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位體力充沛的牧師繼續演講下去,恐怕無法忍受的馬克·吐溫會讓牧師的集款箱中分文不剩。
還有一次,那時馬克·吐溫還是一名普通船員,羅克島鐵路公司打算建一座大橋,把羅克島和達文波特兩個城市連接起來。
當時,輪船是運輸小麥、熏肉和其他物資的重要工具。所以,輪船公司把水運權當成上帝賜予他們的特權。一旦鐵路橋修建成功,自然也就葬送了他們的特權,斷了他們的財路,因此輪船公司千方百計地對修橋提案進行阻撓。於是,美國運輸史上最著名的一個案子開庭了。
時任輪船公司辯護律師的韋德,是當時美國法律界很有名的鐵嘴。法庭辯論的最後一天,聽眾雲集。韋德站在那兒滔滔不絕,足足講了兩個小時。等到羅克島鐵路公司的律師發言時,聽眾已經顯得非常不耐煩了。
這正是韋德的計謀,他想借此擊敗對手,因為觀眾和陪審團已經失去耐心了,哪裏還聽得上對方律師的辯護。然而,大出韋德意外的是那位律師隻說了一分鍾。不可思議的一分鍾,這個案子就此聞名。
隻見那位律師站起身來平靜地說:“首先,我對控方律師的滔滔雄辯表示欽佩。然而,陸地運輸遠比水上運輸重要,這是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事實。陪審團各位,你們要裁決的唯一問題是,對於未來發展而言,陸地運輸和水上運輸哪一個更重要?哪一個不可阻擋?”
男人成長法則
隻要你覺得自己的講話並非言之無物,那麼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要用最簡潔但直擊要害的言辭將其陳述,這樣,你就等著收獲掌聲吧。
片刻之後,陪審團作出裁決,建橋方獲勝。那位律師高高瘦瘦,衣衫簡陋,他的名字叫亞伯拉罕·林肯。
韋德之所以用兩個小時滔滔不絕,一方麵是在炫耀自己口若懸河,另一方麵也是存心拖延時間,好讓林肯在發言的同時替自己承受聽眾的厭煩。但是他不僅錯估了聽眾厭煩的劇烈程度,而且也低估了對手林肯的機智反應。這樣一來,相比較林肯的言簡意賅,韋德的慷慨陳詞不但沒能加深陪審團的印象,反而愈發顯得惹人生厭。
是的,喋喋不休是很讓人頭疼的一件事情,有時候一句簡潔明了的話勝過長篇大論。
丘吉爾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一次,在劍橋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整個大廳裏坐滿了學生,他們正靜靜地等候著丘吉爾的到來。在隨從的陪同下,丘吉爾準時來到會場。他走上演講台,把脫下的大衣交給隨從,接著摘下帽子,然後默默不語地注視著台下所有的聽眾。一分鍾後,丘吉爾緩緩地說:“永不放棄!”說完丘吉爾接過隨從手裏的大衣便穿上,帶上帽子離開了會場。整個會場頓時鴉雀無聲,繼而掌聲雷動,現場每一個人都在高喊:“永不放棄!永不放棄!……”
20幾歲的男人應該知道,喋喋不休的說教和評論從來都不那麼受歡迎,所以,隻要你覺得自己的講話並非言之無物,那麼接下來你要做的就是要用最簡潔但直擊要害的言辭將其陳述,這樣,你就等著收獲掌聲吧。
第四節 敢於與眾不同
想要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人,必須要有自己的特殊之處。李開複曾說過一條很著名的生存警言:Make a difference,意指“讓自己與眾不同”。過人的才智、充滿激情的工作態度或者是敢於冒險的精神會讓你在公司變得與眾不同,而這種與眾不同就是你價值的體現。如果一個人的存在是可有可無或者是可以替代的,那就意味著你對這個公司來說是沒有意義可言的,換句話說,即你的工作是失敗的。
李開複的生存哲學在他身上就體現得很明顯。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他選擇了去卡內基·梅隆大學讀博士。根據學校的規定,學生剛進卡內基·梅隆博士班時可以挑老師。
在入學的第一個月裏,他通過跟老師的接觸和了解,最後非常肯定地挑選了瑞迪教授,選擇了他的博士研究方向——語音識別。當他投入瑞迪門下時,正好趕上瑞迪一個規模宏大的科研項目。瑞迪告訴李開複:“我準備組建一個15人的團隊,用專家係統來解決不特定語者語音識別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