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提醒
機會成本可以加深我們對於企業資源使用成本的理解。通過機會成本,我們可以將同一種資源從不同的使用用途中獲得的收益進行比較,從而將企業有限的資源轉移到能夠獲得較高收益的項目上來,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
趣味鏈接:曆史成本
曆史成本是指企業取得資產時所支付的價格,也稱原始成本。一般而言,企業在采購原材料或購入固定資產時采用曆史成本法,即各項資產根據取得時的交易價格入賬。曆史成本法具有客觀性,使企業各項資產的價值有據可循。
第九節 常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之一:品種法
?知識精要
品種法的成本計算對象為產品品種,企業以產品品種歸集和分配生產費用。此種方法適用於大量大批的單步驟生產企業。這種方法的計算比較簡單,因此,也稱為簡單法。
?操作要點
一般而言,品種法具有以下幾方麵的特點:
1.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
品種法往往通過產品品種設置成本明細賬並據此歸集和計算生產費用。當企業同時生產多種產品時,企業需要按照產品種類分別設置成本明細賬,並據以計算每一種產品的成本。
2.以月作為成本計算期。
企業在進行大量大批的生產時,通常是不間斷地連續生產。因此,企業往往無法按照產品的生產周期來計算某種產品成本,隻能定期按月歸集產品的生產費用,並在月末計算產品的成本。因此,品種法的成本計算期與產品生產周期不一致,是按月進行的。
3.生產費用一般無須在產成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
如果企業大量大批且采用單步驟生產產品,那麼該企業的生產就比較簡單。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在月末往往沒有尚未完工的在產品。因此,采用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時,一般情況下不需要在產成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生產費用。
?特別提醒
品種法比較適用於大量大批的單步驟生產企業,這種企業的產品比較單一,使用品種法計算比較準確。另外,對於大量大批多步驟生產的小型企業,如果企業不要求各個步驟的成本資料,我們也可以采用品種法。
第十節 常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之二:分批法
?知識精要
分批法以產品批次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按照產品批次歸集和分配生產費用。這種方法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企業,在這種企業中,企業的生產活動往往根據企業收到的訂單進行。因此,采用這種成本計算方法可以將產品的成本與具體訂單對應起來,從而使成本計算更加準確。
?操作要點
一般而言,分批法具有以下幾個方麵的特點:
1.以產品批次作為成本計算對象。
對於單件小批生產企業而言,其生產活動往往根據購貨單位的訂單進行。如果每份訂單隻要求生產一種產品,那麼企業就可以直接根據訂單歸集和計算產品成本。如果每份訂單所要求生產的產品種類不止一種,為了便於計算每種產品的成本,企業應將每一種產品作為一個批次進行生產。另外,如果幾張訂單要求生產的產品屬於同一種,那麼為了降低成本,企業可以將這幾張訂單合為一批生產。
2.成本計算期為產品的生產周期。
對於單件小批生產企業而言,其產品的生產周期往往比較短,為了準確計算每一批產品的成本,企業往往在該批產品全部完工時計算其實際成本。因此,分批法的成本計算期不像品種法那樣按月進行,而是與產品的生產周期一致。此外,由於各批產品品種不同,其生產周期也各不相同,因此,分批法的成本計算期是不固定的。
3.一般不需要在產成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生產費用。
企業采用分批法計算產品成本時,成本的計算期為產品的生產周期,因此,一般情況下,企業不需要在產成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生產費用。
?特別提醒
分批法是單件、小批生產企業比較青睞的成本計算方法,此種方法往往要與企業的訂單聯係起來,也稱訂單法。
第十一節 常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之三:分步法
?知識精要
分步法的成本計算對象為產品生產步驟,企業依此來歸集和分配生產費用。這種成本計算方法適用於連續、大量、多步驟的生產企業。這種企業產品的生產過程要經過若幹連續的生產步驟,每個生產步驟都會存在一定的半成品,因此企業需要根據生產步驟計算產品成本。
?操作要點
根據計算方法的不同,分步法可以分為兩種:
1.平行結轉分步法。
采用這種方法時,在每一生產步驟中不計算半成品的成本,且不計算下一步驟所用的上一步驟半成品的成本,隻計算每個步驟中應該計入最後產成品的費用,然後將每個步驟中的這部分費用相加就可以得到產成品的成本。
2.逐步結轉分步法。
與平行結轉分步法相對應,其需要計算每一生產步驟中所形成的半成品的成本,以及下一步驟所用的上一步驟半成品的成本,這種成本計算方法按照產品加工的先後順序一步步計算產品的生產費用,從而得到最後產成品的成本。
?特別提醒
分步法主要以各種產品的生產步驟為計算對象,在計算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在產成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生產費用。企業采用分步法計算產品成本時,通常是多步驟生產產品,因此,各步驟之間的成本結轉是分步法的一個重要特點。
趣味鏈接:約當產量
約當產量就是指將月末在產品的數量按照其完工程度換算成完工產品的數量。本月真正完工的產品數量加上月末在產品的約當產量就是本月產品的約當總產量。約當產量主要用於產品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它對於成本分配而言十分重要。
第十二節 變動成本法
?知識精要
變動成本法與我們通常采用的完全成本法相對應,其按照成本性態將一定時期所發生的成本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其中變動成本又分為變動生產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製造費用)和變動非生產成本(如變動管理費用、變動銷售費用)。
?操作要點
一般而言,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主要區別在於:完全成本法將企業的生產成本分為產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和期間成本(包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而變動成本法的產品成本包括變動生產成本和期間成本,與完全成本法不同的是,這裏所指的期間成本既包括變動非生產成本,也包括固定成本(固定製造費用、固定管理費用和固定銷售費用)。
企業在采用變動成本法時,其計算過程如下:
銷售收入
減:銷貨成本(已售產品負擔的變動生產成本)
=生產邊際貢獻
減:變動非生產成本
=邊際貢獻
減:固定成本(包括固定生產成本和固定非生產成本)
=營業利潤
例如,某企業今年的銷售收入為50萬元,已銷售產品中所包含的變動生產成本為20萬元,企業今年的變動管理費用和變動銷售費用之和為10萬元,固定製造費用、固定管理費用和固定銷售費用之和為10萬元,那麼企業的生產邊際貢獻為:50-20=30(萬元),邊際貢獻為:30-10=20(萬元),營業利潤為:20-10=10(萬元)。
?特別提醒
變動成本法的營業利潤隨著企業銷售量的變化而變化,其有利於企業進行本量利分析,從而重視銷售,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第十三節 標準成本法
?知識精要
標準成本法需要預先製定標準成本,企業通過將標準成本與實際成本進行比較,分析企業所產生的各種成本差異,從而加強成本控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操作要點
標準成本法的計算過程包括製定標準成本和分析成本差異兩個方麵。其中,製定標準成本是標準成本法的基礎,企業此後的成本控製都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分析成本差異是標準成本法的關鍵,標準成本法的目的就是通過分析實際成本與標準成本的差異,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從而及時解決問題,提高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
標準成本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成本控製的依據。
標準成本法需要首先製定各種產品的標準成本,這個標準成本為企業的成本控製提供了重要依據。
2.經營決策的重要信息。
標準成本法中的標準成本是企業根據各種情況製定的,比較具有代表性。這種標準成本為企業的各種經營分析及各種經營決策的製定提供了重要依據。
3.登記會計賬簿的標準。
企業通過標準成本登記會計賬簿可以簡化日常的賬務處理,使財務報表的編製更加簡單,從而為企業節約一些成本。
?特別提醒
標準成本法的核心就是按標準成本反映產品成本的情況,並在此基礎上實現對成本的控製。標準成本法是企業比較重要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第十四節 作業成本法
?知識精要
作業成本法以企業的作業活動為中心,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會有很多作業活動,通過作業成本法可以消除不增值作業,從而優化企業的作業鏈和價值鏈,提高企業的價值。
?操作要點
企業在采用作業成本法時,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將製造費用在不同成本庫進行分配,並計算每一成本庫的成本分配率;第二階段是根據第一階段所計算的分配率,把製造費用分配到每一種產品中,從而計算產品成本。作業成本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確定作業。
通過對企業的各項生產活動進行了解,定義並識別企業的主要作業。
2.確定成本庫的製造費用。
在這個步驟中,企業需要將歸集的製造費用分配到每一個成本庫中,從而為以後的計算作準備。
3.計算成本庫的分配率。
對於每一個成本庫的製造費用,企業需要選擇合適的成本動因,從而計算成本庫分配率。成本動因往往是比較容易取得的因素,一般而言,成本動因和成本之間的相關性越大,成本庫分配率的計算也就越準確。
4.分配成本庫的製造費用。
在這個步驟中,企業需要把成本庫中的製造費用分配到產品上。一般而言,某產品在某一成本動因方麵的成本為某成本庫分配率與該產品成本動因數量的乘積。
5.計算產品成本。
產品的成本包括直接分配的成本(如直接材料等)和通過作業成本法分配的製造費用。在這個步驟中,企業需要彙總所有的成本動因成本,並將其與產品的直接成本相加,從而得到產品的成本。
?特別提醒
作業成本法是一種以作業為基礎的成本計算方法。這種成本計算方法可以提高企業的決策、控製能力,從而最大限度地節約企業的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獲利能力。
趣味鏈接:成本庫和成本動因
成本庫也稱“作業中心”,每一個成本庫具有相同性質的成本動因,作業成本法要求企業通過成本庫來歸集和分配費用,並最終將各項費用分配到有關產品。成本動因是指成本驅動因素,它是作業成本法的核心。一般而言,成本動因可以是一個事項或一項活動等,如員工工作時間、機器運行次數等。
第十五節 管理費用吃了公司多少利潤
?知識精要
管理費用當中所含有的項目比較多,金額也比較大,是企業一項重要的費用支出。因此,控製好管理費用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多利潤。
?操作要點
企業要想降低自己的管理費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
1.辦公費。
辦公費是企業在辦公活動中產生的各種費用,這部分費用比較複雜,包括很多瑣碎的項目。雖然每一個項目的費用並不高,但彙總在一起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企業可以通過幾個過程來控製辦公費用。首先,企業應該製訂辦公費用的開支計劃,從而從源頭上控製辦公費用。其次,企業應該加強辦公費用審批流程的管理,從而在過程中控製辦公費用。最後,企業應該對日常辦公用品的使用加以控製。
2.差旅費。
差旅費是指企業員工出差所發生的各種費用。這部分費用已成為企業管理費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對差旅費進行控製時,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業務範圍與一些酒店和航空公司簽訂協議,從而取得較為優惠的價格。另外,企業可以對不同級別員工實施不同的差旅報銷標準,從而降低企業的差旅費。
3.招待費。
招待費是指企業在招待活動中產生的各種費用。目前,企業為了與客戶搞好關係,會有很多招待活動,這部分費用漸漸成為企業管理費用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此部分費用比較特殊,許多員工常常通過招待費獲取收益,因此,企業應該加強招待費的審批管理,嚴格控製招待費,從而降低企業的管理費用。
?特別提醒
管理費用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的重要費用,是企業利潤的重要扣除費用。如果企業不注重管理費用的控製,其利潤會受到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