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英白她一眼,“今日你的問題何其多。”
誌英說,“有輛老爺車代步就好了。”
“得瓏望蜀,別貪心了”
“是。”
見到表姐,便問:“有無家父消息?”
玉表姐笑答:“我同他隻是姻親,我是你們母親那邊的親戚,我同他少來往。”
這是事實。
表姐接著說:“父女到底是父女,拿起電話說兩句,一笑泯恩仇。”
世英與誌英緘默。
“那麼,寫信吧,寄照片吧。”
世英低聲說:“想想也真是,父親白手興家,何等英明,卻生了我同誌英這樣窩囊的女兒,連書都沒念好,什麼都是半吊子,更不用說是搞事業了。”
誌英默認。
世英又說:“報館的工作雖足以糊口,但我還是想進大學讀新聞係。”
誌英抬起眼來,十二分訝異,用手肘推了世英一下。
表姐沉吟一下,“你托福試成績好嗎?”
“五百五十分,中學聯考拿四A三B。”
表姐一聽,眉開眼笑,“唷,你為什麼不早說?太謙虛了,小女若拿到這樣成績,立刻要開慶祝大會,還不快去報名?”
誌英瞪大雙眼,“學費呢?”
“當地人念大學,極之便宜,不怕不怕。”
二人一離開表姐寓所,誌英便責問世英:“你打算叫表姐同你繳學費?”
世英瞪誌英一眼,“你還在夢中呢你。”
“什麼意思?”
“打一年前表姐開出萬金支票,我就知道她背後有人支持。”
“誰,姐夫?”
世英忍不住笑,“用用腦細胞。”
“嗯,一連串好事連二接三發生在你我身上,這裏頭,有點學問吧。”
“你想想,玉表姐怎麼會隻身擔這種幹係?請我們吃頓飯、看場戲,送件毛衣這種情是有的,給房子住、介紹你去工作,甚至負擔三年學費,就不在份內了。”
誌英沉默下來。
“表姐當然是受人所托。”
誌英再笨,也明白過來。
世英取出一張文件的複印本,“我去查過了。”
誌英一看,是房屋賣買記錄,地址是她們此刻住的公寓,賣價二十八萬五千加幣,買主是YC陸。
誌英衝口而出:“父親!”
“可不就是爸爸,這記錄我自一個相熟房屋經紀的電腦得來。”
誌英頹然。
“原來倚靠的仍是我們所憎恨的父親。”
“你恨他嗎?我早已改觀。”
“對表姐我們還一直謝進謝出,玉表姐謝我們才真呢,父親必定厚酬她。”
“幹嗎父親行事要如此轉折?”
“怕我們不接受呀。”
“他妻子呢,不反對嗎?”
“我不知道,可能已經達成協議,接近兩年沒見他們,事情也許有很大變化。”
誌英沉默,真不知說什麼才好。
“所以我索性提出升學要求。”
“表姐會轉告父親的吧?”
“自然。”
“記得當年父親勸我們到外國升學的事嗎?”
怎麼不記得。
姐妹倆堅持不走,控訴父親“調虎離山”,意圖並吞她們母親的財產
人不吃苦真不會長大。
“要不要寫信給父親?”
“且慢,他不想露臉,我們隨他。”
“這也是一種尊重嗎?”
“正是。”
果然,不出三天,玉表姐的回複來了,“學費沒問題,你報了名沒有?”
“下個月麵試。”
“好極了,上課往返乘公路車費時,我這裏有一輛二手車,你要是不嫌棄——”
“表姐,我一於厚著臉皮接受了。”
表姐至此也不想再隱瞞,語帶雙關,“世英,一家人永遠是一家人。”
“謝謝表姐關心。”
兩姐妹去領取了二手車鎖匙。
誌英很懷疑,“明明是新車。”
“叫你相信是二手便是二手。”
“是是是。”
與父親分手之前,世英帶頭談判,要求分父親一半財產。
陸氏一口拒絕。
誌英想起來問:“他是怕我們三年就把財產花光吧?”
世英說:“過去的事不要再說了,你打算怎麼樣?”
“我對半工讀生涯相當滿意。”
“誌英,我很佩服你。”
“世英,我們同父親,還見不見麵呢?”
“他比我們智慧,他會作出安排。”
誌英知道她仍有芥蒂。
春季開學之後,陸家姐妹生活水平,同一般富裕的留學生無甚分別。
可是,那幾個月接近貧窮線的生活,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傷。
姐妹倆對於日常開銷都十分謹慎,不再做大花筒,對於物質,也不再過份重視,反而添一份瀟灑氣質。
從前裙下的異性朋友眾多,此刻也無心結交。
世英戲言:“也許爸現在會對我倆點頭讚許。”
誌英低頭做功課,一臉正經,端莊五官像煞她們母親。
世英很會安排,她把功課成績交給玉表姐過目,亦即令她轉告父親。
“如今大有出息,你們母親最高興。”
世英說:“可惜她看不見呢。”
表姐訝異,“她當然知道,此刻阿姨是天眼通了。”
誌英世英黯然不語。
“說也巧,你姐夫上個月不是回香港嗎,到你父家作客,拍了好些照片回來。”
說著取出照片簿。
誌英世英搶著看,隻見照片內的父親宛如中年人,神活氣朗,他妻子抱著一對孿生兒,亦眉開眼笑,好一個幸福家庭。
誌英微笑,“孩子完全像爸。”
“不知道還生不生。”
表姐插嘴:“據說想多生兩個女兒。”
世英咋舌。
“女兒好,我也喜歡女兒,女兒再同父母不和,也比兒子親厚。”
“真的?”
表姐說漏了嘴,“女兒總會回頭,今日的女兒往往比兒子更爭氣能幹。”
“我倆例外。”
“你倆才是表表者,叫你們回家度假呢,不知多掛住想念你們,問有男朋友沒有。”
世英說:“功課要緊。”
“聽了這話,以前可不是這樣的嗬,以前忙著穿時裝買小跑車滿歐洲逛嗬。”
誌英看著世英,“明年夏季吧,也許是回家的時候了。”
世英道,“先給父親寫封信。”
“我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