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開發了國外市場。20世紀初福特汽車公司是美國和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公司,業務上步步登高,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
但是,20年後這個美國汽車大王的地位逐漸被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所代替。福特汽車公司的這種頹勢是如何造成的呢?
主要是現代企業的領導體製。現代企業領導體製曾經曆了四次大的變遷:家長式的行政領導—“硬專家”(即精通企業生產技術的人)領導—職業“軟專家”(即熟悉企業經營管理的人)領導—專家集團式領導。每一次變遷都給科學、技術及生產帶來了發展的動力。凡是順應了這個潮流的企業,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發展,反之則遭到了挫折和失敗。福特一世沒有順應潮流,違反了領導體製及經濟管理固有的規律,被繁榮衝昏了頭腦,在1915年辭退了庫茲恩斯,實行他個人獨裁,退回到了第一階段——家長式領導體製中去。老福特獨攬公司的一切,取消了經理製,公司的高級領導人員不過是虛設的組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他的“私人秘書”,公司裏的一切決定、一切人事安排、一切生產和買賣事務都是他一個人說了算。公司沒有經理部,沒有開過任何形式的討論會或研究會。這種家長式的領導體製造成公司管理的極度混亂。在用人上任人唯親,在公司擔任高級職員的500多個人中竟然沒有一個大學畢業生。這種局麵加速了福特公司的退化。同時,老福特還特別獨裁,一意孤行,聽不進忠言,凡有異議者,都被他視為眼中釘,必欲去之而後快,因而使一些能幹的人紛紛離去。而且,福特公司的車型非常單一,這與老福特的頑固、保守的作風十分相似。這種做法與通用公司的做法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所以,通用公司能取而代之,實際上是一種必然。
福特三世剛上任的前幾年,奉行“選賢任能”的政策,使公司的業務扭虧為盈。可過了幾年之後,他認為自己已經“畢業”,先後辭退了蒲裏奇、康德森、米勒、萊柯卡等公司總裁,又掌握了公司的全權。在20世紀60年代企業進入專家集團式領導體製的情況下,福特三世又重犯了他祖父的錯誤,越來越獨斷專行。這一違背領導體製的做法,使福特公司不但無法發展,營業額也大為下降。到了1983年,福特公司不再是福特家族的私有企業了。
對於一個管理者來說,沒有必要事無巨細、事事關心,要學會“分工授權”,大權集中,小權分散,把職務、權力、責任、目標視為一體授予合適的各級負責人,這樣你才有時間和精力從大處著眼,在整體上把握你的團隊的“航向”。
5.領導藝術
領導藝術關係到事業的成敗。因此,想要在35歲之前取得輝煌成就,必須掌握領導藝術。
想要在35歲之前成功的人,一定會走向成為領導人這一階段。懂得如何領導下屬,協調下屬的關係,與同事平等相待,這都是成功的領導者要考慮的。
許多書本都滔滔不絕地告訴我們做領導的藝術,告訴我們如何迅速有力地做出決策,但真知出自實踐,領導藝術並不是簡單地從書本上就可以學到的,還需要我們自己去實踐中總結經驗。以下幾點是成功人士總結出來的經驗:
1.關心人的藝術
一個成功的領導能使人感念的,往往不是威勢,而是他的德行與恩澤。
(1)管理風格
領導者不僅僅要關心工作,他的魅力更應體現在關心人上。隻有關心工作和關心人結合得最好的領導,才是一位好的領導者。
(2)要講點風格
領導者要有“大義凜然,天下為公”的風度。平時要注意個人行為,不要在下屬麵前表現“鼠目寸光,唯利是圖”的形象,這樣才是一個成功的領導者應有的形象。
(3)要關心職工的日常生活
領導者要在點點滴滴中,表現出對下屬無微不至的關心。對下屬既要嚴格要求,又要關心愛護,這樣才能團結一致,讓下屬全力以赴地工作,以報答你的“知遇之恩”。
2.獎懲的藝術
領導者要建立自己的威信,最重要的一點是獎懲要分明。
(1)獎懲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