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輯三 富貴如浮雲(6)(3 / 3)

趨炎附勢之禍來,亦慘亦甚速;棲恬守逸之味美,亦淡亦最長。

平居息欲調身,臨大節則達生委命;齊家量入為出,徇大義則芥視千金。

一翳在眼,則空花亂起,纖塵著體,雜念紛飛。了翳無花,銷塵絕念。

陸魚不忘濡沫,籠鳥不忘理翰,以其失常思返也。人失常而不思返,是魚鳥之不若也。

耳根如風穀傳聲,過而不留,則是非俱謝;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著,則物我兩忘。

廉所以戒貪。我果不貪,又何必標一廉名,以來貪夫之側目。讓所以息爭。我果不爭,又何必立一讓譽,以致暴客之彎弓。

心得

中國古人總的處世哲學是“明哲保身”,絕對不做出頭鳥、招風樹,盡管“廉潔之名”和“謙讓之譽”本來是一件好事,但他們也不希望有。為善而欲自高勝人,施恩而欲要名結好,修業而欲驚世駭俗,植節而欲標異見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荊棘,最易夾帶,最難拔除者也。須是滌盡渣滓,斬絕萌芽,才見本來真體。

一念錯,便覺百行皆非,防之當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針之罅漏;萬善全,始得一生無愧,修之當如淩雲寶樹,須假眾木以撐持。

心得

“渡海浮囊”,古人用動物皮囊做成救生圈浮在水麵上,這樣就可以渡水。但隻要有一個針孔大的洞隙,氣體就會跑出來,浮囊就浮不起來,人就要沉到水底。所以,人如果能像珍愛浮囊一樣珍愛個人的品行,自然不會有過錯。

執拗者福輕,而圓融之人其祿必厚;操切者壽夭,而寬厚之士其年必長。故君子不言命,養性即所以立命;亦不言天,盡人自可以回天。

才誌英敏者,宜以學問攝其躁;氣節激昂者,當以德性融其偏。

人欲從初起處剪除,似新萌處斬,其功夫極易;天理自乍明時充拓,如塵鏡複磨,其光彩更新。

事理因人言而悟者,有悟還有迷,總不如自悟之了了;意興由外境而得者,有得還有失,總不如自得之休休。

士君子之涉世,於人則不可輕為喜怒,喜怒輕則心腹肝膽皆為人所窺;於物則不可重為愛憎,愛憎重則意氣精神悉為物所製。

好醜心太明,則物不契;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士君子須是內精明而外渾厚,使好醜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心得

這句跟“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類似。它告誡人們,除了大是大非的事情外,其他時候,要各色人等都能容忍。

伺察以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養智;奮迅以求速者,多因速而致遲,故君子以重持輕。

使人有麵前之譽,不若使其無背後之毀;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

心得

有人當麵讚美你,你很高興,但這讚美卻可能是假的,說不定你一轉身,就有多少人指著你的背影罵呢!所以,背後沒人罵比當麵有人誇要強。和人交朋友,一見如故,你很開心,但這種熱情很可能維持不了多久,不如和人相交如水,日子再長也不會彼此厭惡。

好察非明,能察能不察之謂明;必勝非勇,能勝能不勝之謂勇。

交友者,與其易疏於終,不若難親於始;禦事者,與其巧持於後,不若拙守於前。

心得

交朋友,寧缺毋濫,嚴格擇友,友誼會更長久,真心朋友會更多。做事情也是,與其等失敗了巧妙收拾殘局,不如一開始就下笨功夫,一點點地做好。

酷烈之禍,多起於玩忽之人;盛滿之功,常敗於細微之事。故語雲:“人人道好,須防一人著惱;事事有功,須防一事不終。”

待人而留有餘,不盡之恩禮,則可以維係無厭之人心;禦事而留有餘,不盡之才智,則可以提防不測之事變。

仇邊之弩易避,而恩裏之戈難防;苦時之坎易逃,而樂處之阱難脫。

心得

世間最難躲的炮彈是“糖衣炮彈”,因為人們對它沒有警惕心,這句話說的正是這個道理。“仇邊”,即敵對方;“恩裏”,恩惠,即“貪小便宜”中的“便宜”;“坎”是困難;“阱”是陷阱。

膻穢則蠅蚋叢嘬,芳馨則蜂蝶交侵。故君子不作垢業,亦不立芳名。隻是元氣渾然,圭角不露,便是持身涉世一安樂窩也。

心得

壞名聲自然不好,好名聲也有麻煩,怎麼辦呢?答案是:中庸,壞事不做,好事做了也不要留名。

邀千萬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榮,不如免一事之醜。

心得

讓很多人都喜歡,是一件開心的事情;做出了很多成績,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但是,要有一個底限,就是沒有一個敵人、不做一件醜事。

從熱鬧場中出幾句清冷言語,便掃除無限殺機;向寒微路上用一點赤熱心腸,自培植許多生意。

心得

“生意”,與“殺機”相對,是生機、生活之趣的意思。

君子嚴如介石而畏其難親,鮮不以明珠為怪物,而起按劍之心;小人滑如脂膏而喜其易合,鮮不以毒螫為甘飴,而縱染指之欲。

心得

“介石”,風格獨特而性情耿直的意思。這句是講交友的:君子表麵看上去難以親近,如果因此就不和君子交朋友,甚至視之為仇人,那就跟錯過了寶貝明珠一般;小人跟誰都自來熟,如果因此就和小人做了朋友,那就好比拿毒蟲當糖吃,後果很嚴重。

討了人事的便宜,必受天道的虧;貪了世味的滋益,必招性分的損。涉世者宜審擇之,慎毋貪黃雀而墜深井,舍隋珠而彈飛禽也。

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