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20幾歲太“閑”,30幾歲被“嫌”(1)(1 / 3)

第一節 別讓懶惰鎖住你

理想指引人前進的方向,而奮鬥則是實現理想的途徑。先天的條件固然重要,而後天的勤奮則是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勤奮的勞動是成功的鋪路石,是人們最寶貴的財富,是永不枯竭的財富源泉。對於20幾歲的男人們來說,想要在事業上取得成功,辛勤地努力是最重要的,努力克服工作上的惰性,避免生活上的惡習,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自己的未來。隻要付出汗水,肯定能澆灌出美麗的成功之花。

“業精於勤,荒於嬉”,這樣的古語時時刻刻警示現在的人們。懶惰就好比是一種精神腐蝕劑,它把人們對生活的激情消磨殆盡,以致人們一蹶不振。好逸惡勞是懶惰人的一大共性,人一旦懶惰成性,就懶得做任何事情,即便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也妄圖坐享其成,得漁翁之利。

玉不琢不成器,能力需要反複地練習來培養。凡事都以旁觀者的身份自居,自身的能力也會漸漸退化。正如蕭伯納所說的:“懶惰就像一把鎖,鎖住了知識的倉庫,使你的智力變得匱乏。”

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告誡自己的子孫說:“天下事以難而廢者十之一,以惰而廢者十之九。”“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勤奮用心的人不會因為事情的艱難而放棄成功的希望。懶惰才是敗事的主要原因,因為懶惰會讓人的智力變得貧乏,能力變得平庸。

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懶惰都是一種墮落的、具有毀滅性的腐蝕劑。比爾·蓋茨說:“懶惰、好逸惡勞乃是萬惡之源,懶惰會吞噬一個人的心靈,就像灰塵可以使鐵生鏽一樣,懶惰可以輕而易舉地毀掉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

一位哲學家看到自己的幾個學生並不是很認真地聽他講課,而且學生們對自己將來要做什麼也模糊不清,於是,哲學家打算給學生上一節特殊的課。

一天,哲學家帶著自己的學生來到了一片荒蕪的田地,田地裏早已是雜草叢生。哲學家指著田裏的雜草說:“要除掉田裏的雜草,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學生們覺得很驚訝,難道這就是要上的最重要的一堂課嗎?但學生們還是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一位學生想了一下,對哲學家說:“老師,我有個簡便快捷的方法,用火來燒,這樣很節省人力。”哲學家聽了,點點頭。另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們能夠用幾把鐮刀將雜草清除掉。”哲學家也同樣微笑地點點頭。第三位學生說:“這個很簡單,去買點除草的藥,噴上就可以了。”

聽完學生的意見,哲學家便對他們說道:“好吧,就按照你們的方法去做吧。如果你們不能清除掉雜草,那四個月後,我們再回到這個地方看看吧!”學生們於是將這塊田地分成了三塊,各自按照自己的方法去除草。

用火燒的,雖然很快就將雜草燒了,可是過了一周,雜草又開始發芽了;用鐮刀割的,花了四天的時間,累得腰酸背疼,終於將雜草清除一空,看上去很幹淨了,可是沒過幾天,又有新的雜草冒了出來;噴灑農藥的,隻是除掉了雜草裸露在地麵上的部分,根本無法消滅雜草。幾個學生失望地離開了。

四個月過去了,哲學家和學生們又來到了自己辛苦工作過的田地。學生們驚訝地發現,曾經雜草叢生的荒蕪田地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塊長滿水稻的莊稼地。

男人成長法則

玉不琢不成器,能力需要反複地練習來培養。凡事都以旁觀者的身份自居,自身的能力也會漸漸退化。

學生們臉上露出了不解的神情。哲學家微笑著告訴他的學生:要除掉雜草,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雜草地上種上有用的植物。學生們會心地笑了起來,這確實是一次不尋常的人生之課。

對付懶惰,辛勤地勞動才是克敵之道。確實,一心想擁有某種東西,卻害怕或不敢或不願意付出相應的勞動,這是懦夫的表現。無論多麼美好的東西,人們隻有付出相應的勞動和汗水,才能懂得這美好的東西是多麼來之不易,因而愈加珍惜它,人們才能從這種擁有中享受到快樂和幸福,斯坦利·威廉勳爵曾說過:“一個無所事事的懶惰人,不管他多麼和氣、令人尊敬,不管他是一個多麼好的人,不管他的名聲如何響亮,他過去不可能、現在不可能、將來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生活就是勞動,勞動就是生活,懶惰將會使人誤入失敗的深淵。”

隻要勞動,人的體力和精神就會多多少少的耗費,這是必然的。當然,勞動也會使人精疲力竭,但絕對不會像懶惰一樣使人精神沮喪、空虛、萬念俱灰。那些終日無所事事、懶惰成性、遊手好閑的人是永遠體會不到勞動帶來的樂趣的,而他們唯一得到的,隻有思想上的空虛和生活的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