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隊經過的是大刀隊,負責人一個姓傅,一個姓糜。正當關羽盼望著第三次高潮到來的時候,大刀隊給他帶來的卻是失望。士兵們一看就沒啥勁頭,走步也很隨意,東一腳西一腳,就像走在棉花上。吳國的武官很輕蔑地看著關羽,這讓他很受傷。關羽連忙大喊一聲:把傅糜二人給我叫來!
兩人來到關羽麵前,還沒站穩腳跟,就挨了個大耳光。關羽大罵道:姓傅的,你平時人模狗樣的,關鍵時刻你就拉稀啊!還有姓糜的,我看你就是書讀多了,一天到晚酸文假醋的,緊要關口就這德行啊?
兩人分辯說:我們不是剛從邊境線上回來嘛,時間不夠啊!
不檢討自己,還找理由,給我拉下去打五十軍棍,扣發半年的工資!關羽吩咐說。兩個人被打得哭爹喊娘,皮開肉綻。扣掉半年的工資,兩個人就得天天喝稀粥了。從此,兩個人就在心裏恨上了關羽。
後來,關羽帶兵攻打魏國,傅糜兩位留在後方做後勤保障工作。這兩個人也實在是工作能力不太強,經常搞得糧草供應不及時。性急的關羽就說:等著!看我得勝回來後,怎麼收拾你倆!
關羽的脾氣,傅糜二人都知道,也都領教過。一聽這話,他們非常害怕。
恰好這時,吳國趁關羽不在荊州,想拿下城池。他們也知道傅糜二人對關羽有怨氣,於是派人來策反這兩位。兩個人一想,關羽回來後,自己肯定沒好果子吃。再說,在關羽手下也混不出什麼名堂,不如投降吳國!就這樣,兩個人獻出了荊州城。
荊州被吳國拿下後,關羽就成了風箱裏的老鼠——兩頭受堵,最後,他自己也被吳國抓住,然後被殺。
點|睛|智|慧
很多人都有個毛病,那就是:隻要別人做錯一件事,就抓住不放,窮追猛打。好像要逼得人家自殺,他才過癮。其實,人又不是神,誰還能從來不犯個錯,隻要積極改正就行。如果你太苛刻,人家受不了,隻怕會招來更大的麻煩。所以,別人有錯的時候,請寬容點!
第二十一節 先給骨頭再給肉
老祖宗說話
恩宜自淡而濃,先濃後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嚴而寬,先寬而後嚴者人怨其酷。
譯文:給人家好處,最好是由少到多慢慢來。如果開始時給了很多,後來又逐漸減少,人家就不會記著你的好。對待下屬,最好是先嚴厲後寬鬆,如果開始時就很寬鬆,後來漸漸嚴厲,人家就會心生怨恨。
過來人的故事
李白,在自己二十六歲的時候,腰挎一把寶劍,懷揣三十萬金(三十萬金,也就是當時的銅錢三十萬),告別家鄉和父母,到江南找出路去了。
到了目的地,出路沒找著,李白倒成了當地有名的慈善家。他為人非常慷慨,一見著人家掉眼淚,他就去銀行取錢做好事。
有一次,李白在大街上溜達。突然看見一個小青年跪在地上,旁邊有輛大板車,車上躺著一個白布蒙著的人,他就過去看了看。隻見地麵上還有張紙,上麵寫著:“家父不幸去世,因貧寒,無力下葬。所以想請好心人幫忙。喪事辦完後,本人願為他做牛做馬!”
看完後,李白就問那人:老弟,你應該也是讀書人吧?
那人點點頭。李白說:你別急!這事包在大哥我身上!等著,我這就去取錢去!
不一會兒,李白就取了五萬塊來給那個小青年。
大哥,你是大大的好人啊!等辦完我爹的事後,我一定要給你當傭人!小青年連連磕頭說。
李白扶起他說:老弟,起來,起來!這點錢算什麼!我別的不求,隻要求你安葬好你爹後,別忘了好好讀書,繼續宣揚儒家的偉大思想。那我這事做得就值!
小青年激動地表示:大哥,你放心,你的話我一定牢記在心!
時間過得很快,一眨眼,李白來江南已經接近三年,前程依然沒有著落,錢卻花沒了。
但這時,那個他曾經幫過忙的青年又來找他了。李白熱情地說:小兄弟,這些年你還好吧,學習怎樣?
那青年鞠了個躬說:大哥,托您的福!您給的那些錢,給我爹辦事沒花完,所以我這兩三年就靠剩下的錢生活!但今年我想參加中央的公務員考試(進士考試),又沒盤纏,所以想再向大哥借點。
李白一拍手掌說:哎呀,兄弟,你來得真不是時候,我存款折上最後的兩萬剛取出來給了別人!
青年的心往下一沉。但李白接著又說:不過兄弟你別擔心,我去朋友那給你借點!說完他讓青年在家等,自己就去了朋友家。
到了朋友家,李白本來想為青年借個一萬兩萬,但朋友這個時候也不寬裕,最後隻借到了兩千。這點錢也就夠個路費。他把錢交到那青年手裏說:本來想給你多借點,但人家也不寬裕,對不住啊!
李白一臉沉重,那青年卻認為李白是在裝,拿了錢,滿臉掛霜地就走了。
後來,那青年運氣挺好,考上了公務員,而且還當了一個縣的縣長。錢花得精光的李白,一聽這好消息,就想去投奔這小夥。但一到縣長家,大門都沒讓他進,隻讓看門的拿來了一封信。李白打開一看,上麵寫著:李白,你做人不厚道!你那麼有錢,卻跟我演戲,隻給兩千。既然這樣,我的報答也隻能是兩千!在信封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