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輯三 富貴如浮雲(7)(2 / 3)

心得

在家裏,家人間和諧、歡樂,在單位,同事間融洽、愉快,這些對人來說,比任何養生秘籍、神奇武功都要強!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處事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要感德,無怨便是德。

人至事窮勢蹙,當原其初心;士當行滿功成,要觀其末路。

富貴之家宜寬厚而反忌刻,是富貴而貧賤,其行如何能享?聰明之人宜斂藏而反炫耀,是聰明而愚懵,其病如何不敗?

心得

富得冒油的人家,按說應該待人寬厚,但如果更加斤斤計較,那就是以富貴人家的身份來做貧賤的事情,這樣的心態,如何能享受生活?

待小人不難於嚴,而難於不惡;待君子不難於恭,而難於有禮。

心得

“惡”,憎惡。對於品行不好的小人,態度嚴厲不難做到,難的是理解他的處境,憐憫他的靈魂。

教子弟如養閨女,最要嚴出入,謹交遊。若一接近匪人,是清淨田種下一不淨種子,便終身難植嘉苗矣。

真廉無廉名,立名者正所以為貪;大巧無巧術,用術者乃所以為拙。

為惡而畏人知,惡中猶有善念;為善而急人知,善處即是惡根。

福不可,養喜神以為招福之本;禍不可避,去殺機以為遠禍之方。

十語九中未必稱奇,一語不中則愆尤駢集;十謀九成未必歸功,一謀不成則訾議叢興。君子所以寧默毋躁,寧拙毋巧。

天地之氣,暖則生,寒則殺。故性氣清冷者,受享亦涼薄。惟氣和心暖之人,其福必厚,其澤亦長。

天理路上甚寬,稍遊胸中,便覺高明爽朗;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跡眼前,俱是荊棘泥途。

圖未就之功,不如守已成之業;悔既往之失,亦要防將來之非。

家人有過,不宜暴揚,不宜暴棄。此事難言,借他事以隱諷之,今日不悟,俟來日再警之。如春風之解凍,和氣之消冰,才是家庭的型範。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此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

老來疾病,都是壯時作的;衰時罪孽,都是盛時招的。故持盈履滿,君子尤兢兢焉。

市私恩不如扶公議,結新知不如敦舊好,立榮名不如種陰德,尚奇節不如謹庸行。

人有短處,要曲為彌縫,如暴而揚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頑的,要善為化誨,如忿而疾之,是以頑濟頑。

遇沉沉不語之士,且莫輸心;見悻悻自好之人,應須防口。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此戒疏於慮者;寧受人之欺,毋疑人之詐,此警傷於察者。二語並存,精明渾厚矣。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縱做到極處,俱是合當如是,著不得一毫感激念頭。如施者任德,受者懷恩,便是路人,更成市道矣。

功過不容稍混,混則人懷惰隳之心;恩仇不可過明,明則人起攜貳之念。

惡忌陰,善忌陽。故惡之顯者禍淺,而隱者禍深;善之顯者功小,而隱者功大。

鋤奸杜佞,要放他一條去路,若使之一無所容,譬如塞鼠穴者,一切去路都塞盡,則一切好物俱被咬破矣。

心得

這裏講的是不要逼人太甚,否則人必反抗,所謂“窮寇莫追”,說的也是這種做人做事的策略。在你死我活的鬥爭中,這一策略可能並不適用,但對普通大眾而言,生活中很需要這種給人留有餘地的策略。

事有急之不白者,寬之則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操之不從者,縱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頑。

心得

時間是最厲害的武器,一時被人誤解了,也不必著急,時間會讓事情真相大白。

道是一件公眾的物事,當隨時而接引;學是一件家常的便飯,當隨事而警惕。

念頭寬厚的,如春風煦育,萬物逢之而生;念頭刻忌的,如朔雪陰凝,萬物遭之而死。

恩宜自淡而濃,先濃後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嚴而寬,先寬而後嚴者人怨其酷。

心得

一開始對人像蜜糖,漸漸地像兌了水的蜜糖,即使還是很甜,但在別人的感覺中已經是越來越疏遠了,所以,先濃後淡不如自淡到濃。“威”,指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應該先嚴後寬,如果一開始很寬容,嘻嘻哈哈,後來一旦稍顯嚴厲,對方就會受不了而心生怨恨。

士君子處權門要路,操履要嚴明,心氣要和易。毋稍隨而近腥膻之黨,亦毋過激而忘蜂蜇之危。

心得

這是說給某些處在特定位置的人聽的,比如領導的秘書,或者部門領導,這種位置上的人,一是自己要立身正,壞事莫參與,二是要平易隨和,不要跟人有利害衝突。

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汙辱垢穢要茹納些;與人不可太分明,一切善惡賢愚要包容得。

休與小人仇讎,小人自有對頭;莫向君子諂媚,君子原無私惠。

毋憂拂意,毋喜快心,毋恃久安,毋憚初難。

用人不宜刻,刻則效勞者去;交友不宜濫,濫則貢諛者來。

心得

領導或者老板對待員工如果很苛刻,員工自然待不長;交朋友如果太濫,“來的都是客”,那其中別有用心的人自然就會不少。

時當喧雜,則平日所記憶者皆漫然忘去;境在清寧,則夙昔所遺忘者又恍然自現。可見靜躁稍分,昏暗頓異。

性天澄澈,即饑餐渴飲,無非康濟身心;心地沉迷,縱說偈談禪,總是播弄精魂。

涉世淺,點染亦淺;曆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