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財務一本通29(1 / 3)

第十三章

成本管理

——盈利的起點

第一節 什麼是成本管理

?知識精要

成本管理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所進行的各種與成本相關的活動的總稱。如成本預算、成本核算、成本控製、成本分析等,這些活動可以有效地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操作要點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中,成本管理理念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作業成本管理。

作業成本管理是以企業的各項作業為基礎,將企業發生的各種費用更加精確地分攤到產品成本中。這種成本管理方法深入到作業層次,通過各種途徑消除非增值作業並改進增值作業。它突破了人們對於成本的傳統觀念,為企業的管理層提供了更為準確的成本信息。

2.戰略成本管理。

戰略成本管理將企業的戰略與成本管理相結合,這種成本管理方法從企業戰略的角度出發,對企業的各項成本行為實施全麵的分析和控製,從而有效地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為企業的戰略管理提供有用的信息。與傳統的成本管理相比,戰略成本管理的成本內容更加廣泛,成本管理的範圍不斷延伸,成本管理的手段更加豐富。

3.全麵成本管理。

全麵成本管理是指企業應該從管理過程分析的角度,對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全麵的審視,從中找到存在的問題,並持續不斷地將其改進。這種成本管理的方法突破了傳統成本管理的局限性,比較準確地核算了企業的產品成本,從而為管理層的決策提供有用的資料。

?特別提醒

成本管理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的關鍵,科學的成本管理方法可以降低企業的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趣味鏈接:產品生命周期成本理論

產品生命周期成本是指產品開發、製造、營銷、維護、廢棄等一係列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成本。這種成本管理方法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它促使企業從產品生命周期的開始階段,即開發和設計階段控製產品的成本,從而形成一套科學的管理方法。

第二節 成本管理的作用是什麼

?知識精要

成本管理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隻有進行科學的成本管理,才能合理地控製自己的生產成本,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

?操作要點

成本管理需要企業全體人員的參與,這種管理活動的目標就是通過對生產經營中各個環節進行科學的管理,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力求企業各種物資的消耗最少。通常,成本管理具有以下幾個方麵的作用:

1.降低成本。

成本管理的過程就是對企業的各個環節進行成本控製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通過成本分析、成本控製等行為不斷地消減不必要的成本,從而有效地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2.改進管理。

企業在成本管理的過程中會對各個生產環節進行全麵的審視,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會不斷地發現生產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從而不斷地改進生產,改進管理。

3.提高競爭力。

成本管理的目標就是有效地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如果企業所進行的成本管理活動比較成功,該企業就會以較低的成本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從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特別提醒

成本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減少企業不必要的生產支出,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企業的價值。

第三節 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

?知識精要

直接成本是指企業生產過程中可以直接計入某一產品的各項費用,如產品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動力等。間接成本是指企業生產過程中不可以直接計入某一產品的各項費用,如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廠房的折舊、租賃費、修理費等,這種成本往往在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計入有關產品。

?操作要點

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麵存在區別:

1.計入產品成本的方式不同。

直接成本是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直接消耗的成本,這種成本在發生時就可以準確地計入到具體的產品中。間接成本是許多產品共同消耗的成本,這種成本在發生時往往不能準確地分配到具體的產品中,需要以後再進行分配。

2.與產品產量的關係不同。

直接成本與產品密切相關,因此直接成本的總額往往會隨產量的增加而增加,直接成本又稱為可變成本。間接成本與產品產量的關係不大,其往往不會隨產品產量的變化而變化。

3.管理方式不同。

企業在對直接成本進行管理時,一般會從生產工藝、消耗定額等方麵著手,從這些方麵來降低產品成本。而對間接成本進行管理時,企業一般會通過加強費用的管理等方麵來降低產品成本。

?特別提醒

直接成本與間接成本都是企業的生產成本,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應該針對兩種成本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強管理。

第四節 製造費用

?知識精要

製造費用是企業生產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生產成本中間接計入成本的那些費用,即企業車間等部門為組織生產活動而發生的費用。比如,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福利費,車間的水電費等。

?操作要點

一般而言,企業通過以下幾種方法分配製造費用:

1.生產工時比例分配法。

生產工時比例分配法的分配標準是每種產品所消耗的生產工時,企業按照每種產品生產工時占總生產工時的比例分配所彙總的製造費用。企業要想采用這種分配方法,就應該對每種產品都有真實準確的工時記錄。

2.生產工人工資比例分配法。

生產工人工資比例分配法的分配標準是每種產品所消耗的生產工人的工資,企業按照每種產品所消耗的生產工人工資占總生產工資的比例分配所彙總的製造費用。企業在采用這一分配方法時,應確保各種產品的機械化程度大致相同,否則製造費用的分配會缺乏合理性,機械化程度低的產品因其所消耗的工人工資較多,從而承擔較多的製造費用,而機械化程度高的產品正好相反。

3.機器工時比例分配法。

機器工時比例分配法的分配標準是每種產品所消耗的機器工時,企業按照每種產品機器工時占總機器工時的比例分配所彙總的製造費用。企業在采用這一分配方法時,應確保產品的機械化程度較高,並且各種產品所耗費的機器工時都有完整的記錄。

4.年度計劃分配率分配法。

年度計劃分配率分配法不考慮製造費用的實際發生情況,而是按照事先確定的年度計劃分配率分配製造費用。這種分配方法比較適用於季節性變化較大的生產企業,這種企業在淡季和旺季的產量相差很大,各月成本中的製造費用波動較大,如果按實際情況分配製造費用,不便於成本分析。

?特別提醒

製造費用是產品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費用的分配方法會直接影響到產品成本的大小,從而影響企業的利潤。

第五節 期間費用

?知識精要

期間費用是指企業在生產期間發生的與生產活動無關的各種費用,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三類。

?操作要點

1.銷售費用。

銷售費用是指企業在從事銷售活動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具體包括運輸費、包裝費、裝卸費、展覽費、委托代銷手續費、銷售服務費、廣告費,銷售人員的工資、福利費、差旅費,銷售機構的辦公費、折舊費、修理費等。

2.管理費用。

管理費用是指企業組織和管理各項活動所發生的費用。管理費用是一個企業包括內容較多的費用,具體分為:公司經費,如企業管理人員工資、福利費;工會經費,如工會活動發生的費用;職工教育經費,如用於職工培訓的費用;審計費,如聘請注冊會計師發生的費用;訴訟費,如企業因起訴所發生的費用;無形資產攤銷,如場地使用權等費用的攤銷;業務招待費,如企業請客吃飯的費用等。

3.財務費用。

財務費用是指企業在籌集資金等活動中發生的費用,主要包括利息淨支出、金融機構手續費以及彙兌淨損失等。利息淨支出是指企業銀行存款獲得的利息減去企業所支付的利息後的淨額。金融機構手續費是指企業因各種業務所支付的銀行手續費等。彙兌損失指企業因市場彙率變化而形成的彙兌損失等。

?特別提醒

期間費用是企業費用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營業利潤的大小往往會受到這些費用的影響。因此,企業在日常管理中應加強對這些費用的管理。

第六節 固定成本

?知識精要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範圍內固定不變的成本,是企業生產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

?操作要點

一般而言,固定成本的總額不受業務量的影響,但單位固定成本會隨著業務量的增加而減少。具體情況可以從圖13-1看出。

一般而言,固定成本可以分為兩種:

1.約束性固定成本。

約束性固定成本是指企業在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必須發生的各種固定成本,這些固定成本是企業正常進行各種經營活動的保障。比如,企業生產廠房和機器設備的折舊、企業的房屋租金、企業管理人員的工資等。這些成本一經確定,不可以輕易改變,其與企業的正常運行息息相關。從某種角度來看,這類固定成本具有很大的約束性。

2.酌量性固定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不是企業每年必須發生的成本,對於這類固定成本,管理層在年度開始時會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確定這一年度的預算額,比如,開發新產品的費用、職工培訓費、廣告費等。這類固定成本的預算數在不同的會計年度是不相同的,管理層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自行調整預算數。因此,這類固定成本不具有約束性,而具有酌量性。

?特別提醒

固定成本的“固定”是有條件的,其保持不變的前提是在一定時期以及一定業務範圍內。如果企業的業務量超過一定範圍,固定成本也是會發生變動的。

第七節 變動成本

?知識精要

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相對應,它是指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範圍內總金額會隨著產量的變動而變動的成本,比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操作要點

一般而言,變動成本的總金額在一定期間和一定業務範圍內會隨著產量的變化而呈線性變動,而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則不受產量變化的影響。具體情況如圖13-2所示:

一般而言,變動成本可以分為兩類:

1.技術性變動成本。

技術性變動成本是指那些由企業的技術因素決定的變動成本,這類變動成本的單位成本會隨企業技術水平的改變而改變。當企業改進生產技術或更新生產設備時,這類變動成本往往會相應地降低,從而降低企業總體的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2.酌量性變動成本。

酌量性變動成本是指那些可以通過管理決策改變的變動成本。這類變動成本不會受到企業技術因素的影響,而是由企業管理層的決策決定的。比如,產品的計件工資,它主要受管理層決策的影響,管理層在決定這種工資金額時,往往會考慮勞動力市場的情況,從而確定一個合理的數字。酌量性變動成本的單位成本的大小隨著管理層決策的變化而變化,這是這類變動成本的顯著特點。

?特別提醒

與固定成本一樣,變動成本隻有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範圍內才能與產量之間呈線性關係,也就是說,變動成本的變動規律也是有條件的。如果超出一定範圍,變動成本與產量之間可能呈非線性變動。

第八節 機會成本

?知識精要

機會成本是指企業為了獲得某種投資收益而放棄的投資收益的最大值。機會成本是由於資源的稀缺性造成的,是一種隱性的成本,是企業為了采用這種方式使用某種資源而犧牲掉的其他收益。

?操作要點

一般而言,想要正確地理解機會成本,需要掌握以下幾點:

1.這種機會必須是企業能夠選擇的。

機會成本中的“機會”必須是企業能夠選擇的投資項目,如果一個企業沒有能力運營某個項目,那麼該項目就不是機會成本中所指的“機會”。例如,某企業由於資金有限,隻能從啤酒和白酒中擇一進行生產,那麼企業在考慮機會成本時,就不應該把生產黃酒作為企業的機會。

2.機會成本是指企業所放棄的最高收益。

企業所放棄的每個機會都有各自的收益,但機會成本僅指所放棄收益中的最高收益,而不是指所放棄的所有收益之和。例如,某企業由於資金有限,隻能從皮鞋、涼鞋和旅遊鞋中擇一進行生產,而生產這三種鞋所獲得的收益關係為生產皮鞋>生產旅遊鞋>生產涼鞋。那麼,企業生產皮鞋的機會成本為生產旅遊鞋所獲得的收益,生產旅遊鞋的機會成本為生產皮鞋所獲得的收益,生產涼鞋的機會成本為生產皮鞋所獲得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