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辦公室裏潛藏的規則(3)(2 / 3)

那麼,遇到此種情況,應該如何應對呢?沉著冷靜,讓他充分表演完,旁觀者不都是傻子,他的目的別人不是看不出來。然後坦誠地接受工作中的失誤,以謙虛勇敢的態度輕輕化解他遞過來的狠招。最後不妨誠懇地向他學習,自嘲地說道:“多謝你的指正,我以後一定注意,希望不會再有下一次。”這叫積極補救。當然了,最重要的是記住這種人的真實麵目,看清他的居心,凡事務必要細心,不給他可乘之機,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更穩妥。

潛規則二:擺出自己的態度,絕不放任第一次

職場中,辦公室內的流言在所難免,有的時候你可能聽不到,但有的時候必定會傳入你的耳中。比如,你給上司送表報,走到他的門前還來不及敲門,就聽到有人正在打你的小報告,而且純屬是曲解事實,肆意誇大,這讓你怎能不生氣?但此時最忌氣衝腦門,一衝動進去與對方爭個對錯。如果你那樣做,領導會怎樣想?你怎麼會正好聽到,有這樣的巧合嗎?說不定再給你加上一條竊聽罪,那時候,你的品性與形象完全毀於領導心中了。

那麼,當你遇到這樣的事情如何是好呢?首先,掉頭走開。無論你心中有多憋氣、多委屈,也要指揮自己的雙腿掉頭離開。其次,單獨約對方進行一次嚴肅的談話。這種事情隻要遇見過一次,必須及時解決,絕不能聽過之後轉身忘掉,不然對方會有恃無恐,變本加厲,最終後患無窮。因此,務必要把事情直接說出來:“我恰巧聽到你對領導說某件事,我想你可能有些誤會,我現在就給你澄清一下。以後如果有什麼質疑,那就直接來問我,如果我回答不了你,再找領導也不遲。”這樣她自然會明白,首先,她的這種行為已經被你知道了,再次,這相當於一個提醒,下不為例。如果依然在背後胡言亂語的話,那就讓她想想後果吧。

潛規則三:把握尺寸,謹防“習慣成自然”

職場中的一些人總喜歡頤指氣使,好像隻有這樣才能顯現出自己的高高在上。

假如你是職場新人,或者資曆較淺,可能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多做些事情是應該的”想法。但是要記住:給人適度尊敬是應該的,多做些事情的態度也是好的,可假如公私混淆、一味地任勞任怨,非但不能獲得他人的好感,反而更容易讓人看不起你,忽視甚至輕視你的勞動成果。更有甚者,如果你拒絕他的要求,他也會全然不在乎你往日的好處,覺得你不給麵子,或是與他作對,以前的功勞便一筆勾銷了。

你說,你怎麼不生氣?為什麼會這樣,原因就在你的身上。一味地任勞任怨已經成為了你的習慣,他也已經適應了你的這種習慣。你說,對他從未有過的不順心,他會忍受嗎?

那麼,如何擺脫這種局麵呢?首先,講原則,講尺度——公事:一些應該做且做得來的事情,堅決做;該做但是做不來的事,盡量做;不該做雖然做得來的事情,不要做;不該做而且做不來的事情,堅決不做。私事:心甘情願做些替人效勞的事,樂意做就做;不願做些替人效勞的事,不委屈自己去做。隻有這樣,才能在別人心裏樹立起有尊嚴的形象。他們在請你做事之前,首先會衡量一下你是否願意去做,然後才會向你說出來。於是,“原則”與“適度”幫你甩了很多不相幹的事情,也讓自己輕鬆好過些。

職場中的很多人,在與人談話中,無論是否以自己為主題,總有突顯自己的願望。這種人雖說可能被人高估為“具有辯才”,但是也可能被認為是“口無遮攔顯得輕浮”或經常想要“引人注目”等,總之,在辦公室內通常會使人產生排斥感和不悅情緒。

雖說英國首相丘吉爾經常用誇張的詞彙來表現自己,但是在關鍵時刻他卻會這樣說:“我們應該在沙灘上奮戰,應該在田野、街巷裏奮戰,應該在機場、山崗上奮戰——我們,絕不感激投降。”請注意,他說的是“我們”,而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