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溝通的案例 (6)(2 / 3)

會議的第二天,薛其珠和廖家慧就領教了英國人的厲害,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基地為她們在生產車間設了專用辦公室和專線電話,還派來兩個陪同。她們不能再隨意走動,要去哪個車間必須事先聯係。隻由車間主任出麵接待。一切都彬彬有禮,卻也絲毫不想掩飾他們的冷漠與戒備。

英方召開了第一次高級技術會議,辯論薛其珠的這份索賠報告。會議由基地產品支援經理奈特主持,對於為什麼沒有給中國做改裝的問題,英方的答複是“改裝是失敗的,由於增加葉片厚度影響了進氣量和輸出功率,所以那種葉片已不再生產。目前的改裝可以代替,而且效果更好。”

“搪塞”!薛其珠想,那麼為什麼中國民航的履曆本上都注明改裝已做?

英方說,公司僅生產過80台改裝葉片,已全部裝在英航發動機上。公司從未打算為中國民航做此改裝。至於履曆本上的記載。是由於打字員工和部下作疏忽造成的。

打字員的工作疏忽?薛其珠驚呆了。她料想他們會提出種種技術原因來推諉責任。卻獨獨沒想到他們會推出一個小小打字員做替罪羊。那些高高大大的“談判對手”在她眼裏頓時矮了一截,她說話了,憤怒使她的聲音有些顫抖。“我認為貴公司欺騙廠中國民航。你們向中國民航收取了改裝費,卻把大批有設計缺陷的庫存廢葉片裝入發動機,賣給了除英航以外的各國客戶。用這種手法,你們把這筆經濟損失不光彩地轉移到客戶身上,是這樣嗎?”薛其珠臉上明顯地流露著鄙視。奈特完全沒有料到薛其珠一矢中的。他不知道薛其珠還有什麼殺手鐧,他有些慌張起來。同時,薛具珠的話和她臉上的鄙視也使他有點兒自慚。他用一雙大手捂住眼睛,以避開薛其珠冷峻的目光。

“關於錯打了型號的問題”,薛其珠繼續說,“我有一點不解。英航幾乎是與中國民航同時購買的發動機,為什麼英航的履曆本一台不錯,而中國民航的100多台全部打錯了?”

會場上鴉雀無聲。

“看來,我們的分歧在於改裝是否成功。你們說改裝是失敗的,為什麼你們從來沒有向中國發正式文件說明改裝的失敗?而恰恰相反,根據我做的計算,以及英航十幾年的使用結果,都可以證明這一改裝對避免發動機喘振是有效的。”她出示了英航的那分電報。

“最根本的問題是,貴公司為什麼把有設計缺陷的未做改裝的發動機賣給客戶?為什麼還要按改裝後的價格向客戶收費?”

沒有人能回答她的問題。第一次會議隻得草草收場。幾天之後,第二次會議又在她們的強烈要求下召開。英國人這次改變了戰術。他們企圖先聲奪人,掌握主動權,所以他們一個接一個地發言,幾乎不容薛其珠和廖家慧有插嘴的餘地。

“薛女士,事實上改裝不可取。加厚四級葉片對發動機氣動特性影響很大,我可以用計算來證明。”一個英國技術人員擺出一串串的公式和數據。

薛其珠立即接過筆來,也擺出一串串數據,證明了改裝是成功的。

另一個英國技術人員搶過話頭。他認為,中國的檢驗手段差,飛行員的操作也有問題,這才是發動機損壞的真正原因。

薛其珠毫不客氣地截斷他的話:“不錯,這些原因當然存在,但英方能否講清楚,為什麼出故障的大量斯貝發動機都有相同部位的葉片損壞,而這種現象為什麼從未在其他型號的發動機上發生?這難道不是設計缺陷?把這種發動機賣給客戶,公司是否還有一點人道主義和職業道德?”

英國人火了。他們一齊衝著薛其珠和廖家慧嚷起來。倒好像她們做了什麼對不住英國人的事。

薛其珠的嗓門也頓時提高了:“你們嚷什麼?如果你們用轉嫁經濟損失的欺騙手段坑害客戶,中國民航決不答應!”氣氛緊張起來,不得不宜布散會。

之後,又是第三次、第五次,直至第八次會議。她們寸步不止,用英國公司自己發的技術資料來駁倒他們。在這些會議上,對手也不顧及紳士風度了。他們大喊大叫,戳戳點點,甚至還大摔文件,全然不顧麵前是兩位年過半百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