實學,別人不用你,天地都不會答應。迅速走出自卑的迷霧,讓自信的陽光照射進心裏,才不至於使心裏的荒草越長越繁茂。

人本身是一個謎,因而竭力追求智慧的古希臘人才會立了那塊“認識你自己”的石碑。我們需要的是一麵完全精準的鏡子,不帶一點哈哈鏡的成分,通過它我們才能看到最真實的自己,不會自我陶醉,也不會自怨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