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6章 幽他一默,用趣味調理人際(1 / 1)

第十二章第7節幽他一默,用趣味調理人際

夫幽默是人生的潤滑油,不但能使人際關係轉得輕鬆,也可以使人際關係轉得愉快。

有一次,孔子周遊列國時,路途中遇到了困難。孔子被村民誤認作欺負村中人,而遭兵丁圍困。最後終於逃出來了,但是得意高徒顏回卻晚到了。孔子對他說:“我以為你死了呢。”顏回卻回答說:“老師您還健在,我怎麼敢死!”對此,林語堂先生解釋說,如果評論或注解《論語》的人,不肯把這種文字看做是孔子的風趣或詼諧,那就陷入了困難,弄得十分尷尬。而事實上,孔子是單純而偉大的,他不是一個愛“耍嘴皮子”的人,但有時候他又詼諧幽默,愛說幾句俏皮話。他會告訴別人說:“凡是不說‘怎麼辦呢?怎麼辦呢’的人,我對這種人也沒法怎麼辦。”他把幽默帶進了學習和生活中,給鬱鬱不得誌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正是有了這種幽默,孔子才能有一個豁達的人生。

柏楊先生也是一個懂得幽默的人,他曾經曆過無數的災難,但我們從他的文章中卻時不時地能看到幽默之筆,或許也正是因為這些幽默,讓他在坎坷的人生麵前變得從容與豁達了許多。很多時候,我們的壓力都是內在的。幽默可以幫我們緩解壓力,舒緩心智,很多壓抑的情緒都可以在幽默的氣氛中一掃而光,甚至還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國春秋戰國時期有位國君,因處理朝政操勞過度,精神萎靡,食不甘味,睡不安枕,噩夢連綿,頭昏腦漲,胸悶氣短,日漸消瘦。大臣們為其到處尋醫,可試遍了各種良方,病情卻毫無起色。後來請來了扁鵲,診視完後扁鵲說:“大王得的是月經不調。”國君聽罷哈哈大笑:“荒唐,我乃男子,何來月經不調之理。”笑得他前俯後仰,眼淚都出來了。

此後,每當與別人談起此事還大笑不止,可說來也怪,過了不長時間,他的病情居然慢慢好轉起來,不久就痊愈了。

其實這位國君原本沒有病,隻是神經過於緊張。所以扁鵲據此開出“玩笑”這一藥方,舒緩國君的神經,“病”自然就好了。因而,會有“幽默是最好的醫生”一說,會有“笑一笑十年少”之說。

其實,幽默不僅能醫治傷痛,還是人際關係的潤滑油,正如柏楊先生所說:“夫幽默是人生的潤滑油,不但能使人際關係轉得輕鬆,也可以使人際關係轉得愉快。”幽默的語言所引發的筆,就像突然長出的翅膀,能把人帶出人際關係的進退維穀之境。

一次,蕭伯納去出席自己的作品《武器與人》的首演式。劇終的時候,蕭伯納滿懷激動的心情走上了舞台。正當他手捧觀眾獻上的鮮花,要向觀眾致謝之時,意外的情況發生了。台下突然有個人大聲地嚷道:“蕭伯納,你的劇本太糟了,誰看呀!趕快收回去,停演吧!”

麵對如此突然的挑釁,觀眾們都大吃一驚,大家不約而同地把眼光集中到蕭伯納身上。心想,這位知名作家會怎麼辦呢?實在是太令人生氣了!

沒料到蕭伯納卻格外地平靜。他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向那個挑釁的人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很有禮貌地對他說:“先生,你說得很好啊!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見。”說完,他環顧了一下全場,用手一指全場的觀眾,大聲說:“可遺憾的是,僅僅我們兩個人反對有什麼用呢?”

蕭伯納短短的幾句話,引起了全場的笑聲和掌聲,大家一下子把目光轉到了那個人的身上。在眾目睽睽之下,那人隻好耷拉著腦袋,十分尷尬地離開了。

蕭伯納麵對突如其來的挑釁,既沒辯解,也沒去辱罵。他巧妙地表示同意挑釁者的觀點,然而卻把觀眾的力量借用過來,給對方一擊。言外之意是劇本受觀眾如此之歡迎,你一人反對是無濟於事的。這樣,使自己擺脫了尷尬,反而令對方陷入了尷尬境地。

美國人魯特克先生在《幽默人生》一書中指出,在人生的各種際遇中,幽默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它以善意的微笑代替抱怨,避免爭吵,使你與他人的關係變得更有意義;它能幫助你把許多不可能變為可能;它比笑更有深度,它產生的效果遠勝於咧嘴一笑。

同時,幽默也是一種智慧,顯示出一個人的聰明機智,它以輕鬆、詼諧而又睿智的方式來處理那些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它令我們的工作、生活更為豐富和快樂,宛若在五味雜陳的人生中多放了一點糖,生活自然變得甜了一點。

當一切開始變得焦頭爛額時,何妨幽他一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