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亞洲數字英雄孫正義
“20歲時打出自己的旗號;30歲時貯備最少1000億日元的資金;40歲時決一勝負;50歲時完成大業(營業額達1000億日元);60歲時將事業傳給下一代。”這就是日本最大的軟件銷售公司創始人孫正義在19歲時立下的人生50年計劃。孫正義和他的事業發展至今,使人們不能簡單地把這些話歸結為少年狂妄:40歲的孫正義已完成了他人生計劃的一半。
1980年,孫正義在美國大學畢業後,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計劃,回到了日本九州,並於1981年創辦軟銀公司(Soft—Bankcorp)。創業之初,困難重重。借了別人公司的一間房子,外加兩張桌子,軟銀公司就這樣開始了。孫正義雇用了他回國以後幫他做市場調查的兩個人,公司雖小,但野心卻極大。軟銀成立的第一天早上,孫正義便站在一個蘋果箱上對兩名下屬慷慨激昂地談起了自己的夢想:“5年以內銷售規模達到100億日元,10年以內達到500億日元,要使公司發展成為幾萬億日元、幾萬人規模的公司。”兩名下屬被嚇走了。
一個月後,在阪孤舉辦的電子產品展銷會上,軟銀公司拿出資本金中的80%租下了會場最大、距入口最近的展廳。孫正義將展廳免費提供給各軟件生產公司,吸引了十幾家公司參展,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之後,孫正義成功地和當時日本最大的計算機銷售商——上新電機公司和最大的軟件製造商——哈德森公司簽訂了獨家代理合同,軟銀公司的業務從此迅速展開,短短幾個月就成為日本最大的軟件營銷商,控製著日本軟件市場的40%的份額。該公司1996年的總收入達到31億美元。
孫正義總是能夠把所有引起他注意的東西追到手。1995年初以來,他遍訪美國矽穀,尋找有希望的Internet新辦企業。
依靠由公司經營的風險資本基金以及軟銀公司本身,他已在55家新開辦的網絡公司中投入了3.5億美元,其中包括Yahoo。孫正義在Yahoo股上市之前,獲得了該公司37%的股份。孫正義並非想弄一筆來得容易的錢財,而是看到了軟銀公司對諸如Yahoo一類的公司進行投資與本公司其他業務之間的協同效應。
在亞洲投資者的支持下,孫正義現已單獨籌集到5億美元,作為Internet活動基金。他對自己在投資上的敏銳眼光信心十足,甚至用自家的5億美元做抵押以保證投資者的本金不受損失。當然,他還將從投資中提取5%的管理費和35%的資本收益。而大多數商業基金的資本收益提取率是25%。
將這些了結之後,孫正義期待著會擁有一家協力工作的公司同來開創信息市場。他積聚的財富部分得益於在自己計算機雜誌上為自己的銷售產品大做廣告。他看到從事網上交叉促銷具有無限的商機。他收購了美國的網絡公司(U·S·Web),該公司的任務是協助各家公司建立聯機商店。它超群的連接技術恰到好處地混淆了編輯內容與廣告之間的界線,使得引導消費者由觀看產品到尋找廣告再到聯機商店變得容易起來,而軟銀公司則在每一站收取一筆費用。
孫正義稱,軟銀公司今後5年由網絡創造的利潤將占公司利潤總額的30%,今後10年將占到50%。
軟銀公司是集高技術出版、展示會、軟件經銷和設計多家公司於一身的聯合體。自1994年公開上市以來,公司股價已猛增200%,每股售價達160美元。孫正義占有將近一半的股本,合35億美元,這使他成為日本最富有的實業家之一。他很自豪地說:“我大概是日本第四位巨富。但其他三位都可能從前輩那裏繼承了房地產業。”
軟銀公司目前如日中天,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自創業起20年,年輕的孫正義已是擁有4000億日元個人資產的大富豪,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業績,要歸功於他不懈的努力以及親友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