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處方:
非淡泊無以明誌。你的成功不是建立在別人的奉承上而是建立在你的付出努力上。
45.失業——失業了,逼著自己去做夢
如果一個人一生過早地固定在一個職業上,終此一生也許才是最大的不幸。失業也許讓你想起埋藏很久而塵封的夢想,也許會喚醒連你自己都從未知道的潛能。也許你本來就沒有什麼夢想,失業之後,你不得不逼自己去做夢。
25歲的時候,雷因因失業而挨餓,他白天就在馬路上亂走,目的隻有一個,躲避房東討債。
一天他在42號街碰到著名歌唱家夏裏賓先生。雷因在失業前,曾經采訪過他。但是他沒想到的是,夏裏賓竟然一眼就認出了他。
“很忙嗎?”夏裏賓問道。
雷因含糊地回答了他,他想夏裏賓看出了他的際遇。
“我住的旅館在第103號街,與我一同走過去好不好?”
“走過去?但是,夏裏賓先生,60個路口,可不近呢。”
“胡說”,他笑著說,“隻有5個街口。”
“……”,雷因不解。
“是的,我說的是第6號街的一家射擊遊藝場。”
這話似乎所答非所問,但雷因還是順從地跟他走了。
“現在,”到達射擊場時,夏裏賓先生說,“隻有11個街口了。”
不多一會,他們到了卡納奇劇院。
“現在,隻有5個街口就到動物園了。”
又走了12個街口,他們在夏裏賓先生的旅館停了下來。奇怪得很,雷因並不覺得怎麼疲憊。
夏裏賓給他解釋為什麼不疲憊的理由:
“今天的走路,你可以常常記在心裏。這是生活藝術的一個教訓:無論你與目標距離有多遙遠,都不要擔心,把你的精神集中在5個街口的距離,別讓那遙遠的未來令你煩悶。”
真正的成功到底離我們有多遠,有兩個答案可以選擇:第一個答案是一個街口,第二個是找不到街口。第一個答案是由你自己做主,第二個答案是由生活替你做主。
心靈處方:
在人的一生中,嚐到失業的滋味當然是一件不幸的事,但不一定是壞事,它同時可以讓你更懂人情事故,體會到人情冷暖。
46.冒險——行動比不動重要
許多的事,不去試,就注定沒有結果,隻有冒險去做了,才有真正的成果。
一般人會這樣認為,嚐試的前提是“冒險”。美國人推祟“冒險”精神,認為做事情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主張在穩重決策的同時,還必須有一點兒“冒險”精神。無疑,冒險能激發創新、拚搏精神,大大鼓舞人們的士氣,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美國瑪麗·凱化妝品公司的創始人瑪麗·凱的奮鬥故事中得到一些經驗和啟發。
“製造冒險氣氛要從公司的最高領導做起。假如一家公司的總經理沒有冒險精神,那麼你很可能在該公司裏看不到冒險精神。這是一種自上而下潛移默化的特點;總經理要是放手讓其他經理人員去冒險,後者同樣會放手讓自己手下的人員去冒險。這樣,每一個經理在自己的範圍內都是決策人。如果兩名經理意見不一,上級經理則支持有能力作出決定的那位經理。當然,也有這樣的時候:一位經理做出的決定最終被證明是錯誤的,在鼓勵經理們冒險的公司中,這種情況是不可避免的。在瑪麗·凱化妝品公司,流行著一句最適用於公司經理們的格言:‘失敗是成大事者之母。’我認為,放手讓人們去冒險,並允許他們在冒險時犯錯誤,這一點十分重要。這是一條促使他們進步並富有創新精神的最好途徑。
“我首次舉辦瑪麗·凱化妝品展銷時砸了鍋。我當時急於想證明可以在三五成群的女子中銷售我們的護膚品,我希望自己舉辦的展銷會大獲成功。但是那天晚上我總共隻賣了一塊五毛錢。離開展銷地點後,我驅車拐過一個角落,伏在方向盤上哭了起來。‘那些人究意怎麼了?’我問自己。‘她們為什麼不買這種奇妙的護膚品?’一陣恐懼掠過我的腦際。我的第一個反應便是懷疑自己在公司裏的新的冒險。我之所以憂心忡忡,是因為我把畢生的積蓄全部投入了公司。我對著鏡子問自己,‘瑪麗·凱,你究竟錯在哪裏?’這一問卻使我恍然大悟——我竟然從來沒想過請人定貨。我忘記了向外發定貨單,而隻是指望那些女人會自動來買東西!你可以判定,我在第二次舉行化妝品展銷時沒有重犯上述錯誤。
“是的,我失敗了,而且幾度憂心忡忡。但是分析了前因後果之後,我從失敗中汲取了教訓。我數千次向瑪麗·凱公司的人講述這段往事。我要他們知道,我首次舉行化妝品展銷時砸了鍋,但是我並沒有因此而罷休。我們這次失敗是後來的成大事者之母。我確信生活就是一係列的嚐試和失敗,我們隻是偶爾獲得成功。重要的是要不斷地嚐試,勇於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