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太子垂青(2)(2 / 2)

在“聽政”當中,武則天雖不能去身體力行,但她同樣得到了磨煉。她驚奇地發現自己對朝政已經很了解,料事如神,這使她微微感到僻處皇帝書房之一隅過於狹窄了,拘束限製了她,她的精力與活力無從得到發泄。不過她頭腦冷靜,這種抑鬱不達之情,決不形諸聲色。太子進入她的視野後,卻大大改變了她對自己命運的思維模式,她終於抓住了一個能改變命運的一種遙遙無期、把握小而又小的機遇。

在兩儀殿、後書房,太宗諄諄教導太子,而侍女們則肩負起侍候兩主的職責。太子李治是一個耐不住寂寞的人,在他的太子宮裏,有太子妃王氏及宮婢劉氏、楊氏等一群女人陪著他。無憂無慮。等遷到後宮,這些女人他幾乎見不到了,剛生下不久的忠兒他也難以看上幾眼。整日陪侍父皇之側,他很不習慣,隻是心裏不敢說。對朝政事務,父皇能從容決斷,而在他看來,就像一團雲霧難以看清。他多希望能像父皇那樣鎮定沉著,麵對群臣的朝議能條理分明;辯答如流,讓群臣心悅誠服,拱手稱善啊。但他不能,似乎聽這個大臣說得有理,聽那個大臣說得也不錯,聽來聽去,前麵的大臣說的什麼已記不起來了。眾議紛紛,莫衷一是,頭腦發脹。隨父親下朝,父親侃侃而談,他卻心神俱疲,隻好裝出一副誠懇而聽的樣子掩飾,生怕發一言露了馬腳。長此以往,他怎麼不煩膩呢?唯有太宗侍女的鶯聲燕語讓他聽了舒暢,有一絲快意。

這讓他有一個重大發現,在後書房眾多侍女中有一女子猶如鶴立雞群,她發髻高挽,兩鬢寬展,前額寬而透亮,兩眉如山,兩眼含情似秋水,鼻梁挺直,朱唇緊抿,下頷微微前展,顯出一臉的嫵媚高貴而又沉著、機敏。體態亭亭玉立,毫無纖弱之態,渾身洋溢著一種青春的朝氣。

對於太子不斷的偷偷注視,武則天已有所感,而且敏感地覺察到太子的眼光充滿了一種欲念和驚羨。她看得出來,太子是一個多情的人,近乎好色,要不怎麼對一個不交一言的女人就這樣注視呢?同時太子又是一個易於讀懂的人,不像太宗那樣愛和不愛那麼模糊,心裏想著什麼那麼難以理解。但她對太子並無惡感,對他的目光還有一種暖融融的感覺,她也渴望這種目光。這種感受又使她去偷看太子,去搜尋這種目光。相處日久,這幾乎成了一種吸引力、一種情趣或是一種每天必做的功課。有那麼幾次,這兩束目光神奇般地相遇,而又悄悄地逃開。

武則天這個愛過但又冷寂下來的女人,她心中的琴弦竟又被目光撥動了。她畢竟是一個熟透的女人,處在青春的果實正渴望被采摘的年齡。她意外地數夜失眠,輾轉反側,頭腦裏充斥的竟是太子的模樣、太子的目光。她惱恨自己怎麼會對一個比自己小、看上去還是個少年的男子抱有好感和向往,對他的目光而感到陶醉,與此同時,另一個人也失眠了,那就是太子李治。他白日裏不能自由地思想,晚上的孤寂卻能讓他的思維盡情奔馳。特別是他的欲念在折磨著他,使他渴望女人的愛撫,而且渴望的竟是父皇身邊的那個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