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讓全家人都知道的健康與長壽標準(2 / 2)

進入老年期後,易患結膜炎、角膜炎、白內障等眼部疾病,嚴重者可致失明。

>> 呼吸頻率

成年人正常呼吸男性為14~18次/分,女性為16~22次/分。呼吸頻率與體位變化有關,男、女性臥位時為14~16次/分,坐位時為16~18次/分,立位時為18~20次/分。進入老年期後,呼吸肌會變得衰弱,肋軟骨也會骨化,這些都會造成肺通氣不暢,肺活量下降,因此容易發生肺氣腫及呼吸道並發症。

>> 脈搏頻率

正常人在安靜狀態下的脈搏頻率(以下簡稱脈率),成年男性為60~80次/分,女性為70~90次/分。處於入睡狀態時,脈率減慢,男性為50~70次/分,女性為60~80次/分。站立、運動、飯後以及患病時脈率可增快。

>> 血壓

正常人血壓收縮壓為11.97~18.62千帕(即90~140毫米汞柱),舒張壓為7.98~11.97千帕(即60~90毫米汞柱)。收縮壓會隨年齡增長而相應升高,40歲後每增長10歲收縮壓增高1.33千帕(約10毫米汞柱)左右。

血壓與性別有關,中年以前女性的收縮壓常較男性低0.7~1.3千帕(即5~10毫米汞柱),中年以後男女血壓無明顯差異。左右臂也有區別,收縮壓右臂較左臂約高1.3千帕(即10毫米汞柱),舒張壓右臂較左臂約高0.7千帕(即5毫米汞柱)。夜間收縮壓降低2.7~4.0千帕(即20~30毫米汞柱)。另外,血壓受情緒及精神緊張等影響較大,因此一般早晨起床之前測量的血壓較為準確。

>> 每次心跳輸出血量

人體總血量有5000~6000毫升,心髒用壓力將血擠到血管裏,然後血液又會流回來,這樣憑借心髒規律地跳動與血管的彈性,從而實現全身血液不斷循環。成年人每分鍾心跳60~80次,心室收縮射血量每次為60~80毫升,每分鍾搏出血液4000~5000毫升,24小時約搏出7000升。

>> 腦耗氧量及缺氧時限

腦耗氧量(按腦重1400克計算)為46毫升/分,占全身耗氧量的20%~25%,腦灰質比腦白質多5倍。腦缺氧耐受的最大時限為4~6分鍾。

>> 消化及排便

新生兒的胃容量為7毫升,1歲幼兒約為270毫升,3歲時約為600毫升;成年人的胃容量為2000~3000毫升,吃進食物後,約需4小時能將胃中食物排空。而整個消化係統消化食物所需的全部時間為20~40小時。一般正常人每24~48小時應大便1次,每次量為100~300克,如果超過兩天以上不大便,糞便則變幹、極臭,而且易患腸癌。老年人消化能力減弱,容易發生消化不良和便秘。