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做最好的自己(2)(2 / 3)

寬容本身也是一門學問,對於小過失、小錯誤,你可以快樂地寬容對方,但對於大過失、大錯誤,就要考慮清楚。寬容並非包庇、隱瞞而是幫助。寬容不是放縱,不是姑息遷就,不是放棄原則,而是一種同情和仁愛。學會寬容,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學會寬容,同學之間會更加團結,朋友之間會更加友好相待,從而收獲理解和信任。因為寬容,紛繁的生活才變得純淨;因為寬容,單調的生活才顯得鮮明。

鮑威爾懂得了寬容的力量,從此以後,他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總是把全部精力用在自己部隊的管理上,對待別人的過失也常以寬容的力量化解。在以後的日子裏,鮑威爾節節高升,在1989年就晉升為四星上將。鮑威爾的嚴以律己和寬以待人,使其在部隊中具有很高的威信。鮑威爾憑著日臻完善的領導藝術和人格魅力,一步一步地走向了人生事業的巔峰。

寬容待人的人,總是能收獲更多尊重的目光。寬容能反映出一個人內心是否平和,而內心平和的人,往往能擁有更多快樂和幸福。作為青少年的我們,學會寬容待人,會讓我們收獲更多真誠的友情,讓我們的心在不知不覺中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寬闊。

向大人物看齊

給別人一個機會,別人會感激你一輩子。

對犯錯的人給予關懷和體諒,是人生的一種智慧,更是建立人與人之間良好關係的法寶。要知道,善待別人也是善待自己。寬容是一種淡泊的人情味,讓心頭彌漫著感動和友善,領略到為人的操守和品位;寬容猶如愛,是生活的藝術,是一種堅強有力的表現,看似僅僅對別人做出了善意的舉動,而又何嚐不是對自己內心的充實和肯定呢?

07 樂觀向上,終會成功——幽默大師馬克·吐溫

馬克·吐溫是誕生於美國的一流人物之一,他的一生曾被好萊塢拍成電影,因為他是當代最偉大的作家,也是擁有最多讀者群的幽默作家。

馬克·吐溫出生在米蘇裏州佛羅裏達一棟隻有兩個房間的狹窄房子裏,他童年所住的房子,現在的農夫可能還不屑於當作牛棚或雞舍使用。他們一家七口人就是生活在這種猶如奴隸住處一般的地方。他剛出生時身體非常孱弱,甚至被認為可能熬不過那年冬天。可是在母親的悉心照料下,他安然地成長著,但又很調皮,他最擅長的就是惡作劇,非常不喜歡上學,時常逃學到密西西比河,乘著木筏到遍布於河中的各個神秘小島去,或者坐在岸邊望著密西西比河波濤洶湧的雄偉景觀,沉溺於自己的幻想中。他曾有九次差點兒溺死在河中,但仍樂此不疲地在河流附近玩印地安人或海盜的遊戲,或進入洞穴探險、吃烏龜肉,或乘著木筏順流而下到離家很遠的地方,這些點點滴滴的寶貴經驗,都為他之後的創作提供了藍本。

由於馬克·吐溫不喜歡上學,加上他的父親在他十二歲那年去世,家裏的負擔日益加重。於是他的母親決定送他去印刷廠工作,雖然前兩年沒有工資,但好歹也是一門技藝,對以後的生活肯定有幫助。於是,馬克·吐溫去了印刷廠,這一待就是兩年。一天下午,馬克·吐溫在路上走著,有張紙片被風吹得在路邊飛揚,他順手撿起,這似乎隻是一件稀鬆平常的小事,但卻是改變馬克·吐溫一生的大事件。原來那張紙片是名為《聖女貞德傳》中的一張,描寫貞德被關進盧昂城的一段情節,十四歲的馬克·吐溫認為這件事實在太不合理了,為此憤慨不已。但貞德到底是什麼人,她究竟曾發生過什麼事,他一點都不了解。從此以後,他閱讀一切有關貞德的書籍,他對貞德的關心一直持續了大半生,最後還寫了一本名為《對聖女貞德的感想》的書,雖然在書評家眼中,這本書並非他的最好作品,但他自己卻認為這是他的最佳傑作。

在馬克·吐溫的23部作品中,《頑童曆險記》、《湯姆曆險記》這兩本書堪稱永垂不朽的名作,在未來的時間長河裏,他們都是最受兒童歡迎的。這兩本書都是很據馬克·吐溫自己的經驗所寫成,書中的人物形象、人物經曆都生動地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