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奇跡多源於無言大愛(1 / 1)

第九章天倫之情:至愛無言,割舍不掉的濃情

第九章第1節奇跡多源於無言大愛

天倫之愛的特質,為愛而愛,沒有條件。兒女腰纏萬貫兼學問包天,固然愛得不得了;兒子是個白癡兼窮酸,同樣愛得不得了。女兒美麗兼賢惠,又是“打狗脫”,固然愛之;女兒是個麻子臉兼歪嘴,更愛得不像話。

當我們跌倒的時候,總有溫暖的手來扶我們重新站立;當我們前行的時候,總有人用深情的目光注視我們。他們便是我們的父母。

有位母親第一次參加家長會。老師說:“你的孩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3分鍾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兒子問母親老師說了什麼,她鼻子一酸,說:“老師表揚了你,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鍾,現在能夠坐3分鍾了,寶寶有進步了。”那天晚上,兒子破天荒吃了兩碗米飯。

第二次家長會,老師說:“你兒子數學考倒數第二,你最好帶他到醫院看一下是否智力有問題。”回家的路上,她哭了。回到家裏,卻對兒子說:“老師說你並不是一個笨孩子,隻要你能夠細心些,會超過你的同桌。”兒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亮了。第二天上學,兒子比平時起得都早。

初中時,又一次家長會,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的成績,考重點中學有點危險。”她還是告訴兒子:“班主任說隻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中學。”高中畢業,兒子把哈佛大學的通知書送給了媽媽,邊哭邊說:“媽媽,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是您……”

這時,她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聚集在內心的淚水。

我們每個人在父母的心中都是一塊無價之寶,在父母的眼中永遠沒有笨小孩。無論我們多麼“笨”,多麼“不爭氣”,能夠真心接納我們、不嫌棄我們的,隻有兩個人,那就是我們的爸爸、媽媽。父母對我們的愛,是沒有條件的。正如柏楊先生所說:“天倫之愛的特質,為愛而愛,沒有條件。兒女腰纏萬貫兼學問包天,固然愛得不得了;兒子是個白癡兼窮酸,同樣愛得不得了。女兒美麗兼賢惠,又是‘打狗脫’,固然愛之;女兒是個麻子臉兼歪嘴,更愛得不像話。”正是這種無條件的愛,往往會創造奇跡。

切默季爾的全家都住在山區,丈夫是個老實巴交的莊稼漢,除了種地一無所長。

一年前,切默季爾還一籌莫展,為無法給四個孩子供給學費暗自傷心。丈夫抽著悶煙安慰她:“誰叫孩子生在咱窮人家,認命吧!”如果孩子們不上學,隻能繼續窮人的命運!難道隻能認命?她不甘心。

當地盛行長跑運動,名將輩出,若是取得好名次,會有不菲的獎金。她還是少女時,曾被教練相中,但因種種原因未果。此刻,她腦中靈光一閃:不如去練習馬拉鬆!但她已超過了25歲,沒有足夠的營養供給,且從未受過專業基礎訓練,憑什麼取勝?冷靜之後,她也膽怯過,可是除此之外別無他途。如果連做夢的勇氣都沒有,那永無改變的可能。丈夫最後也同意了她大膽的“創意”。

第二天淩晨,天還黑著,她就跑上崎嶇的山路。隻跑了幾百米,她的雙腿就像灌了鉛一般。停下喘口氣,她接著再跑。與其說是用腿在跑,不如說是用意誌在跑。跑了幾天,腳上磨出無數的血泡。她也想打退堂鼓,可回家一看到嚷著要讀書的孩子,她又為自己的懦弱感到羞愧。不能退縮!她清醒地知道,這是唯一的希望!

訓練強度逐漸增加,但她的營養遠遠跟不上。有一天,日上竿頭,她仍然沒有回家,丈夫擔心出事,趕緊出門尋找,終於在山路上發現了昏倒在地的妻子。盡管如此,她仍然沒有放棄。經過近一年的艱苦訓練,切默季爾第一次參加國內馬拉鬆比賽,獲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績,開始嶄露頭角。有位教練被她的執著深深感動,自願給她指導,她的成績更加突飛猛進。

終於,切默季爾迎來了內羅畢國際馬拉鬆比賽。發令槍響後,切默季爾一馬當先跑在隊伍前列,一路跑來,有如神助,2小時39分零9秒之後,她第一個躍過終點線。那一刻,她忘了向觀眾致敬,趴在賽道上淚流滿麵,瘋狂地親吻著大地。

麵對記者關於獲勝動力的提問,她哽咽地說:“因為我非常渴望那7000英鎊的冠軍獎金!有了這筆獎金,我的四個孩子就有錢上學了,我要讓他們接受最好的教育,還要把大兒子送到寄宿學校去。”瞬間,場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那是人們對冠軍最衷心的祝賀,也是對母親最誠摯的祝福。

是母親對子女的愛,令切默季爾衝破了所有的不可能,創造了奇跡。我們感動於切默季爾的同時,也應感動於我們的父母,他們雖然平凡至極,卻用無聲的大愛成就了如今的我們。我們應該向父母的偉大而無私的愛頂禮膜拜,應該永遠牢記他們的恩情,用一顆赤誠的心去回報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