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群內的陰謀家
職業QQ群內,一些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總是喜歡谘詢類似的問題:如何快速升職?如何快速拿到高薪?
我如實相告:將升職與加薪作為工作目標,本身並沒有錯,但達到這些目標,要有充分的“定力”,要有持之以恒、吃苦耐勞的精神準備,用心做事、認真工作,通過自身的艱苦努力和相應的知識及經驗積累,然後靜候機遇,最後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你說的是常態,是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難道就沒有非常的手段?”有人問。
我懶得回複!這些人不願接受常態做法,甚至沒有事先衡量自己究竟有幾斤幾兩、何德何能,一味地希望投機取巧,使用“短平快”的手段達成目標,“走捷徑”是他們請教這類問題的原始出發點,他們並不是從“如何做好工作”出發,對過程和經驗的積累也根本沒有興趣,隻是單純而迫切地希望掌握更多升職、加薪的旁門左道,以便於回到現實之中“活學活用”,去做幾筆投機“生意”而已。
麵試遇到的陰謀家
招聘麵試時,我遇到一名學生會幹部、××組織的一員,薪資要求和其他待遇基本符合公司要求,但他在說話之中,一些流行的官話、大話、套話脫口而出,先是描述自己在學校曾經的輝煌,接著高調表示決心:進入企業後如何努力學習,如何紮實工作,如何服從領導,如何團結同事,如何尊老愛幼,等等。
我打斷他的發言,直接告訴他:公司培育新人的流程是安排大家先從最基層做起,先體驗員工的工作和生活,在新人的學習和體驗中,公司會進行相應的評估,成績優異者、適合其他崗位者,再由公司調動分派到相應的崗位。
這學生不高興了,說自己希望進入企業後,能夠發揮特長,能安排在“政工”之類的崗位,專門給員工做“思想政治工作”。
我哭笑不得,當場拒絕,並給他指出一條光明大道:不好意思,我們公司沒有這樣的專職崗位,去考公務員或者國企應聘吧,那些地方才是你施展才能的舞台!
實習生中的陰謀家
公司接收了一批實習生,管理層指示HR經理陪學習、陪工作、陪娛樂,HR經理主導和跟蹤這些實習生學習培訓的過程被大家戲稱為“三陪”。
實習、培訓尚未起步,HR經理報告:一名實習生要求提前單獨返校。我連忙追問原因,HR經理回答:前幾天,根據工作、學習、生活片塊的劃分,他從實習生中任命了幾名組長,這名要返校的學生未能當上組長,於是主動請纓,先是私下打小報告說那些組長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點,然後自薦替代別人,希望擔任其中一個實習小組的組長,理由是自己曆來是組長、班長、班幹部,具有許多寶貴的領導經驗,比其他同伴更適合擔任領導工作。
HR經理當麵解釋:能力可以慢慢培養,這類組長隻是起到一個召集大家的作用,並且屬於臨時性質,並不是什麼官位,也不需要特別出眾的領導能力,希望這名同學不要計較。這名同學還不死心,又死磨硬纏般地提出一個“合理化建議”:既然如此,那幹脆大家都不要當組長了,最好是公司派人擔任組長。HR經理沒有理會他的建議,於是,僅僅過了幾天,這名學生終於不能忍受從“人上之人”變為普通成員,在幾次建議未被采納之後,竟然提出了返校的要求。
我徹底憤怒了:“這是什麼亂七八糟的事啊!”如此有名的高等學府,怎麼培養出了這類野心家、陰謀家!這就是大張旗鼓宣傳競選學生幹部、從起跑線開始便過分鼓吹“官本位”導向的後遺症啊!區區一個臨時性實習“官位”,這家夥也不放過,先是詆毀別人,然後“舉賢不避己”,一計不成,又施一計,自己得不到,便希望別人也得不到,寧願與別人同歸於盡,得不到的鮮花寧願揉碎,對於這類“人小鬼大”的“官迷”,讓他走吧,走得越遠越好!
家裏出現了陰謀家
某年春節回家,身邊好像突然多了個服務生——就讀於某名牌大學理工科的侄女一反常態,總是跟在我身邊鞍前馬後,似乎唯恐“服侍不周”。我心裏有數,這家夥肯定又是在算計什麼,肯定在盤算如何讓我伸出“貴手”來,不然,以她一貫的為人處世,她才不會突然生出孝敬之心!
果然,不到一周,這小妞終於露出了“狡詐而猙獰”的麵目,以少有的文靜、嬌滴滴的姿態裝出特別虛心的樣子,用十分肉麻的語氣拖腔拖調地問我:“我……敬愛的……叔叔,你工作這麼多年,大概麵試了多少人呀……”
我略加思索,以調侃的口氣回敬她:“大大小小、高高矮矮、胖胖瘦瘦、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來來去去、反反複複、好好壞壞,估計5萬人吧!你能不能規規矩矩地好好說話?”
這家夥機靈之中帶著幾分狡黠地眨眨眼,回到正常的語調,開始進入正題:“那麼,我現在也麵試你一次,你要保證有問必答、知無不言、言無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