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暖心篇——博大親情,溫暖心靈(9)(1 / 2)

母愛無處不在

◆文/何風

初三(6)班有兩個女同學,一個叫林穎,另一個叫林影。為了方便稱呼,同學們根據她們的體形,把健壯的林穎稱為“大穎”,把瘦小的林影稱為“小影”。這兩位女同學的母親都病逝了,因此,老師對她們尤其關心。

大穎性格開朗、活潑、自立,競爭意識很強,凡是有課外活動,她都積極參加。老師家訪看到大穎的房間不僅收拾得井井有條,而且她還會燒一手好菜,會照顧爸爸的生活。在大穎家裏,除了牆上掛著一張普通的全家福,沒有看到更多關於她母親離去的痕跡,一點兒紀念性的氣氛也沒有。

小影憂鬱內向,虛榮心強,既自卑又自尊。她向來不積極參與明爭,卻熱衷於暗鬥。為了很小的事情,她就會和同學鬧別扭,生悶氣。老師在她家裏,看見的是一個失去母親的孩子的悲哀:淩亂的房間,肮髒的被褥,牆上掛滿了母女合影,床頭塞滿了幼童時代的玩具。

這天,老師把收回來的語文作業看了一遍,這是題為《我的母親》的作文。當她把林穎和林影的作文對比著看了一遍以後,心裏忽然明白了許多事情。家長會上,針對學生自覺性差,依賴感強,生活能力弱的普遍特點,老師朗讀了兩篇近期的學生作文。

老師先朗讀林影的作文《夢中的母親》:

“我的母親,是世界上最愛我的人。但是她走了,留給我的是無盡的悲傷和無邊的夢。在我的夢裏,母親總是那樣慈愛,她對我的關懷無微不至。我記得很小的時候,我非常害怕老鼠。那時候,我家住的地方經常有老鼠光顧,母親便徹夜不眠,學著貓叫,放輕腳步,在屋子裏巡邏。兒童節前,母親總是跑遍全市,給我挑選最美麗的公主裙,把我打扮得像洋娃娃一樣。母親患病以後,我一點也不知道,因為她怕我傷心,所以瞞著我。我隻知道母親的臉色越來越白,對我的愛也越來越多。”

“記得那是一個深秋的夜晚,母親最後一次陪我去少年宮練琴,她拖著無力的腳步,越走越慢。秋風吹在母親瘦削的身上,她的聲音也像落葉一樣無奈,母親撫摸著我的頭說:‘影影,要是媽媽不在了,你怎麼辦啊?’如今,我隻能在夢裏和媽媽說話了。每當我遇到困難,我就想起無所不能的媽媽,假如媽媽在我身邊,我就不會彷徨了。我是多麼不幸,我是個沒有媽媽的孩子。”家長們表情悲戚,不少家長眼睛濕潤。

老師不動聲色,接著讀另一篇作文,林穎寫的《媽媽的笑》:

“媽媽離開我已經兩年了,但是媽媽的笑容卻一直伴隨在我身邊。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得病在家休養。幼兒園放學時間,媽媽總是笑眯眯地站在門口。回家的路上,媽媽總是沿途告訴我許多生活常識,比如怎樣過馬路,怎樣到市場買菜,怎樣對付小偷,怎樣節省錢,怎樣和小販討價還價。有時候,媽媽讓我挑選食物和生活用品,讓我去櫃台付賬,她則站在遠處微笑著鼓勵我。我覺得很有趣。媽媽病重以後,我放學回家總是沿路買好菜。回家後,躺在床上的媽媽便指導我做飯,搞衛生。我一邊做家務事,媽媽一邊說笑話給我聽。”

“媽媽的病越來越重,我和爸爸輪流給她喂飯,媽媽笑著說:‘以前我喂你,現在你喂我,你是我的小媽媽。’我自從做了‘小媽媽’後,覺得自己變成了大人,有主見多了。我中考前夕,媽媽極度衰竭。爸爸去喊救護車,媽媽則指導我收拾她的衣物。我聽到了救護車的聲音,於是用力背起了媽媽,沒想到媽媽變得那樣輕。我小心地從七樓往下走,媽媽在我的背上喘息著。她的呼吸雖然困難,但還在我耳邊鼓勵我:‘加油!加油!’媽媽被放到救護車上,回頭對我做了一個勝利的手勢,臉上綻開燦爛的笑容。我考試順利通過,媽媽卻再也沒有回來。媽媽的微笑,媽媽的鼓勵,永遠伴隨著我。”

老師抬起頭,發現許多家長情緒激動,甚至流著眼淚。老師有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說起,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了五個字:真正的母愛。

母愛的表達方式有成千上萬種,但孩子始終要長大,要獨立麵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一味地寵愛隻會讓孩子變得更加依賴父母。教會孩子獨立、堅強、樂觀的生活,才是母親愛子女的最好方式。

媽媽的美

◆文/沈小平

從投保體檢表上的身高和體重來看,她可以成為湖人隊的後衛。

她患缺鐵性貧血,肩膀一高一低,還愛咬指甲。

她是我見過的最美麗的女人。也該如此,因為她的形體和麵龐已曆經六十餘年的塑造,這種美麗無法一蹴而就。

滿臉的皺紋來之不易,是一條一條積累起來的。唇邊那道紋表明她的倔強,它隨著每次說“不”而加深。前額上的那些細紋在第一個孩子降生時便神秘地出現了。

現在眼睛有眼鏡保護著,可是眼角魚尾紋卻依然可見。這是一雙映射人生歲月的成熟的眼睛。這雙眼睛放射過自豪的光芒,噙滿過悲傷的淚花;生氣時閃爍怒火,失眠時布滿血絲。當你講話時,這雙眼睛直盯著你要把你看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