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小孩,有一次在田埂間看到一隻瞪眼的青蛙,就調皮地向青蛙的眼瞼撒了一泡尿。卻發現青蛙的眼瞼非但沒有閉起來,而是一直張著眼瞪著他。這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長大後,他成了一個推銷員。當遭到客戶的拒絕時,他便每每想到童年時那隻被尿澆也不閉眼的青蛙。於是用“青蛙法則”來對待銷售,客戶的拒絕猶如尿撤在青蛙的眼瞼,要逆來順受,張眼麵對客戶傾聽,不必驚慌失措。這位推銷員後來連續16年榮獲了日本汽車銷售冠軍的寶座。他就是奧城良治。
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通用電氣公司一位年輕工程師獨立負責一項新塑料的研究。正當這位工程師躊躇滿誌地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不幸的事情發生了:實驗的研究設備突然爆炸,三千多萬美元的實驗設備連同廠房瞬間化為灰燼。麵對爆炸後一片狼藉的現場,年輕的工程師精神瀕臨崩潰。他想,自己在通用的夢想和曆史就此結束了。他非常沮喪,忐忑不安地接受了通用總部派來調查事故的高級官員的談話。沒想到的是,這位高級官員問的第一句話是:我們從中得到了什麼沒有?年輕工程師先是一驚,然後回答:我們這個試驗走不通。調查官員說:這就好。可怕的是我們什麼也沒有得到。
一場驚天動地的“重大事故”就這樣解決了。這位年輕工程師就是日後帶領通用電氣公司實現了20年高速增長、被譽為世界第一CEO 的傑克·韋爾奇。
坦然麵對失敗,容忍失敗,促成了奧城良治和傑克·韋爾奇後來人生道路的成功。對一個企業來說,道理也是如此。美國一些大企業曾將不怕失敗作為“企業家精神”的重要內涵來討論。他們認為,為了探索一些新的方式去提高效益,應當允許失誤和失敗。所以,一些成功的企業家從來不用“失敗”這個詞。在他們看來,這正如滑雪、溜冰一樣,摔倒了爬起來,從中你又學到了一點經驗。
創辦於1902年的美國3M 公司是一家跨國公司,在全球設立的實驗室超過70間,科研人員超過6500人,投入研究與發展的資金達總銷售額的6.5%,是一般美國公司的兩倍。平均每天獲得兩項專利權,每年約有500件新產品麵世。取得這樣的成果,完全得益於3M 公司為員工創造了一個容忍失敗的文化環境。
公司總裁德西蒙要求管理層給雇員最大的自由空間去實驗新點子,把“失敗當作是學習的過程”,讓雇員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發展自己的新構想。3M 公司的新產品“利貼”,就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中誕生的,而且整個過程長達12年。
1969年,公司的一名研究人員無意中發現一種低黏度的化學物質,當時沒有看出這種物質會有什麼用途,一些經理層人士也說要“停止這項實驗”。直到1981年,另一名研究員想到這種黏劑可用來製作易撕紙條,“利貼”便正式誕生了。這項產品如今已成為必備文具,以超過20種顏色、56種形狀、20種香味等多品種出現在寫字樓和教研室,“利貼”由此成為全球知名的品牌。
創新能力高的科技人才,大都具有極富創意、興趣廣泛、自發自動、不滿足現狀等特點,周邊環境對他們的創新力有著極大的影響。而環境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容忍失敗、鼓勵冒險。隻有這樣的文化環境,才能充分讓他們發揮創意,杜絕以消極評語扼殺創新。3M 公司有一條“15%規則”,即允許員工抽出15%的工作時間做研究,實驗新構想,直到成功為止。同時,該公司鼓勵員工暗自進行科研活動,讓其“私釀美酒”。3M 公司推出的熱銷產品幾乎都出自員工的業餘創造發明。英特爾公司也以鼓勵嚐試冒險而聞名。而它最為難得的一點是不看輕“常敗將軍”。1975年,英特爾64K 元組電子耦合存儲器開發小組推出了可以上市的存儲器產品,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其作用受到了限製,隻好半途而廢。但是,英特爾公司卻認為,高科技公司在開發新產品時,有時總會出現失誤,這種風險難以避免。更何況,研製的血汗也不會自流,部分研究成果可以應用在微處理器與隻讀存儲器的發展上,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事實上,在英特爾公司成立初期,原先想開發的產品也沒有成功,但是卻發展出了相關的產品或技術。如果沒有這種鼓勵嚐試風險、允許經曆失敗的文化環境,就很難說能有今天這樣成功的英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