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隻好從馬車上下來,看看從中間斷裂的橋,他知道確實不能走了。此時正是初春時節,河雖然不寬,但河水很深。康德看看時間,已經10點多了,他焦急地問:“附近還有沒有別的橋?”
車夫回答:“有,先生。在上遊的地方還有一座橋,離這裏大概有6英裏。”康德問:“如果我們從那座橋上過去,以平常的速度多長時間能夠到達農場?”“最快也得40分鍾。”車夫回答。這樣康德先生就趕不上約好的時間了。
麵對這種情況,康德知道他的老朋友一定還在等待著他,他不能背棄自己的承諾。於是,他急忙跑到附近的一座破舊的農舍旁邊,對主人說:“請問您這間房子肯不肯出售?”農婦聽了他的話,很吃驚的說:“我的房子又破又舊,而且地段也不好,你買這座房子幹什麼?”“你不用管我有什麼用,你隻要告訴我你願不願意賣?”“當然願意,200法郎就可以。”
康德先生毫不猶豫地付了錢,對農婦說:“如果您能夠從房子上拆一些木頭,在20分鍾內修好這座橋,我就把房子還給你。”農婦再次感到吃驚,但還是把自己的兒子叫來,及時修好了那座橋。
馬車終於平安地過了橋。10點50分的時候,康德準時來到了老朋友威廉的房門前。一直等候在門口的老朋友看到康德,大笑著說:“親愛的朋友,你還像原來一樣準時啊!”
康德和老朋友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但是他對於為了準時趕到,履行自己的諾言過橋而買下房子、拆下木頭修橋的過程卻絲毫沒有提及。後來,威廉先生還是從那位農婦那裏知道了這件事,他專門寫信給康德說:老朋友之間的約會大可不必如此煞費苦心,即使晚一些也是可以原諒的,更何況是遇到了意外呢?但是康德卻堅持認為守時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對老朋友還是陌生人。
德國人的嚴謹守時是出了名的。如果你在餐廳訂了晚上七點的位子,七點零一分沒有入座,餐廳就會打電話來詢問情況。這種對於時間的極度嚴謹看似苛刻不近人情,其實是一種信守承諾的美德。
懂得珍惜時間的人,不僅要注意不浪費自己的時間,也要時時注意不浪費別人的時間。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就是讓自己無論在做什麼事的時候都能夠輕鬆應對、遊刃有餘。一個守時的人,必定會是一個信守承諾的人,也必將贏得別人的尊重。
和同學或朋友約定好了見麵時間和地點後,就一定要準時到達,若無法在約定的時間內到達,則應事先知會對方,和對方溝通好,征得別人的諒解。
一個守時的人,也是一個守信的人,人人都願意與守信的人交朋友,因為他們踏實可靠。康德守時,也是守信,體現了對朋友的尊重和禮貌,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楷模。
向大人物看齊
誠實守信是做人之本,立事之基。當你有意或無意地播撒承諾時,這個世界就多了一份期待,多了一份希望。當你摘取信守承諾的果實時,你的世界就多了一縷春風,多了一抹色彩。信守承諾,是一種能力,一種榮譽,更是一種美德。信守承諾,可以得到朋友的信任,獲得別人的尊重,獲得人生的成功。一句諾言,就是一項神聖的使命,需要認真負責的去兌現。保持這份對諾言的執著,生活會更有意義。
07 忍人所不能忍,成人所不能成——劉秀的崛起
劉秀之兄劉縯是最早起兵反抗王莽的,威名遠揚,深得人心,這便遭到更始皇帝劉玄的猜忌,結果被無端殺害於宛城。
始皇四年,起義軍各路將領為了樹立威信,認為應立一劉氏宗室做皇帝,他們看中了生性懦弱又無兵權的劉玄,讓他即皇帝位,建立“更始”政權。在攻克宛城和昆陽之戰中,劉縯和劉秀都立下了汗馬功勞,聲威大震。劉縯雖然沒有公開爭奪皇帝的寶座,他的部將卻都為他沒能當上皇帝而憤憤不平。因而在劉玄稱帝時,劉稷就氣憤地說:“此次起兵圖謀複漢大事的,本是劉縯、劉秀兄弟,可當今皇帝又幹了些什麼?”
劉玄因此懷恨在心,任劉稷為抗威將軍,以示懲戒。劉稷不肯受命,劉玄即下令逮捕。當要誅殺劉稷時,劉縯站出來表示強烈反對。一些將領早就主張除掉劉縯的大臣,這時趁機勸劉玄殺劉縯,這正中劉玄下懷。於是,劉縯與劉稷在同一天慘遭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