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人民愛戴,獲得崇高榮譽的約翰·施特勞斯,在他年近70的晚年,還保持著他從父親那裏傳下來的習慣:每天清晨,苦思冥想編寫歌劇和樂曲;還常常到劇院去觀看自己歌劇的演出。
有一天,他挽著白發蕭疏的妻子——為了音樂寧願犧牲自己,把一切都獻給丈夫的傑蒂·德雷芙茲——應邀參加一個宴會。在宴會上遇見了奧地利國王。國王指著正在演奏約翰·施特勞斯圓舞曲的樂隊,和周圍翩翩起舞的伴侶,既是讚譽,又是感歎地說:“你是最幸福的人了。我隻能指揮我的軍隊,而奧地利人民都陶醉在你的指揮棒下。”可是約翰·施特勞斯卻嚴肅地回答:“蘋果雖然甜蜜,但誰又知道它內心也有許多苦核呢?”他和妻子相視微微一笑,悄然離去。
一個藝術家的生命不僅在於他生命的本身,而且還在於他通過辛勤的工作所創作的藝術作品的生命力量。
生活是本“萬寶全書”
◆文/佚名
果戈理說過:“一個作家,應該像畫家一樣,身上經常帶著鉛筆和紙張。一位畫家如果虛度了一天,沒有畫成一張畫稿,那很不好。一個作家如果虛度了一天,沒有記下一條思想,一個特點,也很不好。”
果戈理正是這樣做的。他有記筆記的習慣,隨時把看到、聽到的傳聞、趣事、警句、諺語和讀書心得記入筆記本中。他喜歡在午飯前出門散散步,常常因為看到或想起有趣的事而轉身回家,把它們記入筆記本中。
有一次,果戈理請一位朋友到飯館吃飯。忽然,一份菜單引起了他的興趣,便拿出筆來,往筆記本上抄菜單。飯菜上齊了,他還在那裏埋頭抄。朋友見他這樣冷淡,心裏很不愉快,不耐煩地說:“你是請我來吃飯,還是請我來陪你抄菜單?”說罷,氣呼呼地離開了飯館。果戈理全然忘記了自己是陪朋友吃飯的,照舊頭不抬,手不停地抄,連朋友走了也沒有察覺,嘴裏還不住地稱讚說:“太好了!太有用了!”後來,果戈理在創作一篇小說時用上了這份菜單。這位大作家有一個近500頁的筆記本,上麵記有大量的素材,他高興地稱它為“萬寶全書”。
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生命,一天都不可虛度。
功名威赫歸掌上
◆文/佚名
相傳在明朝,有一位泉州秀才梁炳麟赴京去會考。
考完試以後,梁炳麟自覺考得不錯,心情愉快地回泉州等待放榜,途經揚州借宿在一座天公廟裏,晚上睡覺時就夢到福祿壽三星在唱詞作樂,詞意優雅,清晰可聞。第二天,梁炳麟起床自以為得了吉兆,就到大殿去抽簽,結果他抽中的簽是上上簽:
三篇文章入朝廷,
中得三頂甲文魁。
功名威赫歸掌上,
榮華富貴在眼前。
他當下以為一定可以高中狀元,就興致勃勃回到泉州等待佳音,結果放榜時竟然名落孫山。梁炳麟心灰意冷,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神明要捉弄他。
後來他借刻木偶演戲來抒發自己的情感,並自創戲文,演給鄉親娛樂。沒想到大受歡迎,在泉州一帶造成轟動,常有人不遠千裏走路來看他演戲。梁炳鱗心裏找到寄托,從此無意仕途。有一天,他正在演出一出文狀元的戲時,突然想起從前抽簽的簽詩:“功名威赫歸掌上,榮華富貴在眼前”,才知道簽詩中有深遠的含義。
梁炳鱗自此更潛心創作布袋戲,成為布袋戲的一代宗師,他的徒子徒孫更進一步發揚他的技藝,使布袋戲成為明朝以來閩南最重要的戲劇形式,梁炳麟也因此名傳青史。
這是一個動人的故事,古來多少狀元,如今大多煙消雲散,他們一世功名瞬間無蹤,還不如梁生的“功名歸掌上”哩!
功名威赫固然在掌上,潦倒一生又何嚐逃出了掌心呢?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肯於努力,敢於與命運抗爭,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朝著自己所希望的方向發展。布袋戲祖師梁炳麟,到他成名時才悟出了“功名威赫歸掌上”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