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輸?什麼是贏?笑在最後的才叫贏。所以,問問你自己,你是想要幹什麼。難道幾百塊錢就能買下你的一生嗎?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如果你弄明白了這個問題,你就會站得高、看得遠了。而且,碰到這種蠅頭小利的事情的時候也不會一時被蒙住了心竅,而耽誤了一輩子的大事。
心靈處方:
當我們正處在成長階段的時候,不妨多吃點虧,好處麵前多往後退退,美好的前景就在不遠處等著你。
7.一錯再錯——一錯再錯,是“錯”質的遷移變化
不要怕跌倒!一錯再錯,是沒有經驗的人生活的專利。
我的朋友廣森闖了大半輩子江湖,終於做了一筆好生意。
一天,一位年輕的女顧客溜到他經營的一家商場閑逛。突然她的眼裏迸發出興奮的光芒,於是本不想買東西的她,立刻喊來了售貨小姐,要買一架德國製的正宗名牌貨——斯坦威三角鋼琴。
售貨小姐看了看價牌,竟然不敢賣。女顧客毫不相讓。售貨小姐請來了分銷主管,分銷主管了解了緣由和真相後也婉謝不賣,值班經理出麵斡旋亦無能為力。最後我的朋友廣森驚動親自出場,了解事情原委後當場定奪:賣!按標價賣!而且送貨上門,免費調音,直到滿意為止。
原來那架價值數千美元的名牌鋼琴,標價偏偏少了一個零!這顯然是製作標價牌的工作人員粗心大意所致。
消息傳出,商店鋼琴及其它貨物被購買一空……
標價錯了,然而我的朋友廣森“一錯再錯”地以最低“價格’,做了一幅最好的廣告。
我的朋友廣森清醒而敏銳地意識到,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竭力去挽回眼前的錯誤,不隻會失去眼前的顧客,而且也會失去商店的“賣方”信用。而不能懷揣“信用目光”,在這競爭激烈的商界中,就會自我扼殺興隆的前景。而“一錯再錯”,使他嚐到了以芝麻換西瓜的欣喜。
是的,錯誤是一種損失,但同時又是一種機遇,“一錯再錯”能夠帶來意外甚至超常的收獲。
出錯是一種損失,但有時比正確更具一份可愛,令狂放的心顯得沉實。而能巧妙地“一錯再錯”,既是對世事的達觀,又是對人情的洞察,它將心境和視界透過黑色的沉幕拉向瑰麗。使枯萎重現翠綠,平添一份新奇和生趣。
“一錯再錯”,不是錯誤的重疊,而是“錯”質的遷移變化,正如“真理再跨出一步,便是謬誤”一樣,是一個逆向的格言。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每時每刻都有一些錯在我們身邊發生著,有的人驚慌失措,有的人寢食不安,我們究竟有幾人能意識到這“錯”中的輝煌與成就?又有哪個安“錯”若素,竭心盡誌,跨越“山窮水盡”的絕境,開辟出一片“柳暗花明”的天地來。
我的朋友廣森經曆過多次這樣的錯誤,總結出這樣的行事準則:不會水的你,不幸坐到漏船中,那就跳下水,也許你能學到更好的遊水本領。當你出錯時,千萬不要慌,要首先定下心分析錯誤的性質和對象,若有悖公理傷害於他人或社會,那麼揠旗息鼓你的錯誤,並想方設法彌補和爭取他人的寬恕;若錯及自身,那麼就仔細權衡一下你的“出錯”成本與“錯誤”背後給你帶來的潛在利益孰高孰低,不妨“一錯再錯”,讓“錯誤”跨過與真理的交界點,走向正確。
心靈處方:
“一錯再錯”不是重蹈覆轍,而是另辟蹊徑。錯誤地站在絕壁懸崖邊,卻能快速地登上峰巔,獨領奇觀與風騷。
8.死——死是“另有去處”
有朋友移民到國外去,雖然可能這一輩子再也沒有見麵的可能了,我們卻還高高興興地為他們餞行送別,並預祝他們走好。死亡同樣是再也不能見麵了,為什麼不把它想成是“另有去處”而坦然接受呢?別忘了生死自有天命啊。
相傳六祖慧能禪師彌留之際,眾弟子痛哭,依依不舍,大家都將他視為再生父母。六祖氣若遊絲地說:“你們不用傷心難過,我另有去處。”
“另有去處”這四個字,發人深省。慧能把死當作換了一段新的旅程,這想法不但豁達、開朗,而且把生命在時間空間的價值繼續延伸,遠遠勝過有些人雖然活著,卻隻有華美裝飾的軀殼,而無真我的風采。
禪的哲學注重真我,所謂真我就是人的精神,也是天地之正氣。真我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人之所本。人類的文化寶藏,哲學科學、宗教、教育和任何思想情感等等,其實都是由無數真我的延續、不斷地累積而成的。這些真我,數千年迄今,其實都是活生生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造福於人類,這些真我並沒有死去。
禪宗有關超越生死的看法,很值得今天還看不透人生、想不通生活或貪生怕死的人參考借鑒。
禪宗重來去自在,生死也有如來去。參透這一玄機,我們就不必天天再為生老病死而恐懼不安,或對於家庭親朋甚至世間的虛華富貴有所舍不得,至少可以活得開心一點,快樂一些。
心靈處方:
有生必有死,有得必有失,生死是人生必經的旅程,不要把死看作是個終結,也可以同慧能一樣,走向“另一個去處”。想通這些,還有什麼可怕和不開心的呢?
9.受辱——超越恥辱,則大丈夫萬事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