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頭腦決定財富(2)(3 / 3)

他找五六個朋友借了7000元錢,買了許多玩具、食品,這些都是低價買進的。他又來到海產世界中心,聯係了2000條小金魚,價格比大金魚便宜好多,他還請人印了許多海報,於是,他的戰幕就全麵拉開了。

他的小攤散布於整個城市,隻要孩子們多的地方就有他的小攤。眾多海報吸引著孩子們拉著父母到“免費贈送”處去買東西。隨著海報的散發,越來越多的孩子拉著父母來了。魏金富成功了。

64.霍英東的奇妙思維

霍英東是中國香港立信建築置業公司的創辦人。在香港居民的眼中,他是個“奇特的發跡者”。“短期發跡”、“無端發達”、“輕而易舉”、“一舉成功”等等,這些議論將霍英東的發跡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霍英東的發跡真的神秘嗎?不,他主要是運用了“先出售、後建築”的高招。

霍英東有一個可貴的品質,那就是不錯過任何一個機會來發展自己的事業。朝鮮停戰以後,霍英東慧眼獨具,他看出了香港人多地少的特點,認準了房地產業大有可為。於是毅然傾其多年積蓄,投資到房地產市場。1954年,他著手成立了立信建築置業公司,他每日忙於拆舊樓、建新樓,又買又賣,大展宏圖,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從此翻開了人生嶄新的、決定性的一頁”!

如果說霍英東早年經營航運業是他創業初期練兵的話,那麼他超人的經營理念則在經營房地產業的過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他以前的房地產業,都是先花一筆錢購地建房,建成一座樓宇後再逐層出售,或按房收租。而他則“變了個戲法”,即預先把將要建築的樓宇分層出售,再用收上來的資金建築樓宇,來了一個先售後建。這一先一後的顛倒,使他得以用少量資金辦了大事情。原來隻能興建一幢樓房的資金,他可以用來建築幾棟新樓,甚至更多;同時,他又能有較雄厚的資金,購置好地皮,采購先進的建築機械,從而提高建房質量和速度,降低建造成本,使房子更低廉。而且,有時他還采用分期付款的預售方式,使人人都能買得起。霍英東的戲法真是高招,他開創了大樓預售的先河。為了推廣先出售後建築的“戲法”,霍英東率先采用了小冊子及廣告等形式廣為宣傳。他說:“我們開展各種宣傳,以便更多的有餘錢的人來買。譬如來港定居或投資的華僑、勞累了半生略有積蓄的職員、賭博暴發戶、做其他小生意財滿荷包的商販,都可以來投資房產。誰不想自己有房住?隻有眾多的人關心它、了解它、參與它,我們的事業才有希望。”霍英東的廣告效果頗為不錯。立信建築置業公司在短短的幾年裏所營建、出售的高樓大廈就布滿了香港、九龍地區,打破了香港房地產買賣的紀錄。這個既不是建築工程師出身,又非房地產經營老手的水上“窮光蛋”,用不長的時間便成了赫赫有名的樓宇住宅建築大王、資產逾億萬的大富豪。現在,霍英東名下的公司有60餘家,大部分都經營房地產生意,或與房地產關係密切。由他擔任會長的香港地產建築商會,經營著香港70%的建築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