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先要請你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時代在好轉,它將對你的身體提出很多的要求,所以你要鍛煉它。
——德國哲學家馬克思
運動有多重要?在美國,每年有30多萬未成年人死於超重或身體怠惰。這一數字僅次於因吸煙而引起的死亡人數。位於達拉斯的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藥中心的一項研究發現:經過6個月的鍛煉和訓練,一個50歲的人可以達到20歲的人的健美水平。
當今有一句話很時尚,叫“請人吃飯不如請人出汗”,就指的是體育鍛煉。實際上,“出汗”不僅讓人暢快淋漓,還有助於身體健康呢!
運動不但可以讓你身體富有彈性,而且能幫你塑造健美的體形,還可以改善你的健康狀況,使你青春永駐、益壽延年、心胸開闊、活力四射……如此看來,運動的力量還真是無窮。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你就可以保持青春活力。
生命在於運動
法國著名的思想家與哲學家伏爾泰有句名言:“生命在於運動。”的確,適當的運動能使人心情舒暢,有益於身心健康。
經常運動可以保持體力不衰;適當用腦可以保持腦力不衰。“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運動(體力的和腦力的)是延緩衰老、防病抗病、延年益壽的重要手段。運動對改善心功能有好處。體育鍛煉可以加強心肌收縮,改善心肌供氧,減少患心髒病的危險。在同一工作環境下,運動少的人比運動多的人容易患冠心病。鍛煉也有助於心髒病患者身體康複,通過有計劃地進行鍛煉,循序前進,就會慢慢恢複到原先那種健全而活躍的生活。經常打太極拳的老人高血壓發病率不到同年齡不打拳的老人的一半。
運動可預防血管硬化。有位病理學家通過對數千具屍體解剖的研究,發現腦力勞動者的各種動脈硬化發生率是14.5%,而體力勞動者隻有1.3%。運動可防止膽固醇在血管中沉澱,擴展動脈,減少血塊完全堵塞動脈的可能性。
運動能提高大腦功能。大腦支配肢體,肢體的活動又可興奮大腦,經常鍛煉可提高大腦的效力,提高回憶的效率,從而增強記憶力。此外,鍛煉還是消除焦慮、鎮恐壓驚、緩和緊張情緒的靈丹妙藥。一些老年人離退休前精神飽滿,渾身是勁,離退休後,反而老態龍鍾,判若兩人。原因可能是離退休後無所事事,神經鬆弛,導致大腦傳導受阻,各種生理功能失調。
運動能強壯肌肉,靈活關節,改善肺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肺活量。運動能使人精神旺盛,心情舒暢。人體在鍛煉的時候會釋放出許多有益的激素,能調節人的情緒和心境,增強抵抗力,有益於身心健康。所以,運動是保持青春的妙方,是延年益壽的良藥。
然而在現代生活中,電氣化、機械化、自動化已進入了人們的工作和家庭,與上幾代人相比,我們大約可少消耗三分之一的體力,加之休閑時光和娛樂方式已經被電子遊戲機、電腦、VCD、網上生活所占據,人們就更缺乏應有的運動了。隨著現代化程度的提高,缺乏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的現象會更加嚴重。
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變,使人們的健康受到很大威脅。
首先,缺乏運動可使人體新陳代謝功能下降,此類人患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腦中風、心髒病的可能性要比堅持合理運動的人高出五至八倍;心髒功能要早衰十年以上;動脈硬化、腎病、膽石症、骨質疏鬆症、癌症、精神抑鬱症的發病率也明顯升高。
一項醫學研究表明,常年采用靜坐體位生活和工作的人,其死亡率明顯高於保持運動的人;身體總是保持相對靜止狀態對健康的危害,相當於每天吸一包煙。作為明智的現代人,如果意識到自己缺乏相應的運動量,就應給自己加一項任務——每天抽出30~60分鍾,用來進行適合於自身的體育運動。
如果一個人想要健康、精力充沛地生活和工作,想要推遲衰老、延長壽命,想要伴隨相親相愛的人走更長更遠的路,想要充分享受生命,就要在自己的每日生活中,加入運動這一項任務。
1.耐力鍛煉
經常進行快步走、跑步、騎車、遊泳、越野、滑雪和慢步走等來鍛煉你的心髒。如果你能把你的心率提高到每分鍾一百次,並保持這樣的水平到半小時,那麼你就被認為達到了最低限度的健康。如果你能使你的心率至少提高到你最高脈率的60%,那會是最理想的狀態。
2.韌力鍛煉
來自伸展肢體。大多數專家推薦在做吸氧鍛煉前先做準備動作,在吸氧鍛煉後做整理動作。鍛煉前做準備動作有助於放鬆而使肌肉緩和,以便為做更強烈的鍛煉做準備。鍛煉後做整理動作有助於消散乳酸,從而使你感覺不到疼痛和酸硬。
3.體力鍛煉
來自肌肉耐力的鍛煉。如簡單的健美操、俯臥撐、引體向上、仰臥起坐和搬運重物等。在發展體力方麵要下多大工夫就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而定。如果你參加體力勞動或體育活動,增強體力就能提高你的熟練程度;如果你的工作基本上是坐著幹的,那麼鍛煉以體操類為主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